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8-05-04孔伟芬
孔伟芬
摘要: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在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教育的便捷条件和优势,形成更加多样和有趣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手段,丰富学习内容,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非常有帮助。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以信息技术手段使用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从对学习动机的正面影响,目前存在不足和具体改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能够为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发挥更大价值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学习动机;激发
近些年,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对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丰富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载体的基本教学过程也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更加理性的学习动机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出发,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整个教学环境,也能够借助更多新的形式来增加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微信等形式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资源的传播,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加全面接触到最新的知识。而从学生角度出发,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合理的学习动机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的,有些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兴趣不高,有些学生则是借助网络信息途径接触和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好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对策和建议,就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信息技术大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养成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大环境下可供学生学习的资料更加丰富
在信息技術大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的丰富,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的融合模式也使得传统模式下的学习不再枯燥和乏味。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更好的提高和挖掘,从而建立起能够满足更多学生需求的基本模式。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学生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和手段来更好的去创立相应的问题和情景,从而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需求,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所掌握知识的实际使用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和现在的网络渠道,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提前的预习或者巩固,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要让学生能够将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情景创设,从而更好的去体会成功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学习成绩取得后的满意感。
(三)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学习手段,学习资源,也能够扩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度和空间。另外,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监控系统和交互系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这也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进行学习的又一个好处。
(四)信息技术课堂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支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过程评价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有效评价方式之一,成长记录袋是过程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可以综合利用传统作业形式和电子档案袋,通过分析学生表现的具体情况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特别要多关注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使他们的努力得到肯定。教育实践证明,满足学生情感上对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是消除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五)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疑问进行及时反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能够接触到学习网站,答疑系统等最新的网络教学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和答疑,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率,弥补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少的现实情况。
(六)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
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理论性极强的知识能够很直观的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这也是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又一个有利条件。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与教学无关内容普遍存在
在信息技术下,很多和课堂教学无关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都出现在课堂上,这些要素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追求完美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二)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氛围有所下降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更大的提高和提升,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分离,也更加有效的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形成了突出的时间优势。但是,和传统教学相比较,网络教学下学生和教师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这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距离。
(三)加大了教师的监管难度
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诸多新奇事物,如果学生长时间在课堂上沉浸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中,精力集中在上网聊天、游戏上。如果教师不加于监管和引导,就会转移了学生的兴趣和精力。
(四)增加了学生不劳而获的可能
信息技术使得学生窃取他人的学习成果更加容易。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复制同学的电子作业或者剽窃互联网上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劳而获。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加以有效的核实和监督。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一)事例引路,强化动机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是前提,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先把教学内容及步骤全讲完,然后再让学生操作,学生往往是迫不及待的想上机,很难集中精神注意听讲。所以可以用课件将操作步骤全部做成电脑演示,这样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观看电脑的自动操作,然后自己观察,自己掌握,这才是真正的变被动为主动。
(二)精神鼓励,强化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行探究知识,在不知不觉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在刚开始时,用一个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时刻清楚全部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师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新知识的自行探究和主动参与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点。
(三)表演展示,强化动机
表演展示新颖而具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习中的帮助非常大。在日常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提高其学习兴趣,所以,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人手,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具有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另外,可以借助相应的诱因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中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诱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艺术性是激励学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研大纲、教材、学生。把大纳、教材变活。提高教学技巧,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间接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非常有意义。间接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结果而导致的,间接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引导学生学习动机的良性发展。在培养学生间接兴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边学边用的方式,学一点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应用的练习,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提升,相应的练习效果也会得到保证,学生的能力也就所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就提高了。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充分抓住信息技术学的学科特点,重视信息技术实际操作与应用,认识到自己的生活需要信息技术技能,将来的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知识。
其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操作习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个过程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课本上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基础,要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就必需要要掌握这些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第三,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有获得成功的期望。课堂教学以任务为驱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给学生充分的上机操作时间。对学生的作品,要及时评价,使学生有成就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措施将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把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机。
(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是引起行为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划分,可以把动机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和长远目标相联系,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目标的设立,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激励,对其学生动机发生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目标体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将远景目标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使近景目标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具有了确定的奋斗方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学习,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