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人类解放

2018-05-04李鑫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中国梦马克思主义

李鑫

摘要:整体性视野中,“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和基本内容直接指向一个客观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结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正是实现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终点——人类解放的根本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结构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形式。新时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凸显着实现人类解放梦想的实践前提,直接体现着人类解放梦想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资本论》中讲道:“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便是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经典论述。长时间以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发言盈庭,但是多数解读囿于经济学视野之中,主观忽略了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整体.性。这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曲解和误解。循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现实逻辑,把握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也只能是从实际出发。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对《资本论》的逻辑构思极其严密,在论述资本生产过程的结尾处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也绝非偶然。《资本论》第一册共有七篇,主要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其中,第一篇主要阐述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第二至六篇主要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第七篇主要研究资本积累理论。结合前六篇关于资本怎样创造剩余价值的论述,在第七篇中,马克思主要阐述由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进而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显然,资本必定是在具有持续性质的再生产过程中才得以积累的。据此,马克思经由对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上升到对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两极分化,最后,马克思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巨大的实践勇气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很明显,“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第一册的总结和对资本生产过程发展的科学预测,不仅如此,就其理论内涵看,也可以看作是整个《资本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论。在《资本论》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总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末尾处正是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经典论述。这表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属于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结论范畴,绝不可能是什么“猜想”性质的论述!

二、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取向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劳动”,逻辑过程是“资本生产、流通和分配的现实”,逻辑结论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同时,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整体性。那么,在逻辑起点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正是“现实的人”的“活劳动”;在逻辑中介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人”的“实践”,马克思所处时代具体的历史的“人”,在社会经济角度的“实践”,正是“资本生产、流通和分配的现实”;在逻辑终点方面,“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角度,就要有一个过渡,一个方式,一个途径,这正是马克思所讲“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人类解放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使马克思能够据此剖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结构及进程,并在市民社会的阶级矛盾与阶级冲突中、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寻找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的资本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这种生产方式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异化的关系,被异化的人所进行的劳动是一种受外在力量支配的行为,归根结底,这种支配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当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亡有着其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发展、对以往一切私有制的彻底否定以及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确立,生产力作为人类的社会力量,将不再是个人压迫、剥削和奴役他人的手段,而是成为社会的人的自身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是全方位的解放,而在解放的各方位中,“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正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三、“整体性”视野中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固有的根本属性。“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体现这个根本属性,但在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时,一些人出现了误解、曲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倾向:在一些人那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就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问题,并以论证“经济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为理论旨趣进行偏狭的解读,或者是将马克思主义中所有制理论的逻辑起点进行切割,并冠之以在整体角度的多元建构逻辑之名,等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正解马克思主义的必需原则,离开了这个原则,就算是以“回到马克思”为目的也会事与愿违。

在整体性视野中,“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目标不会有消費资料个人所有制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之争,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就依靠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而自由人联合体是在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以后才能得以建立的,在那里,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统归自由人联合体所有,自由的个人拥有自身的劳动力和劳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正是在经济方面实现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制的首要条件。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究竟是要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的问题,还必须要澄清的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提到的:“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况,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这一观点是说,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之前的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过程就是建立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过程,在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之后,要建立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那么,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品归个人所有吗?答案很明显,如果是消费品归个人所有,自由人联合体再生产的结果岂不又回归至私有制了吗?马克思明确说过:“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所以,个人不是私人,而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个人所有制涉及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个部分,通过资本主义的自身否定,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的个人所有制得以建立,在此之后的再生产过程中,消费资料归社会占有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得以建立,进而完整意义上的“个人所有制”得以建立。

四、“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中国道路

获得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人类梦想做出的总结,作为实现全人类梦想的必然组成部分,中国梦想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当这个梦想照进中国的现实,我们意识到,必须走中国的道路,弘扬中国的精神,凝聚中国的力量才能实现中国的梦想。在中国人民对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梦想执着追求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创新实现梦想的探索,并指导实现梦想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提出并科学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最终指向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类的解放梦想不可能凭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展现了实现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发展的方向之所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都要依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是发展就要不能避开道路问题,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九大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中国梦,正是通过“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人类解放梦想的中国版本,“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国道路的规划者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引领者是伟大光明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践行者是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必将在这条道路上实现中国梦,推动人类解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中国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