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女装设计”课程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

2018-05-04雷文广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女装江南

雷文广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一、 江南水乡地域文化融入“女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意义

1. 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各地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但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以西方主导的审美文化对我国传统地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当我们以发达国家的设计为参照系来考量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时,向外借鉴的力度必然加大,淡化传统文化也是必然后果[1]。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审美情趣正逐渐被现代社会所遗弃,从而造成地域文化同质化的危机。随着我国从“制造”向“智造”的产业发展转型,从政府到企业都意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当代产品中传承和保留地域文化基因,延续地域文化的精髓,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探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将本土与传统中的美学思想融入到现代“女装设计”课程教学中。

2. 促进“女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

江南独具水乡地域文化特色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江南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通过对江南水乡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提炼,以“女装设计”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设计。“女装设计”是我校(绍兴文理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把江南水乡地域文化与“女装设计”课程教学融合,对女装设计教学的主要作用有:(1)丰富女装设计教学内容。江南地区传统的审美思想为女装设计提供了新思路。(2)有助于“女装设计”课程的特色化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区域文化资源,形成“女装设计”课程的特色化教学。(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4)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女装设计的能力。

二、 江南水乡地域文化融入“女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

按照我校的教学大纲,“女装设计”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前期课程有“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史”“服装电脑美术”“服装营销”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服装理论及设计知识。“女装设计”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文化拓展、女装专题设计、女装综合设计四个模块,课程为期16周,单周4课时,双周2课时,共48课时,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女装设计”课程内容安排

1. 模块一: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共8课时,主要讲授女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设计理论知识,共分为三个部分。(1)教师讲授女装的概念、特征,包括女装与人体的关系、女性穿着服装的动机、女装设计的特点,让学生对女装设计有一个初步了解。(2)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女装发展历史图文资料,以团队的形式针对中西方女装发展历史进行深入学习,教师讲授中西方女装发展的脉络及差异性,并阐述传统服装对现代女装设计的重要性。(3)结合图文资料讲授现代女装设计的原则及特征,要求学生关注国际著名女装品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如迪奥在“二次大战”后抓住契机并结合女性形体的特点,设计出“NEW LOOK”服装样式,对现代女装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丰胸、细腰、阔臀的曲线外形为现代女装的廓形奠定了基础;美国女装将服装纸样成衣化,推动了女装成衣化发展,使女装步入标准化、大众化时代[1]。通过对著名女装品牌设计特点的分析与总结,学习女装设计成功案例的经验,加强学生对现代女装设计原则的认识,为后期实践练习打下理论基础。

2. 模块二:设计文化拓展

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水乡,在历史上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同时受到中原文化南播以及楚文化东渐等的影响,在秦汉一统后融合于广博的汉文化中[2]。江南悠久的历史及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水乡地域文化。本模块主要是江南水乡文化拓展部分,共12课时,主要讲授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设计美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画中江南、江南建筑、江南非遗。本模块要求学生结合学校周边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江南地域的绘画、建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形进行田野调研。学生可以选择江苏苏州以及浙江东阳、杭州、绍兴等作为考察点,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成PPT进行汇报,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实地调研可以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语境,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视觉符号与文化语境之间的依附关系。“画中江南”小组在调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江南的绘画历史进行文献资料收集,了解江南历史上出现的江南山水画、南宋院体画、浙北画派、吴门画派等画派形成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然后,学生可以实地采风画中的景点,如文征明《石湖图》描绘的苏州郊区石湖的景色,学生通过去石湖景区采风拍摄照片,并与《石湖图》进行比较,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征明的绘画与江南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对江南绘画视觉符号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模块三中的江南视觉文化元素提取做铺垫。

