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实践浅谈戏曲演员表演的基本特征

2018-05-03石明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戏曲演员表演特征

石明春

摘要:戏剧演员依据剧本创造艺术形象,来塑造人物,用虚拟的舞台空间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由演员本身通过剧本给予的剧情,用语言(指唱、念)、音乐、舞蹈(指身段)、水袖基本功和技巧再加上一些剧中舞美(指布景、道具和灯光)来展现戏剧人物。

关键词:戏曲演员;表演;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61-01

演员表演由唱、念、做、打、翻、手、眼、身法、步组成,要具备这些基本功,再加上文化知识修养,来刻画角色的内心情绪,通过唱腔、音乐、白话、舞蹈在舞台上表现出来,与观众相互碰撞。演员表演是否达到精湛的程度,观众观看后能否回味,要看演员的技法和文化修养是否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沟通,实际上是直接与间接的沟通。演员可以通过语言、技巧来和观众进行沟通,同时演员在舞台上可以运用形体、技巧、情感同观众产生共鸣,演员利用这些可以让人物的表现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渗透力,也可以充分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演员越夸张越富有激情就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表演深度。让观众与自己产生共鸣,才达到了演员表演的目的,也是演员表演的最高境界。

做演员非常不容易,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想达到最高境界,就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刻苦练功与学习文化知识,为塑造丰富人物所用,做到以心传神,形神兼备。再有就是演员利用这个超脱性的舞台空间,依据剧情从一个环境迅速转入另一个环境,通过音乐、灯光、布景、演员的语言技法和虚拟动作快速地把观众内心思想引入另一个内心世界。例如《蝴蝶杯》的“大审”和“边关”两场戏,正在审案时,圣旨到说边关紧急,命卢元帅前去征剿,这时二幕落下换场,即刻升帐点动人马,挂帅出征,两军对垒,兵将混战一起,卢元帅败阵而逃,番将乘胜追击,将卢帅打下马。在这关键时刻,突然闯出一白袍小将(雷川州,实名田玉川,也就是七品文县田云山之子)将卢元帅救下,并杀退番兵。卢元帅谢过小将,不但为小将授功还将自己的千金女儿许配与他,然后奏鼓凯旋。仅这两场戏从京城到边关,从此战场转向彼战场,在平常生活中也需要一年半载,地域也许有千百里之遥,但舞台上仅用了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及几十平方的空间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得到观众的默契与认可。舞台上离开演员的表演,也就没有了人物活动。舞台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空间,即便摆放着一些砌末或有音乐演奏,如果不同演员的表演相融,只会起一定的暗示作用,不能独立表现出戏剧环境,因此,演员塑造人物表演的上下场就成为舞台环境变化和剧情发展的主要枢纽。

