APP下载

北疆棉花种植区棉铃虫的发生及防治

2018-05-05陈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棉铃虫北疆防治

陈刚

摘 要:新疆北部地区大范围种植棉花,当地棉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一些棉田遭到棉铃虫的危害,而且有加重的趋势,成虫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本论文针对北疆棉花种植区棉铃虫的发生及防治展开研究。

关键词:北疆;棉花种植区;棉铃虫;发生;防治

新疆的北部地区棉田棉铃虫情况依然严峻。部分棉田遭到了棉铃虫的侵袭,导致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棉田已经绝产了。对于这种现象,就需要对棉铃虫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新疆的北部地区棉田棉铃虫危害的原因

1.越冬虫的数量比较多

如果冬季的平均温度比较高,降雪量比较少,棉铃虫就可以越冬。入冬之前,没有对棉田做好秋耕冬灌工作,棉铃虫越冬的场所没有被破坏,让它们有了成活的空间。冬灌的作用是为了让土壤中的水分饱和,可以让棉铃虫窒息而死。没有做好秋耕冬灌工作,就会让棉铃虫有更高的成活概率。能够越冬的棉铃虫数量增多,必然会在第二年对棉田造成威胁。

2.气候环境的影响

春季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加之雨水多,晴天少,棉铃虫的虫态发育比较慢。当进入到夏季,气候快速升高,甚至超过了30摄氏度,棉铃虫大量繁殖,棉铃虫测报就会缺乏准确性,即便使用了化学防治方法也收效甚微。进入到初秋的季节,每天需要多次使用药物对棉铃虫进行治理,但是效果依然不很理想,而农药的成本平均每亩要达到38元左右。

3.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不正确

一些棉田使用农药过于单一。仅仅使用一种农药,就会使棉铃虫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无法获得防治的效果。比如,在棉田使用芬苯达唑粉,这种农药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磷农药和菊醋类,配合使用7216杀虫菌就可以起到杀死棉铃虫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就会使棉铃虫适应了这种药物环境,具有了抗药性,药物就无法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棉田中种植的棉花品种单一化

棉田中种植的棉花品种单一,没有种植具有较强抗虫效果的棉田,加之棉铃虫已经适应了新疆北部地区的气候环境,会导致棉铃虫大量繁殖。一旦气候条件符合棉铃虫的繁殖条件,就出现三代繁殖的棉铃虫,会威胁到棉花生产,也会给当地的棉农造成巨大的损失。

5.植物保护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新疆北部地区的棉田保护由专业组织承担,但是,由于植物保护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保护措施不当,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植物保护的科学性很强,要求对农田的病虫害承担预防和治理的责任,还要精通农业气象学、准确预报病虫害、懂得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从目前新疆北部的棉花种植区植物保护队伍的综合素质来看,由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对于棉田的棉铃虫不能够及时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不仅无法真正意义地发挥植物保护的作用,甚至还给棉花作物造成了一定伤害,棉农的损失很严重。

二、新疆北部棉花种植区棉铃虫危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1.对棉田要做好秋耕冬灌工作

棉铃虫的越冬场所相对复杂,成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在对棉田进行秋耕冬灌的时候,就要大范围进行,作业的面积越大越好,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棉田中会有大量的棉铃虫,当进入到采收季节,这些老熟幼虫就落入土壤中,化为蛹,冬季就在土壤中越冬。秋翻的目的就是要将越冬的棉铃虫蛹翻至下土层,将其越冬的场所破坏,使其不能在冬季存活。冬灌的作用就是让土壤中所含有的水分饱和,让翻入土层中的棉铃虫蛹窒息死亡。这样就可以使棉铃虫蛹越冬的数量降低。所以,在秋翻之后就要及时冬灌,在土壤封冻之前完成冬灌工作。秋耕冬灌虽然是比较传统防治害虫的措施,但还是比较有效的。即便是新疆北部的棉花种植区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恢复这种方法,也要在秋季棉花秋收之后做好茬灌工作,将棉铃虫越冬的数量降低。

2.对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技术要进一步加强

新疆北部的一些地区为了抑制棉铃虫,采用了性诱剂,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预报作用,但是,落实到棉田中,这种技术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相比较而言,采用黑光灯、杨树把、频谱式杀虫灯引诱的方法效果比较好,能够对棉铃虫起到一定的预测预报作用,有助于更好地防治棉铃虫。

3.对棉田种植的棉花要改变品种的布局

新疆北部的棉田种植的棉花品种单一,这是引发棉铃虫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改变棉田中各种品种的布局,积极引进抗虫棉优良品种,做到新品种与旧品种搭配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棉铃虫的发生率,对棉花的危害也减轻了。

比如,新陆早33号棉花品种是非转基因早熟品种,苗期的时候生长稳健,進入到生长的中期和后期,长势非常强,不会出现早衰的现象。在棉田中穿插种植新陆早33号,可以对棉铃虫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不仅棉花的质量有所保证,棉花的产量也会增加,棉农的经济损失有所减低。

4.对植物保护队伍的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强

植物保护的科学性非常强,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可以担任。新疆北部地区的棉田植物保护队伍的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所有的人员都要取得资质后才可以参与棉田的保护工作中。刚上岗的新人要由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指导工作,一方面老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新人获得新的专业知识,新人可以在老技术人员那里获得丰富的经验,有助于提高队伍人员的职业素质,做好棉田的保护工作。面对棉田的棉铃虫防治问题,使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降低了棉铃虫的危害,棉花植株也不会受到伤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新疆北部地区的棉田中棉铃虫发生情况不容乐观。虽然部分棉田的棉铃虫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多数的棉田棉铃虫灾害依然很严重,对于出现这种危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孟建春,展定丽.141 团棉铃虫发生规律浅析[J].农村科技,2017(01):29—31.

[2]Bashir Lubna.不同类型 Bt 棉花的抗虫性及棉铃虫对 Bt蛋白的抗性动态监测 [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9):78—79.

[3]王秀娟.新疆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J].农民致富之友,2013(02):115—116.

[4]阿瓦古丽·托合提,阿衣努尔·买买提,管吉钊.库尔勒棉区棉铃虫防治措施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17(03):38—38.

[5]仇保华 ,王广龙,王新磊,刘芹,王艳玲.8 种杀虫剂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J].中国棉花,2014(05):17—18.

猜你喜欢

棉铃虫北疆防治
北疆纪行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北疆情怀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
北疆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