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
2018-05-04宋敏
宋敏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层的执行者,建设好一支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是维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缺乏对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视,导致教学秘书队伍极不稳定,最终阻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对高校教学秘书的职责作用、岗位现存的状态进行了阐述,并对岗位现状进行了剖析,以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探究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岗位困境;队伍建设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基本工作也是核心工作。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走向,从而在诸多的高校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层的执行者,是联系教务处与学院、学院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保障和维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点。因此,教学秘书队伍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甚至是学校名誉的好坏。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及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因此,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秘书的工作角色,以及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秘书队伍,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目前岗位的现状,以及对岗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职责及作用
教学秘书的职责在于一般日常教学管理事务的处理,以及协助院领导进行管理工作,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沟通、协调的纽带作用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与下级学院之间的桥梁,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教学秘书要将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决议等,及时准确的下达给学院领导、教师和辅导员,确保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同时,将学院的执行情况、建议和意见等及时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另外,学院内部的教学安排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并及时上报。
(二)协助、配合的参谋作用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最基层的执行者,服务于教师、辅导员等,同时要协助学院领导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到位不越位、参谋不干涉”。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协助学院督导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进行监管。做好教学期中检查,并将检查中教师和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以检查报告的形式上报给领导。
(三)记录、整理的管理作用
教学秘书工作是集综合性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为了使工作高效及条理清晰,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务必及时将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包括纸质文件、图片、视频等材料进行归档整理。工作中,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改记录稿,与教学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材料,与教学实践活动相关的材料,以及学生的课程成绩、实习相关材料等,及时进行记录、收集,并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整理、汇编、归档,按要求进行存放。
二、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岗位现状
(一)整体素质不高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务管理的一线人员,其工作岗位事务非常繁琐,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事务,达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学秘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在高校配备的教学秘书队伍中,其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为本科学历,少数为硕士及以上,甚至还存在专科学历的情况。另外,在专业技能方面,所学的专业与教学秘书岗位相差甚远。队伍中大部分人对教育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这就导致了教学秘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很难在教务管理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队伍流动性大
教务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是保证教学过程井然有序且高效进行的基础。目前,在很多高校中,教学秘书队伍流动性大,很不稳定,人员配置还存在不足。
然而,作为教学体制周期性非常强的高校,具有很强的严谨性、连续性等,教学秘书人员的频繁更换,导致政令不畅,使得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影响,不利用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
(三)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标志着一个职业群体素质化、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目前高校中,教学秘书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弱,绝大部分人员没有科研成果,有的也只是些形式单一、学术水平不高的研究成果。另外,很多教学秘书在开展工作中,仅仅注重于手头上实际工作的操作,忽略了对工作中存在的规律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无法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工作进行创新,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岗位现状的剖析
(一)工作繁杂,待遇较低,缺乏职业吸引力
教学秘书作为教务管理最基层的人员,在学院教学管理方面,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并要时刻关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相关通知、工作指导等,同时,还要不断处理教师、辅导员反馈的各种问题以及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这使得教学秘书精力憔悴、身心俱疲。另外,教学秘书岗位的福利待遇比一般教师、辅导员等都低,这就导致了在面对繁杂无序的工作造成精疲力竭的同时,却只能得到较一般教师、甚至是辅导员“打折”的薪酬,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导致教学秘书对工作产生倦怠。
(二)晋升空间小,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缺乏职业发展方向
教学秘书岗隶属于行政岗,不属于教师岗,所以晋升和评职称的途径与一般行政人员一致。在高校,晋升和评职都和科研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极少有教学秘书能够参加或者申请到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同时,教学秘书每天忙于应付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鲜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科研成果较少,导致职称评定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评定非常难。这使得教学秘书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对工作产生倦怠。
(三)缺少职业培训,缺乏职业规划
教学秘书主要从事的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然而许多教学秘书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对教育管理相关政策不了解,大部分教学秘书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不断的犯错中积累经验,摸清工作模式。然而,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所有的后果都需要教学秘书来承担。这使得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提心吊胆,故步自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如果不及时的对教学秘书进行专業的培训,将导致他们难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及失去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信心,从而对工作产生了倦怠。
四、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择优选聘的选人用人制度
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秘书招聘、甄选、录用程序,面向社会公开、公正的进行招聘,严把招聘关口。明确学院相关人员在招聘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力,严把审批关口,加强相互监督。依据公开、公正的选聘原则,将拟招聘岗位的职责、基本要求、人数等面向社会进行公布。明确教学秘书岗位选聘的基本标准,包括学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相关技能等,实现人与岗位紧密匹配的要求,严格杜绝不符人员的流入。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胜劣汰用人机制,定期的对在岗教学秘书进行考核评价,对不达标的在岗人员实行转岗或解聘等,创造一种公开、公正的竞争模式,不断完善教学秘书的队伍建设。
(二)建立合理、公正,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制度
制定一个有效的、合适的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学院需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秘书绩效工资方案并严格执行,通过对在岗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实现薪酬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的制度。切实做到多劳多得,报酬体现绩效,既展现了客观公正,又可推动在岗人员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了整个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同时,适当、合理的提高教学秘书岗位的津贴,加强岗位吸引力,以便巩固教学秘书队伍。
(三)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岗位晋升制度
学院应参照高校行政人员岗位晋升的相关政策,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制定学院教学秘书岗位的相关晋升政策,对教学秘书岗位的晋升及职业发展给出明确的方向。往往在国家或者省级的相关岗位评审中,对在岗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学院可结合教学秘书的职业特征,适当的给出一些优惠政策,制定一套合适的校级评审制度。同时,要求职称的评定与薪酬挂钩,使得教学秘书有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能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结束语
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管理势必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学秘书树立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明确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高校需加强重视教学秘书管理,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使其更好地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