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校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四化一体”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2018-05-04赵继学
赵继学
摘要:后继乏人是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市校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实施课程模块化、实训项目化、学员团队化、成果产品化“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市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非遗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市校共建;大师工作室;非遗;人才培养
一、前言
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人才是非遗传承的关键。作为非遗技艺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非遗传人对于提高非遗项目的生存能力、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来培养非遗传人,是当前国家倡导、地方积极响应的非遗传人培养新途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各地都还处于“摸着石头在过河”阶段,因此,探索基于非遗大师工作室的非遺传人培养模式,对于推进非遗活态传承,促进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非遗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我国非遗传人队伍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人才结构比例失衡
在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非遗传承与保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非遗传人的认定工作、培养工作也正有序的开展,但总的来看,非遗人才的结构不够合理,比例失衡。
1.从年龄结构看,现有非遗传人年龄普遍较大,中青年骨干少,90后、00后新生代就更少;
2.从职称结构看,非遗传人大多未接受过系统正规教育,学历偏离,拥有高级职称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3.从地域结构看,非遗传人大多来自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二)培养体系缺少规范
1.从非遗传人培养机构看,有的由文化部门管理,有的由教育部门设置,还有社会团体自行组建,培养机构之间缺少分工协作,容易造成政出多门,重复建设;
2.从非遗传人培养模式看,各种非遗传人培养模式都还在尝试、探索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成熟、规范的模式可供广泛参考借鉴;
3.从非遗传人培养标准看,国家层面暂未出台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非遗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指导意见,地方、高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大多是自行设计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整体而言缺少规范,有的甚至随意性较大。
(三)能力素养有待提升
非遗项目的保护需要通过传承来实现,而传承需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非遗项目向产业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非遗传人只有通过现代设计,将非遗文化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相融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但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
以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为例,不少从业人员技艺高超,但文化程度低,甚至基本的电脑操作都不会,行业中既懂工艺,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极为缺乏,难以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三、市校共建大师工作室培养非遗传人的可行性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
地方政府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珊“四个保障”:
一是政策保障。
政府主导有利于国家关于非遗方面的政策文件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二是资金保障。
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外,政府层面通过系列激励政策,引导社会闲置资金参与到非遗保护事业中来,为非遗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组织保障。
非遗传承保护是项专业性、综合性强的工作,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挑选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四是宣传保障。
信息化、富媒体时代的到来,通过媒体对非遗知识、理念的传播、推广,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民众了解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非遗情况,为传承保护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高校尤其艺术院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人才、资讯、创新研发等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人才队伍方面,高等艺术院校有大批双师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既有较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接触较多,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合适人选;信息资讯方面,现在高校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电子资源、期刊资源,此外,高校作为学术殿堂,经常举办一些学术讲座、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便于获取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方面的最新资讯;创新研发方面,高校一般都有内设的产学研部门,负责产学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随着高校对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视,高校也更容易凝聚政校行企多方力量,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进行研讨。
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一方面可以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人才共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必将为非遗技艺的传承、非遗人才的培养、非遗文化的推广,发挥积极作用。
四、基于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非遗及相关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调研,并对当前非遗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内容包括“课程模块化、实训项目化、学员团队化、成果产品化”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通过资源整合培养社会需要的非遗人才。
(一)课程模块化
过去几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对非遗人才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市场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的复杂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与非遗技能大师合作,将复合型非遗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整合归类,组成“积木组合式”的模块课程体系,依托大师工作室,由技能大师负责业务技能的教授,学校负责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等的讲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产业动态、政策法规等的传授,三方合力,联手打造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非遗人才。
(二)实训项目化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广泛应用并被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员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创新,这对于培养创新性非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技艺型的非遗项目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形式,这种内化于身体的非标准化的“绝活”,具有高度个体化和不易习得性。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大师工作室,让学员在大师的带领下,耳濡目染大师在创意、创作方面的心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隐性知识,实现非遗技艺及其文化的沉浸式传播,从而有效地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并实现创新性的传播构建。
(三)学员团队化
大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其重要性环节。创新团队以创新理念为核心,通过非遗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推广工作,发展非遗产业,使其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得到提升。创新团队人数不宜过多,5-10人为宜,注重成员来源的广泛性,同时兼顾成员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结构的均衡分布。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室主持人不定期组织团队负责人召开例会,检查工作进度,解决存在问题。这种扁平式的团队运行模式,不仅符合工作室的组织特性要求,也是提高工作室创新研发效能的重要保证。
(四)成果产品化
非遗成果的产品化不仅是文创类产品生产流程完整化的需要,更是大师工作室学员综合技能提升的需要。在工作室日常教学中,将非遗企业对产品研发的规范、流程全面融入项目案例,使教学与行业、企业规范对接,实现创意、设计、制作和售卖的贯通,让学员在完成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了解职业特性、岗位技能及相关技术标准,兼顾经济、情感、审美、习俗等方面的需要。在作品完成后,筛选出有市场前景的优秀作品转化为产品上市售卖,使学员体验由设计创意到产品转化之间需要考虑的各种问题,提升学员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五、结语
基于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非遗人才孵化平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他们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对于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既懂市场又善营销的创新引领型非遗人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时,对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运行机制、考核标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