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书诗看黄庭坚对杜甫书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5-04任雪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庭坚杜甫

任雪原

摘要:论书诗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作者的书学态度与书学思想。唐代诗人杜甫可谓是论书诗的集大成者,他所提出“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口号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瘦硬、崇古的书学思想亦被后世所推崇。宋代的黄庭坚师从苏轼,却形成了与其师截然不同的书风特色,这不得不说很可能是收到了杜甫的书学思想的影响。本文旨在论述黄庭坚在受到杜甫书学思想的影响下对杜甫书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论书诗;杜甫;黄庭坚;瘦硬

一、何谓论书诗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论书诗是一个独特的艺术样式,如同一座桥梁,把诗歌和书法这两座高峰聯系起来,它横跨于诗书之间,是诗书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蔡显良先生曾说:“论书诗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同时代的书法审美观念、折射书法创作思潮、透露书坛活动信息、以歌咏书法作为创作主题的诗歌。其中既包括纯粹评论书法之诗,亦包括那些虽是歌咏书家和文房四宝,内容却能涉及书法审美思想的诗歌。”唐代是诗歌与书法发展的高峰时期,所以诗与书的融合好似理所当然,而论书诗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最繁荣昌盛的唐朝。

二、黄庭坚对杜甫书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黄庭坚对杜甫瘦硬书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杜甫的论书诗中最能代表其书学思想的文章便是他写给李潮的《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在这首诗中明确提出了他最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书学观点——“书贵瘦硬方通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杜甫所颂扬的是瘦硬的书风,提倡骨力,他认为只有瘦硬的书风才能将书法的神采表现出来。从这里可得出杜甫崇尚瘦硬,强调骨力重要性的书学思想。而我们纵观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如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松风阁诗》等,可以看出黄体的书风是以结体瘦硬,结字雄浑,笔势飘动隽逸,骨瘦形散的特点为主的,他虽师出苏轼,但却创造出与其师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这必然是受到了杜甫所提出的瘦硬书风的影响。

(二)对杜甫崇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杜甫在他的论诗里曾云“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在书法里,他既尊重李斯、蔡邕这批古代的宗师:同时也不鄙弃韩择木、蔡有邻、顾戒奢等这些当时的名家,都反映出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的态度。然而相对来说杜甫还是崇古的,正因为如此,尽管张旭的草书出神入化,但他总认为其不如小篆、八分那样古朴,所以杜甫说“草书非古空雄壮”。我们从黄庭坚的论书诗中来看,黄庭坚也是追求崇古思想的,黄庭坚并未直接写古今的对比,但是他却在他的在诗中多次提到“鹅”,唐代的李白曾在《送贺宾客归越》中写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自此之后,鹅便成了书法的代名词,在隐含的一层意思中鹅更是指王羲之,或是说王羲之的书学。黄庭坚在论书诗中经常提及“鹅”,如“学书但学溪鹅老”(《题徐氏书院》)、“学书池上一双鹅,宛颈相追笔意多”(《吴执中有两鹅为余烹之戏赠》)等等,他更多的是以此为象征,表达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流韵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三)对杜甫神韵意趣的继承与发展

杜甫的论书诗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瘦硬只是手段,神采才是目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核心是通过瘦硬这种外在的表象的形塑造内在的神采。杜甫谈艺写诗喜用“神”字,并以“通神”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杜甫曾云“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寄张十二山人彪》),从中可以看出,在杜甫的眼里,“通神”才是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在黄庭坚这里,则在强调神韵的重要性,兼之宋代以“意”为主,正如《论书》中云“笔墨各系其人,工拙要须其韵胜耳”。说到底,就是要有灵气在,不能太过死板,黄庭坚则在继承杜甫通神的基础上,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加入了禅宗的思想,黄庭坚曾在其《论书》中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样以来,就不仅仅是有神韵在其中了,亦将禅宗中淡雅,超俗的境界融入其书法作品中。

三、结语

纵观有唐一代,论书诗众多,然真正能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寥寥无几,而杜甫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然对后产生巨大影响,但能够从中受益颇多者又是甚少,而黄庭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则在于他对先贤之学问不仅仅是继承,亦是在继承之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如此之的成果,所以,唯有做到推陈出新,才能真正的做到自成一家始逼真。

猜你喜欢

黄庭坚杜甫
杜甫的一生
杜甫改诗
黄庭坚对联逞风流
楼钥与黄庭坚诗学的离与合
杜甫与五柳鱼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