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

2018-05-04厉倩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类节目综艺导向

厉倩

摘要: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和《中国诗词大会》三档节目的播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近两年以来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节目的数量和规模正在大幅度的攀升,有些节目也陆陆续续开始播出第二季甚至第三季、第四季了,这些变化可以说与当下的政策改革、传媒走向以及受众心理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类节目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着重分析一下我国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导向作用。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导向

一、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

首先,从“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个叫法上来看,这类节目就与传统的综艺节目有着一定的差别,它在综艺节目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更多文化性的成分,所以说,其价值导向之一就是通过节目为观众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可谓是种类丰富、博大精深,文化类综艺节目便是将目光聚集到了这些文化中所包含的诸多知识和内容上,中国汉字就是其中一部分,这一类节目包括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中国谜语大会》等等,其节目围绕的主要内容就是跟汉字有关的元素,包括成语、谜语、诗词等等,节目中为观众们解释了许多汉字的用法、成语的来源以及谜语的意义等方面,实实在在的为大家补充了汉字知识储备。其次,也有一部分以书信或者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朗读者》和《见字如面》就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这类节目的工作人员们在幕后对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进行了筛选,最终为观众们带去了一些值得关注和品读的作品,也有很多观众因为节目中的推荐而找到原著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度阅读和学习。除此之外,像是《国家宝藏》和《非常传奇》,它们将关注点选取在了博物馆文物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这类节目以其独具特色的内容收获了大批观众们的喜爱和支持。

二、运用了灵活多变的综艺形式

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化类节目而言,文化类综艺节目因其具有综艺性的一面而不再显得枯燥无味,观众们不再以“听课”的方式来观看这类节目,更多的是通过节目提供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学习和收获知识,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体现出的第二个价值导向就是该类节目运用了大量的灵活多变的综艺形式。其中一种形式就是益智竞技,像是《中國诗词大会》就是采用了最为常见的比赛这一形式,这样可以在整个节目的进行过程中提起观众们观看的兴趣,使得他们在不断猜测擂主中感悟诗词之美。其次,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朗读,这在《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观众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诵读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所在。再次,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也有的节目采用了辩论这种形式,《世界听我说》就是以展现华人风采为宗旨,让选手们围绕着一个个社会热门话题而展开辩论,选手们在辩论赛中各抒己见,从而引发观众们对各类问题的深刻思考。最后,像是《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和《非常传奇》这些节目都是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特定的节目内容,节目中精心打造的舞台布景和演员们的专业表演,都为这些严肃的文化增添了生命活力,使之更具有灵动性和直观性,更易于被观众们所接受。

三、坚定了社会各界的文化自信

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根之本,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也曾在多个重要会议中强调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基于此,不少的电视工作者们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创作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因此本文所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第三个价值导向就是该类节目对于坚定社会各界的文化自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思想中的价值体系给予一定的认同和尊崇,对其中的优秀文化要予以传承和发扬。纵观当前我国荧幕上的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不难发现,不论是节目中涉及到的诗词文字还是博物馆文物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容都是我们民族所拥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它们进行传播有利于这些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而在此基础上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如此,文化类综艺节目所拥有的这种价值导向作用还可以带动其他电视综艺节目,使之摒除节目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融入更多正能量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以此来共同促进我国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以上就是本文从知识内容、综艺形式和文化自信三方面来阐释的有关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作用,由此可见这类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对观众和业界都产生了一定的有益的影响,因此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够选取更多的传统文化,以更加丰富的形式为观众们呈现一场场珍贵的文化盛宴,让大家可以轻松自在的收看这类节目,并在其中收获一定的知识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类节目综艺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