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永不回头的革命”
2018-05-03吕钊
吕钊
VAR确认走进世界杯
2018年3月16日,国际足联理事会在波哥大举行的会议上宣布,今年6月的俄罗斯世界杯将启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也就是VAR系统。会后,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向媒体表达了他对这一技术应用于最高水平赛事的支持:“我们将首次在世界杯上使用VAR技术,我对此感到非常开心。为了比赛顺利进行,裁判们需要做出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决定,我们希望这项技术给他们带来帮助。”
从2016年3月至今,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试运行已经走过了两年时间。这项技术从一出现便争议频频,球员、球迷之间也怨言颇多,但以因凡蒂诺为首的国际足联对于VAR系统的态度一直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在接受意大利《米兰体育报》专访时,因凡蒂诺表示视频助理裁判技术是一场“永不回头的革命”,而革命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知道现在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我也常常问自己,是用两分钟的代价去做一个正确的决定,还是就把错误放过去呢?其实我们经常忽略了一点:一场比赛90分钟,至少有7分钟是来回无意义的倒脚,又要用掉8分钟开任意球。那么如果可以花两分钟的时间,让视频助理裁判做出一个精准的判罚,又有什么问题呢?”
既然认定了这项技术是“永不回头的革命”,那么把它推广到最高水平的世界杯赛场,便是国际足联理所当然的选择。1月23日,国际足联将有关VAR技术应用于俄罗斯世界杯的提案报送至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请这个足球竞赛规则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核和表决。IFAB随即委托比利时鲁汶大学,对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判罚准确率和使用频率进行详细调研,以评估VAR系统在各类足球赛事中的实际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启用新技术的804场比赛中,裁判判罚的准确率提高到了 98.8%,“清晰且明显的误判”出现频率降低到原有水平的1/19。可见,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在帮助主裁判做出正确判罚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研究报告同时指出,裁判利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核查判罚的中位时间为20秒,每场比赛因为新技术损失的比赛时间平均只有55秒,远少于因为任意球而损失的8分15秒,有69.1%的比赛无需主裁判亲自到场边回看录像。如此看来,这样的时间损耗完全可以接受。
在3月3日的表决中,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全票通过视频助理裁判技术进入世界杯的提案,确认了VAR技术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的全面亮相,并将这项技术写入了足球规则。未来,各类职业足球赛事可以随时决定引入VAR系统辅助裁判判罚。
德甲联赛先人一步,已经从本赛季开始使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德国足协主席格林德尔对前景表示乐观,他再三强调“视频助理裁判与主裁判保持沟通对判罚的正确执行非常重要”。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席鲁梅尼格也持相同观点,认为这项技术会使足球运动变得更加“公平和严肃”。不过,经过了这么多场比赛的体验,VAR技术在德甲球员中反响平淡。《踢球者》杂志在冬歇期对219名德甲球员匿名调查,不喜欢新技术的球员比喜欢的稍多一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ESPN据此分析道,虽然比赛的公正性得到保证,但是球员不喜欢比赛节奏被频繁打断,球迷已经形成的观赛习惯也受到挑战。
公平与流畅,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映射出这个足球世界固有的矛盾性。
足球运动中的科技革命
“误判也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人们能理解,裁判要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决断并不容易。随着比赛节奏不断加快,指望裁判员的目光时刻覆盖球场的每个角落也不现实。转播水平提升,让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通过不断重播慢镜头,获得了比裁判员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反衬出人类肉眼的无能为力。