3. 模块三:女装专题设计

模块三设定为实践环节,教师在学生前期调研及采风的基础上,设定“东方遇到西方”“同色异构”“涂画江南”三个专题,分别对应服装设计中的款式、图案(面料)、色彩。设定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服装设计的知识,掌握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点。专题的设定需要了解“女装设计”课程该阶段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通过专题设计把课程的知识要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专题训练的过程中建构本课程所需掌握的知识。学生以主题为引导,通过探究式学习建构服装设计知识,同时挖掘江南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设计的语言重新演绎,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东方遇到西方”是针对服装款式设计的专题,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东西方女装融会贯通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对东西方女装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差异有比较深入的探索,对东方平面式女装和西方立体式女装的审美趣味有深入的认识。需要学生对东西方女装的设计观念、造型、装饰、色彩进行探究式学习,总结两者之间的差异,熟悉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把东西方女装融会贯通。此专题共分三阶段:(1)教师讲授东西方女装的历史、特点,主要列举巴洛克服饰与中国明清宫廷服饰,要求学生针对这两个时期的服装进行款式、色彩、装饰细节进行对比,掌握两者的造型规律。(2)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收集东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所形成的设计物,包括建筑、家具、图案、装饰、服装等,目的是让学生拓宽视野,寻找东西方文化交流下的设计元素,并对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从优秀的案例中总结经验。(3)设计实践,通过前面探究式学习的铺垫,结合江南地域文化元素,把江南的建筑、雕刻、非遗与西方服装观念进行巧妙结合,设计出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特点的作品。

“同色异构”是针对服装面料设计的专题,目的是让学生探索面料的表现语言。在服装色彩相同的情况下,引发学生对服装面料的材料、质感、肌理、视觉感受、可塑性进行思考,从而丰富服装面料的表现语言,掌握女装设计中面料设计的知识点。江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形态多样的材料构成,如斑驳的粉墙、古旧的木雕、厚重的石拱桥、飘逸的丝绸、精妙的竹制品等,各种材料形态共同组成江南独特的文化风貌。在进行“同色异构”面料设计练习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材料去还原江南的文化风貌,例如通过面料压褶模仿木头的纹理,通过编织模仿竹制品的形态,用纸浆表现墙面的斑驳等。通过不同材料及不同表现手段,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表现手法及表达语言,在单一的色调中丰富服装面料的语言。

“涂画江南”是针对服装的图案及色彩设计的专题,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具有江南风韵的图案及色彩。色彩是构成服装的三要素之一,色彩依附在图案中,因此两者紧密相连。在设计图案时,必须考虑到色彩的搭配。“涂画江南”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真实描绘江南风景或图案,而是要求学生对江南风景进行提取与重构,“涂画”出江南之韵。江南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独特的水乡风情,无论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是粉墙黛瓦,均显示出江南独有的色彩基调。在挖掘和研究传统色彩时,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色彩外在的“色”,而是应理解和传达传统色彩内在的“意”[3]。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江南的景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拍摄照片,提取江南色彩元素,并以江南的形态元素进行重新构造,探索用现代的表现手段去诠释江南文化元素,真正把江南文化元素的精髓进行现代创新。图1为学生以江南绘画为图案的作业。

图1 学生作业

4. 模块四:女装综合设计

综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市场为导向,设计能被市场接受的女装产品,因此,本模块主要讲解如何围绕品牌进行设计。继承传统文化是要将历史带到现在,并成为创新与设计的源泉[4]。通过模块三的学习与实践训练,学生对女装设计与江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还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挖掘江南文化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及美学思想,从而设计出具有江南韵味的女装品牌。在模块三中学生是单独对江南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进行挖掘,在模块四中学生需对江南文化中的核心美学进行思考,要求学生对江南文化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把江南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女装品牌设计中, 在品牌

的名称、标志设计、洗水牌、服装、配饰等设计中都运用江南文化元素。

三、 结语

基于江南水乡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女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博物馆参观等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对江南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的表现方式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并通过重新演绎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学生可以以江南文化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创新,成为其设计与创新的灵感源泉,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做到从形式到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诸葛凯.设计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5.

[2] 马晓,周学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68-72.

[3] 刘姣姣,梁慧娥.传统色彩融入本土女装设计的路径研究[J].丝绸,2016(12):54-57.

[4] 何思倩,张明.“民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启示[J].装饰,2017(1):110-112.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女装江南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量化研究
好一个江南水乡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家在江南水乡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