再举一例,如青衣演员舞台要行走云裙,笑不露齿,头不斜视,文静庄娴,轻抬缓落,挺劲正首。也就是说,演青衣的演员在舞台表演这一行当,不管在任何情绪当中行动起来身穿的裙(指腰袍)脚迈出的台步和跑场,不管快慢不能出裙外。表现出青衣沉稳大方,端庄文雅,眼睛角度合规,青丝滑落,腰挺头正,体现出青衣的气质。把这些和表演結合起来,融为一体,来塑造人物,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观众相互融入剧情与角色当中,形成演员与观众的共鸣。比如《包公赔情》一剧中的嫂嫂王凤英一出场青衣扮相,体现出青衣所要求的这些高雅的气质,在与包拯对话中,通过形体动作、心理变化、以心传神,用神(指眼神)来与观众相互交流、碰撞,产生共鸣,一直唱到我看你这铜铡之下有冤魂,演员的表演达到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与观众产生了共鸣,赢得阵阵的掌声,达到了表演的目的。再有基本的功力与技能,如:手,演员表演手随眼走,演员和观众交流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与转换同时融为一体,如:这、那、这里、那里、适才、方才等。眼是演员表演中最重要的,它是与观众直接与间接交流传递,最直接地引入剧情人物情境中的心灵之窗,是情绪变化喜、怒、哀、乐、哭、笑的表现传递,一个演员没眼,就不会表演,观众就看不到你的心理变化。一扑脸(指塑料脸打比方),表演行话就是说这个演员没戏或是不开窍等。身指身段,身段是配合演员表演,起到刻画人物内心情绪得辅助,更加生动激发情感发展并推向高潮,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法,也就是法度,对演员来说是一些程式动作,如演员上场表演,九龙口亮相,指舞台上摆放的桌椅上场门桌椅右前角演员第一个亮相的点。然后走到台前搭引子念诗等,后归大坐(指舞台中间桌子后中间坐)演员必须右转归位(指左膀向右膀转向后回身称右转)。归小坐(指桌子前中间座位)演员必须左转归位(指右膀向左转脚底向前上步转身称左转)。舞台上到处都是门,演员如在哪进门就在哪出门,由演员自行处理,也有不进门的如报子等,其实他把进门处理在幕后上场之前,这就是舞台特殊性。拉山膀云手每个行当都有它的法度,手握拳,都有一定程式化规矩等。步:指舞台上演员的台步,每个行当各有不同,起脚的角度、高度不一样,穿蟒、靠、披、道袍、褶子等各不一样(指男性)。它能区分行当在舞台上的表现。台步又包括跪步、搓步等,演员表演根据剧情加以运用以烘托情感。技巧,是演员表演在塑造人物中运用的亮点,最容易让观众鼓掌欢呼,直接与演员的表演呈现发生共鸣,同时也能把观众吸引到剧情角色中。如抢背、吊毛、屁股坐、卧鱼,演员在舞台呈现多表现于道路崎岖摔一筋斗,打一滚儿。武戏,指踢、打一筋斗,打一滚起来无大碍。包括肘膀子(指硬抢背)、小蹦子、穿掌蹦子、搓步、筋斗表现道路崎岖和越过。跪步表现哀求、惊吓等。僵尸包括踹僵尸、拧滚僵尸等表现当时情境下的晕过去与死去。发绺(也就是甩发),是演员表演的装饰和道具,烘托人物形象,大多用于老生、小生、花脸演员。比如舞台上用刑被打之后,疼痛难忍时,用甩发来表现。使演员表现剧情更加生动,与观众达到共鸣而得到默契。甩发,演员一般常用闪、打、盘、旋、冲、排等技法。水袖:是演员用来强化人物性格,美化人物形象,令观众耳目一新。不要瞎耍乱耍,卖弄技巧,要随人物心理情绪变化而变化,运用要有目的性,要配合音乐的节奏运用得当。给观众以美的艺术享受。

同时,演员运用水袖功的表演,既能展现演员非凡的功力和娴熟的表演技巧,亦能为剧中人物增添光彩,对刻画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水袖运用,包括甩袖、折袖、托袖、拉袖、抛袖、提袖、扬袖、荡袖、抖袖、抽袖、挥袖、撩袖、绕袖、叠袖、摆袖、背袖、挑袖、翻袖、掸袖、拂袖、掷袖等,演员运用肩、肘、腕、指四者的协调和统一来完成,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翎子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用来装饰、刻画人物,对烘托人物内心情绪、激发情感,起着很重要的渲染气氛作用。如:晃翎、抖翎、掸翎、掏翎、摆翎等,多用于武生、刀马旦、花脸、武旦等。翅子就是纱帽翅,是演员在舞台上用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演员多运用盘、打、旋等方法。髯口,在舞台上用来辅助美化演员,反映人物内心情绪变化,渲染气氛,包括:捋髯、抖髯、掸髯、挑髯、甩髯、蓬髯、捻髯、衔髯、让髯、托髯、推髯、搂髯、抛髯、涮髯,花脸运有还有撕髯、扬髯等。

猜你喜欢

戏曲演员表演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谈戏曲演员的舞台艺术体现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