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8-05-04王瑜
王瑜
摘要:小学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可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获得家长的有力配合,进而更好的了解学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针对目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内容的片面性、沟通方式的单一性和沟通频率低、时间短等问题,可以从“丰富沟通内容,拓展沟通广度;多种途径沟通,丰富沟通形式;做好沟通前后的计划和跟进”等方面优化。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长;沟通;优化
通过小范围调查发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大多数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也因此有家长反应由于不会使用微信等交流方式无法与班主任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后,学生的行为表现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并没有规律性和周期性,通常是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才会与家长进行沟通: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多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等。
一、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现状
(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内容的片面性
虽然家长和班主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是家长向班主任询问最多的,班主任向家长反馈最多的依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在校表现情况。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和班主任不在少数。我们现在提倡的是进行素质教育,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学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特别是小学,在孩子身心等各方面机能开始发育的初始阶段,且小学生不像初高中的学生要面临十分紧迫的升学压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但大多班主任和家长没有真正树立正确观念,虽高举全面发展的旗号,依然更重视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了孩子其他素质的发展。
(二)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的单一性
沟通,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需要一定的媒介连接沟通。目前,很多班主任和家长采用的沟通方式主要有在家长会上沟通、微信群沟通、电话沟通三种。
家长会,是班主任集中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的最基本的形式,但会议的程序相对固定。大体流程表现为先由校领导对一定阶段的学校工作做汇报,再由各班班主任总结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并对学生的假期生活应如何安排提出建议。但整场会议中,有很多家长并没有认真倾听这些内容,而且家长只是扮演被动者的角色,鲜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微信群沟通,是在平时被最常使用的沟通方式。但微信群主要面对的也是家长群体。内容主要为班主任发送的学校重要通知、班级开展的活动、学生情况的双向反馈等。缺少班主任与家长的单独沟通,不能很好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溝通的效果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且班主任和家长运用微信群往往是以反映问题为主、以沟通为辅。
电话沟通,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联系方式。由于沟通双方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电话沟通成为了班主任和家长最为青睐的方式。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当学生在校出现犯了错误、老师布置的任务孩子没有向家长转达清楚的情况下双方才会进行简短沟通。总之,目前小学班主任和家长选择的沟通方式还比较单一。以电子通讯为媒介进行沟通的方式更受青睐,而面对面及以文字为载体进行沟通的形式还有所欠缺。
(三)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低、时间短
在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的家长每学期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4次,而且沟通的时长为10分钟以下的居多,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家长在与班主任沟通时达不到五分钟。不仅频次低,而且时间短,以平均一个月一次的频率开展的简要沟通必然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虽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家校沟通有正确的认识,但没有真正将意识转换成行动。总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等”班主任与自己联系。而班主任要面对的是整个班集体几十名家长,在这样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下,就导致沟通次次数少的问题出现。
二、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优化策略
(一)丰富沟通内容,拓展沟通广度
关于沟通的内容,大部分家长和班主任都将目光聚集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上。而且一名真正的“好孩子”是在各方面都可以均衡发展的。现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是十分乐观。社会处于不断发展的转型时期,每个人都会具有生存压力,小学生虽未成年,但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抗压能力也不够强。很多学生存在孤僻、自闭、具有攻击性等倾向。对于这样的孩子,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弄清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小的孩子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变化,若是家庭原因,便尝试与家长沟通,看是否能够改变现状。因此班主任和家长应将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也列为沟通的主要内容之一,保障学生身心能够同步发展。班主任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力军,可在每次的班会上、放学前的总结时等任何场合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渲染。家长要配合班主任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学习习惯、读书习惯、卫生习惯等。有了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进而可以提高成绩及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
(二)多种途径沟通,丰富沟通形式
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时也都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很多家长也会怕接到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不妨试着以一种新的方式联系家长,给家长带去小小的惊喜。当学生进步明显时,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时,当学生为班级或他人做了一件好事时等等,班主任都可以立即给家长拨打“报喜电话”,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告知家长,给家长一定的信心。个别家长和班主任或许因工作环境及个人原因,不方便随时接听电话,这时双方便可选择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沟通。将不急于解决的的问题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对方,待对方闲暇时可就短信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除去电话、微信、家长会等常用的沟通方式,以文字为媒介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成为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书面沟通不会被太多外来因素所限制,内容可简洁明确,时间久了,可能会起到口头沟通所不具有的效果。
(三)做好沟通前后的计划和跟进
在沟通前做好规划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或家长可将想要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考虑好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对方阐述问题所在;就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前进行思考,以便沟通时交换意见;并积极表达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或指导。当班主任和家长在了解情况之后,制定帮助学生改善现状的适当计划是沟通的意义所在。沟通后立即制定改进策略可以起到趁热打铁的功效。在制定措施时,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参考学生意见,立足于学生实际认知情况,使措施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制定措施后就要将其付诸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才能让家长和班主任都能看到积极沟通后的成效,也会使沟通变得更有效率。
三、结束语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不仅是为了衔接家庭教育和家校教育,这也是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所在。班主任和家长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关注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并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共同为帮助学生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