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语言教育类APP应用浅析

2018-05-03王诗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王诗悦

摘要:幼儿语言教育APP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为幼儿搭建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便捷的移动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完成相应的语言学习任务,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在分析幼儿语言教育发展规律特征的基础上对市场上现有APP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得出幼儿语言教育APP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向。幼儿语言教育APP其在学习设计层面应与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特征相结合,学习内容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发展特征进行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环节的设计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三者保持统一,整体学习框架丰富而有层次。在幼儿语言教育APP体验优化方面,APP交互及界面设计应突出具象性和引导性特征,增强视听层面的信息引导,符合幼儿认知及行为特征。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APP应用分析;移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271-01

一、引言

信息时代下,幼儿教育类APP层出不穷,结合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幼儿搭造起移动互联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而语言教育是幼儿早期教育中最为基础的环节,语言方面的发展与思维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发展特征,幼儿语言教育APP的设计只有合理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效尤,引导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地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大脑思维、神经系统快速发展,此阶段幼儿视觉、听觉占据主导地位,幼儿生理结构及认知能力的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幼儿的行为特点与认知特点与成人来说还存在差异,幼儿语言教育类APP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与成人的行为差异与认知差异,围绕幼儿完善优化APP体验,使其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能够更好的为幼儿服务,引导幼儿完成语言学习。

二、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特征分析

(一)幼儿词汇的掌握

儿童早期语言词汇学习能力十分惊人,Tincoff,Markman,Wachtel等学者指出,儿童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理解视听环境中常出现的单词。2岁左右,儿童就可以将抽象的语言符号与真实世界中的实物建立稳定的联系,为3-6岁期间掌握更多的语言词汇奠定基础,便于完成更多词汇及其相应语义的掌握。

而儿童在幼儿期间,掌握词汇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形状偏好规律。Graham等学者早期实验研究中发现幼儿判断词汇与实物的联系中,表先出强烈的形状偏好,而成人在实验中则是根据功能特征进行判断。形状偏好是幼儿早起词汇获得过程中的一种先天认知策略,更偏好通过形状特点认知词汇。2-3岁开始儿童在词汇学习任务中已经表现出对形状的依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特征规律在儿童词汇学习过程中愈发明显。

(二)幼儿句法结构的掌握

幼儿句法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逐渐掌握各种不同的句法结构,幼儿于1-3岁掌握句法范畴中一些基本类型简单句和复合句,并用虚词表达语法关系。3-7岁幼儿逐渐掌握多种句法,言语中开始反映事物逻辑关系。不仅掌握时空联系,而且掌握原因结果、手段目的、部分整体的关系,突出表现在复合句、偏正句,以及这些句子中的链接词上。儿童认识能力向着新阶段、抽象思维阶段过渡。而且此阶段,幼儿的注意从个人经验和句子内容逐渐转向对句型结构的关注,开始有意识的关注句子的形式,并进行一定的呈现与表达。

幼儿语法的习得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他们对于句法知识的理解先于句法结构的使用。理解语句,一开始是关注句中词语的使用,通过词语语义的理解理解整个语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可以判定词语在句中所处的前后位置,词语属性,通过词语语义的理解加之对词序特征的理解,从而全面的了解语句含义,掌握该句的语法结构。

(三)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

儿童口头语言表达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达特征。婴儿期,婴幼儿言语表达主要为对话言语。学龄初期幼儿表现为情境性言语,而学龄晚期,幼儿在情境性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发展为连贯性的言语表达,并取得支配地位。连贯性的言语表达成为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和逻辑思维发展重要环节。

3-5岁年龄阶段是3-6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时期。3岁时起幼儿即可较为完整的表达物体的外显特征属性,4岁至5岁期间持续增强,6岁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幼儿对名称和功用性能的认知及表述能力在3-5岁处于持续发展上升状态,4-5岁期期间,幼儿对于物体的“功用”特征格外关注,此时期是幼儿对物体“功用属性”关注认知阶段,此方面的表达能力迅速成长。幼儿对物体构成要素方面的关注及认知,主要集中于3-4岁、5-6岁两个年龄阶层。这两个阶段是幼儿对事物构成要素进行认知集中表达阶段,该方面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6岁期间,幼儿对于构成要素的关注及认知度优于事物其他方面的。对于事物关系属性的认知表达,于3-4岁阶段快速发展,之后该方面的能力保持持续上升状态。3-6岁幼儿对于物體质地等因素的认知度优于对事物关系属性的认知,5岁时期,发展速度到达顶峰,6岁发展速度趋于平缓。

总体来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呈现出幼儿认知表达由物体外显性逐渐发展为对物体内在特征及关系属性的关注特征。儿童在学龄前晚期,能够更多的关注认知物体相关的构成要素及关联属性,并进行准确表达。

2.幼儿肢体语言的表达

幼儿肢体语言的表达在言语表达中并非仅起到辅助作用,幼儿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可以帮助他人更好的明白幼儿言语所传达的意思。两种方式共同帮助幼儿完成言语表达意图的传递,帮助他人更好的理解幼儿所表达的内容,共同担负言语表达过程中信息的编码译码的作用,完成信息的传递交流。

幼儿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升,肢体动作的发展以核心动作的表达为主要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朝着完整动作的表达方向发展。核心动作即幼儿可以表达出主要核心动作;完整动作是指能够将言语表达的内容完整的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完整度最高,可以仅通过肢体语言理解幼儿所传达的内容意义。

表达内容的熟悉程度是影响幼儿肢体语言表达完整度的重要因素。周小彬、陈茜等学者实验发现幼儿表达熟悉事物时肢体语言表达完整度更高,采用较高水平表达类型进行表达的幼儿占据61.46%,而面对不熟悉事物时,有37.5%的幼儿不能采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而高水平完成动作表达的幼儿仅占26.65%。因此,肢体动作表达水平深受幼儿对表达内容熟悉程度的影响。越熟悉的内容,肢体动作表达越完整。

三、结语

幼儿语言教育APP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融合丰富多样的媒介学习形式,打造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营造起随时随地学习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其在学习内容的设计、整体学框架的搭建以及App使用体验方面仍尚存一些问题,应得以注意及优化。幼儿时期为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语言学习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其发展特征进行具体的分层设计,增强语言学习的针对性。做到学习内容与年龄发展特征相匹配,让幼儿再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中,完成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其次,在整体学习框架设计中,应确保学习目标具体明确,学习内容与环节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规律,进行相应的设计,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提升幼儿语言学习效率。学习内容应与学习支撑环节环环相扣,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促使幼儿顺利达成学习目标,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的最大保障。在幼儿语言教育APP体验方面,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方面成人化思维问题较为突出,应始终围绕幼儿认知特点与行为特点进行设计优化,突出具象性和引导性,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引导幼儿完成相应的操作,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语言教育APP学习设计与体验优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