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红豆词》分析及艺术处理研究

2018-05-03刘燕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作品分析歌曲

刘燕平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红豆词》是贾宝玉的唱词,表达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刘雪庵对这首词谱写了乐曲,进行了歌曲创作。当时正处于中国内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要侵略中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刘雪庵作为学校的学生,通过创作《红豆词》这首歌曲表达自己情感。《红豆词》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优秀歌曲,也是创作者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忧虑。歌唱者在中国艺术歌曲学习和训练中,以这首歌曲为范本,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艺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4;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59-02

一、引言

《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唱的《红豆词》。刘雪庵将这首词编写为中国艺术歌曲,成为了一首歌颂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歌曲。刘雪庵在学校的时候创作了《红豆词》的旋律。在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刘雪庵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思。直到“九一八”事变,刘雪庵在创作歌曲的风格上发生了改变,从原有的抒情歌曲转变为激情澎湃的歌曲。所以,《红豆词》可谓是刘雪庵歌曲创作风格的分水岭。这首歌曲保留了刘雪庵早期的创作风格,充满了浪漫的风格,旋律悠扬,充满了艺术美感。在《红豆词》歌曲中,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从中可以体会得到,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述说。刘雪庵采用这种借歌曲抒情的方法,表达了面对国难而心中充满了哀愁之情。

二、《红豆词》的创作背景

《红豆词》的创作者刘雪庵是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学生。刘雪庵所创作的作品以歌曲为主,歌曲的种类很多,除了艺术歌曲之外,还包括儿童歌曲、流行歌曲、抗战歌曲、钢琴曲等等。《红豆词》是刘雪庵早期创作的作品。刘雪庵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并不多,《红豆词》是其中的一首。刘雪庵所创作的这首主题曲与《红楼梦》中的《红豆曲》的乐曲不相同,但是歌词是完全相同的。大观园中的女儿们都仿佛是悲剧的缩影一样,在那样的社会中却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贾宝玉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女子的命运的感叹,特别是贾宝玉的心里爱慕着林黛玉,对心爱的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林黛玉的感情,相思之苦尽在其中。《红豆曲》从一个侧面表达了痴情儿女的相思之情,从侧面也表达了贾宝玉苦愁之心。

《红豆曲》是贾宝玉在以此的酒席间即兴唱的,当贾府被查抄之后,《红豆曲》就再一次奏响了,这就说明贾宝玉在唱这首词的时候,是带有预示作用的,说明贾府将逐渐走向衰亡。所以,这首词在《红楼梦》中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贾宝玉用这种方式的表达了对大观园女子的感叹;另一方面是对贾府将要败落的暗示,从侧面道出对世间事的无常充满了感慨,也是力不从心的体现。

二十世纪的30年代,中国正处内战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要侵略中国,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就已经逐渐破败了。刘雪庵看到当时动乱的社会,整个的民族都危在旦夕,借助《红豆词》歌曲的创作,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这首歌曲就仿佛是呐喊一样,将民族所受到的屈辱和无奈都表达了出来,同时也是刘雪庵用这种方式对苦痛之情的抒发。

三、歌曲《红豆词》分析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有《红豆词》,其中的歌词都是表达了爱情的词。在中国古代,“红豆”所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贾宝玉就是借物思人。

中国的唐代诗人王维就创作有《红豆》的诗歌,其中“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是借助红豆表达对爱人的相似。《红豆词》中,“红豆”被比作是眼泪,而且是红色的眼泪,眼泪一颗一颗地,就宛如是红豆,体现了年轻儿女的相思之情。

在《红豆词》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是歌词的第一句,直接将歌曲的主题表达出来,带动整个的歌曲将爱情的涵义更深层次体现,以抒情的方式激发起情感。《红楼梦》中,“泪”字出现的次数并不多。

有人说,《红楼梦》作为一本巨著,里面充满了“血泪史”,是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贯穿于其中。

在《红楼梦》中,第一回为“还泪之说”,其中有“泪”;在第九十八回为“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其中有“泪”。整个的作品首尾照应,林黛玉的一生中都没有离开泪水。

爱人爱得深沉而产生了相思之情,转化为泪水,就宛如是春天的柳树和花朵一样,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因为有了爱情,各种相思的状态就从歌词中体现出来,“睡不稳”,也“开不完”,“咽不下”,也“忘不了”,結果是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

“隐隐青山,悠悠绿水”,灾情无穷无尽,就好像很难收复一样。这种相思之苦就非常令人无奈,就好像是一江春水一样,不断地流淌,从侧面透露创作者的忧伤的心境。

《红豆词》是五声羽调式,带有小调色彩,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刘雪庵创作艺术歌曲的特点体现了出来,就是将中国传统调式充分利用起来,结合使用西洋作曲的技术手法,整个的歌曲旋律并不复杂,但是动人心弦,配合使用具有古典韵味的调式,就使得吟唱以吟诵的方式展开,将中国传统的爱情观中的那种含蓄的美表达出来。

进入到个歌曲的尾声,两乐句与歌曲首句相呼应,整个的歌曲非常和谐统一。整个歌曲中都沉浸着感情,这种伤感体现得非常的含蓄,但是,这种情感并不是爱恨情仇,其中还蕴含着创作者对当时国家社会境况的愁苦,这种伤害在《红豆词》这首歌曲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歌曲《红豆词》的艺术处理

《红豆词》以“愁绪”为主的爱情歌曲,经过艺术处理后,使得歌曲的内涵更为丰富,刘雪庵对《红豆词》的理解和从主观情感上的延伸都体现其中,所以,整个歌曲都控制得非常好,力度不是很强,而且还与艺术歌曲的审美相符合。在演唱的时候,要正确地情感表达,就不能如演唱咏叹调一样,而是要将相思之情表达出来,“苦”融入到整首歌曲中。

行板是歌曲速度的标记,对于歌曲的演唱速度不可以随意地改变,而是要作出调整,但是,整个的歌曲要艺术化表达,就要保持基本的基调。如果歌曲的速度减慢,首歌就会给人以冗长的感觉,使得相似的情感就变得忧怨了;如果歌曲的速度太快,中国古典诗词诵唱特点就无法正确表达出来。

在进行艺术歌曲的演唱中,要做到气息均匀,声音要连贯。在演唱《红豆词》的时候,就要注意断句的位置要声断气不断,气的进出要轻,做到自然连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是歌曲的前两句,其中蕴含着不尽的伤感,虽然其中有“血泪”,但是,在演唱中,不可以过于对血与泪的戏剧性进行强调,而是要注意将内心的忧伤抒出来,用于表达相思之情。

在歌曲中,休止之处有很多,可以确保时值不会随意地拉长。“如睡不稳,忘不了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的后面就要休止,不可以将尾音拉长,用于恰当地表达年轻儿女相思的烦闷。

尾句也体现了“血泪”,与首句吻合,做到了首尾呼应。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红豆词》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唱的词,刘雪庵对这个词作曲,创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红豆词》是爱情颂歌,刘雪庵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还是在校期间,为其早期创作的音乐作品。《红豆词》的乐曲中蕴含呐喊,也透露着哀怨之情,其中将曹雪芹的创作意图表达出来。刘雪庵借着歌曲抒情,将自己的情感终贯穿于其中,特别是歌曲的最后两乐句,做到了首尾呼应,相思之情得艺术化体现。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作品分析歌曲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