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丘县2018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2018-05-05

河南农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沈丘县苗情分蘖

一、2018年沈丘县小麦生产特点

2018年沈丘县小麦生产,受播种期内涝、秋苗期干旱的影响,小麦冬前苗情普遍较差。其主要特点:

(一)个体生长缓慢,群体偏小

与常年相比,2018年沈丘县小麦播种期推迟20~25 d,冬前光照、积温不足,长势普遍偏弱,表现为“三少一低”,即单株叶片少,分蘖少,次生根少,亩群体数低,叶片细长,叶色灰暗。全县6.8万hm2小麦,基本没有一类苗出现。二类苗面积仅有1.93万hm2,占麦播总面积的28.4%,平均亩群体数 56.9 万穗,平均单株分蘖2.8个,单株次生根2.6条,主茎叶龄4叶1心。三类苗面积4.87万hm2,占麦播总面积的71.6%,平均亩群体数 39.8 万穗,平均单株分蘖1.3个,单株次生根1.5条,主茎叶龄3叶1心。沙南麦区田间退水迟、播种晚,苗情差于沙北。

(二)土壤悬虚

秸秆还田地块多采用旋耕机浅旋作业,又缺少耙压环节,加之在土壤湿黏状态下抢时整地,造成麦田坷垃多,土壤悬虚严重,影响了出苗和发根。

(三)病虫草害发生轻

受晚播、秋旱、低温的影响,冬前杂草出土量少,麦蜘蛛、麦蚜、纹枯病越冬基数低。

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春季是小麦苗情转化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分蘖、育壮苗、争群体,要根据实际苗情进行分类管理,采取因苗施肥、化学除草、早控病虫害、预防春寒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实现穗大、粒多的目标。

(一)因苗追肥

对于弱苗田块以促为主,促进早发苗、早分蘖、早长根。在2月上旬(立春前后)每667 m2施尿素10 kg或小麦专用复合肥25 kg。对二类麦田在2月中下旬(春节前后)每667 m2施尿素7.5 kg或小麦专用复合肥20 kg。

(二)化学除草

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 10:00—16:00,根据田间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科学开展麦田杂草防除。以播娘蒿、荠菜、牛繁缕、麦家公、猪殃殃、泽漆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 m2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18 g+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0 mL。防治抗性杂草,每667 m2用5%唑草酮+29%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20 g+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0 mL。防治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每667 m2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30~40 g。防治节节麦,每667 m2用阔世玛(3%甲基二磺隆+0.6%甲基碘磺隆)水分散粒剂25~30 g。以上药剂分别对水30~40 kg进行茎叶喷雾。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施用,或者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

(三)早控病虫害

沈丘县2018年1月4日、25日的两场雨雪,增加了土壤湿度,有利于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返青拔节期正是防治纹枯病、花叶病和麦蜘蛛、麦蚜的有利时机,可结合化学除草,及早喷药控制。对小麦纹枯病和麦蜘蛛、麦蚜,每667 m2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 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 g+2.5%氯氟氰菊酯水剂75 mL,对水30 kg,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田,在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的基础上,每667 m2用0.06%甾烯醇微乳剂70 mL+全营养肥50 mL+0.01%芸苔素内酯15 g,或每667 m2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50 mL+加氨基酸叶面肥50 mL+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碧护)5 g,对水30 kg,茎叶喷雾,7天后再喷1遍。

(四)预防春寒

小麦拔节后,3月上旬至4月上旬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若有寒流天气,要在寒流到来之前,及时采取浇水、熏烟等措施,预防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可 每 667 m2追 施 尿 素 5~7.5 kg,同时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50 kg,促进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可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质量。

(五)严禁放牧

牲畜啃青易造成死苗、黄苗和麦苗感病,降低成穗率。因此,要加强春季麦田管护,严禁放牧啃青。

猜你喜欢

沈丘县苗情分蘖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沈丘县成功举办2019年食品安全知识大赛
沈丘县
沈丘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举办2019年食品安全知识大赛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沈丘县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