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各方人士没少呼吁让裁判组及时掌握准确信息,如果将每个争议判罚都通过视频回放核实,将大大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国际足联前任主席布拉特以此为据,认为流畅的赛事是足球运动品牌价值的根本,强烈反对引入科技辅助手段。然而,单凭人力判定比赛结果,为幕后的暗箱操作预留了巨大空间,一样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埋下隐患。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兰帕德的远射越过门线近半米,裁判员视而不见,赛后引发媒体与球迷强烈不满,足球世界再也不能无视用科技手段保障比赛公平的必要性了。2012年7月,国际足联正式批准应用门线技术,为科技辅助判罚开了先例。
不过,门线技术只能用来确认进球与否,对场上事务帮不上忙。球员射门前是否处于越位位置、禁区内是犯规还是“跳水”等诸多争议,仍旧只能靠裁判员的肉眼在瞬间做出判断。欧足联于2010年起在欧冠联赛中增设一组附加助理裁判,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底线裁判,协助主裁判判断禁区内的复杂情况。然而,底线裁判制度没能消除所有的争议,每当慢镜头回放显示裁判的决定有待商榷,媒體便会嘲讽底线裁判的设置只是为待业裁判提供了更多的上岗机会。
布拉特下台后,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同样是裁判组的成员,底线裁判需与其他裁判员一同走入球场,但视频助理裁判不会出现在比赛现场,只在组委会设置的视频设备前工作。以本赛季的德甲为例,每当比赛开始时,位于科隆的视频中心便会同步运作,视频助理裁判紧盯比赛画面,核实判罚并及时给出反馈,协助主裁判顺利执法。
为了不影响比赛的流畅,视频助理裁判只适用于比赛中的四种情况:进球是否有效,如进球者是否越位或者犯规;出示红牌是否正确以及提醒主裁判未看到的非体育道德行为;判罚点球是否正确以及提醒主裁判漏判点球;核实被出示红黄牌的球员。以上四种情况,视频助理裁判会通过耳机和主裁判实时沟通。主裁判可以采纳意见,也可以坚持己见,还可以亲自到场边回看录像,最终的决定权在主裁判手中。
经过长时间摸索和小范围测试,2016年底,在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负责人、前瑞士名哨布萨卡带领下,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亮相世俱杯。半决赛中,匈牙利主裁考绍伊未注意到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队员在禁区内的犯规动作,经视频助理裁判提醒,他到场边观看了录像回放,日本鹿岛鹿角队因此获得了点球。另一场半决赛,巴拉圭主裁卡塞雷斯示意C罗进球越位在先,通过视频助理裁判的提醒确认进球有效。这项技术迈出了大胆尝试的第一步,也因为冗长的确认过程饱受批评。当主裁判跑到场边观看回放时,现场等得不耐烦的球迷报以阵阵嘘声,场上的球员也有些无所适从。
最终做出判罚的是主裁判,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只是为裁判们提供了一个避免犯错的方法。
在2017年U20世界杯和联合会杯上,国际足联继续试验VAR技术,向世界持续传达改革的信号,视频助理裁判的发挥也日趋稳定。受此影响,德甲和意甲联赛从2017-18赛季开始引入这项技术。德国队主帅勒夫表示,既然国际足联已经批准在世界杯中使用VAR技术,球员就必须尽快适应,“它确实在某些情况下保证了判罚的准确,不过过程似乎还可以改进”。
起初,因凡蒂诺也曾对这项技术抱有怀疑,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不应有人从误判中获利,“我不想看到世界杯决赛被裁判的错误主宰。一旦产生问题,裁判有必要走到监视器前,从多角度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相信,高科技不会影响足球运动的本质”。
眼见国际足联下届大选将在明年展开,为了给自己增添政绩,也为了洗刷国际足联因为反腐风暴沾染的怀疑,因凡蒂诺必须将这项代表公平的新技术推广到尽可能多的领域,力求还原竞技体育的纯朴本质。世界杯就是展现科技力量的最好舞台。
在公平与流畅中探索平衡
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与工业革命下大生产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足球是城市化中涌现出的一件新鲜事物,为人口密度增大而缺乏娱乐活动的城市填补了空白。当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甚至社区之间需要一种社交模式,足球赛应声而出,提供了千百人齐聚一堂的理由。在英国人的思维里,“为球迷而战”是足球比赛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各方必须要保证比赛最大程度的流暢,让掏钱进入看台的观众满意。
英国《卫报》在点评VAR技术时,着重强调了现场球迷的感受:“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引入比赛,裁判和电视观众都在专注地观看回放,现场球迷却得不到任何信息,这会导致他们失去体验的感觉。”由于怀疑新技术,英足总只在联赛杯和足总杯赛中挑选了一些场次来试验,但反响平平。
说来也有趣,虽然VAR技术在球员当中并不讨喜,但每当发生争议,受害方的第一反应却是“如果有VAR就好了”。欧联杯八分之一决赛中,维尔贝克赢得的争议点球成为阿森纳淘汰AC米兰的关键。赛后,米兰高管米拉贝利表示,如果欧足联能像意甲一样引入VAR技术,结果会不一样。无疑,在公平环境下比赛是参赛者共同的期望,但要在公平和流畅中间做到完美平衡并不容易,科技手段介入对主裁判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已经出任国际足联裁委会主席的光头名哨科里纳对VAR系统的态度是:“最终做出判罚的是主裁判,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只是为裁判们提供了一个避免犯错的方法。”如何在观赏性和准确性中找到平衡,有待国际足联和裁判员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