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2018-05-05蔡明清
蔡明清
(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部,是湖北省高山蔬菜经济带的核心区域,2017年全州高山蔬菜种植规模达到6.3万hm2,传统“三大宗”蔬菜(大白菜、甘蓝、白萝卜)占比较大,比约为67%。为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以大宗蔬菜为主要种类的蔬菜种植结构成为该地区发展精细蔬菜、提高蔬菜产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优质供给的重要抓手[1]。辣椒在恩施州种植历史较长,全州常年辣椒播种规模稳定在2万hm2左右,形成了恩施沙地、巴东野三关、咸丰活龙坪和利川石板岭等一批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辣椒产地[2]。
由于全州辣椒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病害加重发生,严重制约了该区域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州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椒6号,在恩施沙地、巴东野三关等一些老产区炭疽病发生较为普遍,菜农种植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由此,本试验以恩施州现有高山辣椒主栽品种中椒6号为对照,引进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最新选育的辣椒新品种,通过对其植物学特征鉴定、农艺及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鄂西南地区推广的辣椒新品种,为该地高山蔬菜品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6个,①京辣8号、②中科椒106、③禾椒1号、④鄂红椒108、⑤鄂红椒104,⑥中椒6号。其中前5个为新引进品种,品质优良[3-7];中椒6号为恩施州主栽品种,该品种因果柄处凹陷,易于积水,诱发病害几率增加,在本试验中以此作为对照(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位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长堰村,海拔950m。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试验地总面积350m2。辣椒供试品种为6个,随机排列(见表1),3次重复,小区两行种植,行距50cm,株距30cm,小区面积6.67m2,每小区40株。
表1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示意图Table 1 Random arrangement of experimental plots
1.3 田间管理
1.3.1 试验育苗
采用营养块育苗(3~4月),苗厢 3.6m×1.2m,每厢施复合肥1.5kg、粪水150~250kg,每厢划块4000个,每块1穴播种1粒,播完后用农膜覆盖厢面,四周压实。出苗50%后,升为小拱棚。注意晴天通风、排湿、降温,以防烧苗。厢面见干及时浇清粪水。移栽前5~7d揭膜,控水炼苗。
1.3.2 栽培管理
试验地前茬为烟叶,土质为沙壤土。于四月下旬每667m2施磷肥25kg、钾肥25kg、三元有机肥40kg。施用方法为起垄后在垄上开沟施入。生长期间共追肥2次,6月17日每667m2追施硝铵9kg,人畜粪水1000kg;第二次追肥于7月16日,每667m2施尿素5kg。田间人工除草3次。播期、栽培方式、田间管理与当地辣椒大田生产管理水平基本一致[2]。
表2 参试辣椒品种产量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yield of different pepper varieties
表3 方差分析结果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表2(见上页)显示了各参试辣椒品种的产量对比情况,表3是产量的方差分析,表4是产量的显著性分析。由表可知,4号鄂红椒108产量最高,产量达3030kg/667m2,比对照中椒 6号增产 137kg/667m2,高4.74%。其次为对照(CK)中椒6号,产量2893kg/667m2。本试验仅1个品种即鄂红椒108产量高于对照中椒6号。鄂红椒104产量居于第3位,产量2860kg/667m2;但商品性不优,表现为果肉较硬,口味不被消费者喜欢。京辣8号、中科椒106、禾椒1号3个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716kg/667m2、2493kg/667m2和 1760kg/667m2。经方差分析,本试验误差变异系数CV(%)为7.386,LSD0.05水平值为3.5291,LSD0.01水平值5.0025。鄂红椒108与其它参试品种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京辣8号、中科椒106、鄂红椒104、中椒6号产量差异不显著,所有参试品种均与禾椒1号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表4 产量的显著性分析Table 4 Saliency analysis on the yield of different pepper varieties
2.2 生育期
本试验全部品种播种期均为4月15日,定植期为5月27日,产品始收期和罢园期各品种有所不同。生育期差异不明显,前后仅相差4d,京辣8号和中科椒106较短,禾椒1号、鄂红椒108、鄂红椒104、中椒6号略长。参试品种产品始收期中椒6号最早,其次为鄂红椒104,其余4个参试品种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中椒6号挂果采收期较长,是其在主产区较受农民欢迎的原因之一。
表5 参试辣椒品种的生育期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growth period of different pepper varieties
2.3 植株性状
表6 参试辣椒品种果实农艺性状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pepper variety fruit
表6显示了参试辣椒品种果实农艺性状的比较。由表可知,京辣8号辣味较淡、鄂红椒104辣味较浓,其它4个品种属微辣,均属泡椒系列产品。所有参试品种果实颜色无明显的差异,果色为绿色或浅绿色,鄂红椒108和鄂红椒104较浅。果型均属于长牛角椒型,果肉以中椒6号最厚,京辣8号、中科椒106、禾椒1号、鄂红椒108相差不大,鄂红椒104果肉相对较薄。果实长度有较大差异,最短的中科椒106只有12cm、鄂红椒104果实最长,达到20cm,单果重以鄂红椒108最高,为160g,最轻的是禾椒1号,单果重只有110g。
2.4 病害情况
移栽大田后植株长势良好,植株封行后雨水太多,病害发生较严重,主要是炭疽病的发生危害。通过对田间发病率的调查(见表7),京辣8号、中科椒106、禾椒1号抗病力弱,鄂红椒108和鄂红椒104抗病性较强,中椒6号因果柄处内凹,易积水,常诱发炭疽病,抗病性中等。
表7 参试辣椒品种主要病害发生情况Table 7 The occurrence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different pepper varieties
3 小结
在本次试验中,最新引进的鄂红椒108产量与对照中椒6号存在显著差异,从果形上看果柄处无凹陷,炭疽病发生明显较轻,商品性状好,并在试验地周围几家农户小面积示范种植,得到了周边广大农户及蔬菜经销商认可,有望成为鄂西南山区主栽品种中椒6号的替代品种。鄂红椒104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后,如果性状稳定,可在本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柳文录,张文学,于斌武,等.高山地区辣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果菜,2009,(2):13.
[2] 柳文录,蔡明清,张红霜,等.高山辣椒栽培的三个环节与四项技术[J].长江蔬菜,2016,(13):18-19.
[3] 姚明华.耐贮抗病辣椒新品种“鄂红椒108”中试与示范[J].中国科技成果,2016,(1):35.
[4] 姚明华.辣椒品种鄂红椒108[J].湖北农业科学,2010,(12):3060-3062.
[5] 郭家珍,杨桂梅,张宝玺,等.中椒6号辣椒的选育[J].中国蔬菜,1995,(05):21-22.
[6] 陈斌,张晓芬,耿三省.辣椒新品种京辣8号的选育 [J].中国蔬菜,2012,(1):94-96.
[7] 姚明华,郭英,王飞,等.辣椒新品种鄂红椒108的选育[J].辣椒杂志,201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