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色 服务地方
——以中国通辽网建设实践为例
2018-05-04
(通辽日报社,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国通辽网创办于2010年,是通辽日报社下属网络媒体。报社把开通和运营好中国通辽网作为进军新媒体的第一步,在人员、设备、资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网站总投资200多万元,有本地部署的独立机房、50多台专业的服务器和一个30多平米的视频直播间,现有人员30多人。目前网站开设了通辽资讯、科尔沁文化、草原娱乐、通辽视频、爱心公益等十几个子频道,具有在线阅读《通辽日报》、生活导航、嘉宾视频访谈直播等功能。这些年,我们在中国通辽网的运营过程中,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作为首要任务,做大做强本地新闻,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影响力,积极开拓新闻传播新渠道。经过几年的发展,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管理逐步完善,建立起了较为规范的互联网媒体管理体系。2016年6月,中国通辽网获得“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晋升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这是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最高资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3家、盟市级第1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该资质的新闻网站。网站也多次在全国各类奖项评比中获佳绩。2013年荣获“全国地方网站十佳特色品牌奖”;2014年在国家网信办组织的“绿行中国”节俭环保公益活动中获得最佳组织奖(该活动全国仅设十个最高奖项“最佳组织奖”),2014年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2017年,网站又荣获“全国网络媒体最快成长品牌奖”。
回首中国通辽网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可与大家分享。
一、发挥媒体优势,做好网络新闻宣传
作为一家与传统媒体同台唱戏的新闻网站,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在这方面中国通辽网自开通之日起特别重视整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母媒体优势,推进融合发展。报社党委制定了“两体”并举,融合推进,加快党报向融媒体业态转变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对报社的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形成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一盘棋、一体化”,在采编力量以及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上实现融合,使中国通辽网的采编能力大大提升。中国通辽网也根据自身媒体特点,把多角度策划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络新闻宣传的突破口,每年都会围绕当前热点、中心工作,及时策划推出事件类、主题类、挖掘类网络专题。自网站开通以来,策划推出近800个网络专题,并多次在内蒙古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佳绩。可以说,网络新闻专题成为中国通辽网有效引导舆论,有效宣传重大主题的特色和独特优势。
二、突出地方特色,树立品牌,做好内容建设
媒体发展的核心是内容建设。内容建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要创新内容,突出特色,丰富传播内容。在中国通辽网的内容建设中,突出特色培育重点频道,打造品牌栏目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方面我们重点加强对通辽市文化、旅游、爱心公益等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注重贴近百姓生活。网站相继开设了科尔沁文化、爱心公益、草原娱乐、通辽旅游等多个频道,策划推出“科尔沁文化名人”“通辽故事”“爱心帮帮团”“身边”等多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栏目。这些年,中国通辽网围绕科尔沁文化策划推出活动专题报道100多部,介绍各类文艺精品力作300多部,对100多名本土艺术家做了专题报道,收集整理个人作品3万余件;设计制作本土作家电子书100余部;网站还组织成立了“爱心帮帮团”,每年采访报道爱心公益活动百余次,自己组织策划爱心公益活动达30余次。为讲好通辽故事,策划了“身边”“通辽好故事”等栏目,用网络视角,说身边人,讲身边的事,传播正能量。2017年,通辽市举行的“科尔沁文化政府奖”评选中,“科尔沁文化名人”栏目,成为唯一入选并获奖的品牌栏目。
三、认真履行网络媒体运营和管理责任
近几年,国家对网络媒体运营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017年6月1日起,国家《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正式实施。可以说让网络媒体发展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通辽网严格落实网络运营管理主体责任,2016年8月报社党委研究任命总编辑、副总编人选,要求总编辑对网络媒体内容安全及技术安全负总责。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对时政新闻编辑、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等重要岗位施行专人专职,明确岗位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健全内容管理和审核制度,严格执行新闻采编“三级审核”制度,多次修订网络编辑制度规范,防止出现人为技术性差错。采取“领导带班、编辑专职坐班、技术待班”模式的全年7天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与各级网信办无缝衔接,保障重大宣传任务同步开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社党委通过公开考录、招聘等形式,先后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网络媒体队伍,每年都选派业务骨干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参观,提高网络媒体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中国通辽网发展的逐渐深入,网络媒体运营经验不足、体制机制不灵活、资金投入巨大等等因素,同样也制约着网站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面对移动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向移动媒体发展,全面向移动化转型迫在眉睫。但笔者认为,媒体格局如何发展,舆论生态如何转变,作为地方新闻网站来说,党媒必须坚守的底色不能变,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职能不能变,建设网络主流媒体的目标不能变。在这里笔者想谈三点体会:
一是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媒体公信力。作为地方新闻网站,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全面增强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来开展。但绝不能为了发展而枉顾事实哗众取宠,更不能为了抢抓眼球、博取人气而迎合庸俗、低俗的趣味。只有坚守党媒姓党的政治属性,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真正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声渠道、传播窗口。
二是坚持在关注民生中增强媒体影响力。任何媒体,没有受众就没有生机,甚至就没有存在的空间。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作为党媒,地方新闻网站不能枯燥地开展政治说教,或是简单地充当地方领导的传声工具。而是要以“民”为本,密切关注民生,紧盯民生热点,让网站逐渐成为民声的代言者、民意的体现者,在服务民生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三是坚持在求新求变中提升竞争力。目前,互联网正在经历由PC时代向移动时代的转变,未来新闻网站的竞争是移动互联网上的竞争。作为网络媒体,如何跟上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的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在“求新求变”上做文章,把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努力发掘自身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努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产品。
面对未来的发展,中国通辽网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即采编流程向“中央厨房”运营机制转变,全面融入报社的融媒体建设。媒体发展方向向“移动为先”转变,无论是资源配置、专题规划、内容产品等所有工作都要从移动端角度出发。新闻产品向微直播、短视频、H5等网民更容易接受的业态转变。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身处媒体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有幸成为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媒体发展,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创新,还要不断更新观念。笔者坚信,只要不忘初心,一定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