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占互联汽车

2018-05-03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麦肯锡解决方案数字化

当下,车轮上的电脑,汽车数字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辆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设备。通过云连接和分析提供的一系列应用,汽车可以越来越多地提供各种各样类似于居家的高质量娱乐项目。

据麦肯锡公司预计,受互联服务、共享出行和性能升级的推动,到2030年,行业收入池有望扩大至1.5万亿美元,其中超过1000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来自应用、导航、娱乐、远程服务和软件更新等数据连接服务。

随着中国的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各行各业的價值链都将迎来收入和利润池的彻底变革,无疑将会带来某些颠覆,优胜者几乎可以“赢家通吃”,而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势必将重塑中国交通与出行的格局。

三大机会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截至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约占全球乘用车市场的30%。如今这一增速已在不断放缓,汽车企业的利润率不断缩减, 行业也面临着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包括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道路安全性较差等,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现有问题,还能带来潜在的新商机。

消费者偏好已经快速转向互联汽车且势头强劲。这一趋势在中国方兴未艾。有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不仅渴望接受互联汽车提供的各种功能,也乐意为此买单。

麦肯锡2015年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消费者调查有3000多名中国、德国和美国受访者参与。其中64%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愿意付费订购互联汽车服务,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仅为26%,德国仅为8%。

6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会为了获得互联功能更换汽车,而在德国,仅有20%的消费者表示会这么做。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愿意与手机软件制造商(而非汽车制造商)共享数据,在德国情况则恰好相反。

这些研究表明,在数字化软件企业从互联汽车领域的老牌企业挖走市场价值方面,中国的潜力比德国和美国都要大。

总体而言,在我们研究的中国及全球案例中,出现了与互联汽车相关的三大机遇:

车内娱乐

比如允许联网设备访问电子商务和音乐。在2016年麦肯锡汽车数据货币化调查中,6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联网娱乐功能很重要并愿意尝试,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仅为34%,在德国仅为21%。

辅助科技

包括利用数字化监测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报告实时路况,以及提供主动导航服务。我们的调查还发现,74%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这些工具很有用并愿意尝试,这一比例是德国和美国的两倍多。

售后服务

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能监测车辆性能、追踪故障、实现远程预见性维护的传感器,以及去中介化的售后服务提供商。通过这种方式,汽车制造商可以观察自身产品的耐用性并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

目前,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仍在斟酌应收集的数据类型与收集频率。75%的中国消费者愿意尝试预见性维护和售后协助,再次体现出比德国及美国消费者更高的热情,后者的比例分别为42%和41%。

互联汽车也为大型科技企业及电信企业提供了机遇,它们可以利用传输的数据生成客户行为与偏好的洞见,并据此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2016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SAIC)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该车搭载阿里研发的YunOS操作系统。

据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全球汽车数据货币化产生的收入可能在4500亿美元到7500亿美元之间。业内企业的机会大小取决于它们打造与测试吸引消费者的数据驱动型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以及基于技术创新、先进能力与合作关系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

共享普及

麦肯锡研究表明,到2040年,全球每十辆售出的新车中就可能有一辆是用于网约车、汽车共享或租赁,或者是与单车共享相连,而已售新车的里程中可能有30%来自共享出行。这样一来,未来的交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若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到2050年,每三辆售出的新车中就可能有一辆属于共享汽车。共享汽车是目前主流的共享出行模式。

但是,结合乘用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等最后一公里方案的综合解决方案正在兴起,它将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影响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包括从汽车制造商到经销商、供应商和数字化出行方案提供商在内的汽车业内企业,以及政府、保险公司、能源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等。

共享出行的普及也可能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与电动车的商业化速度:

成本可控

因为根据自动驾驶的定义,该技术能去除司机成本——约占45%的网约车运营成本,从而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而随着使用率的提高,电动车的商业前景也会变得更加广阔。

据麦肯锡估计,在总出行里程中,共享出行每增加10%,电动车的累计销量就会有高达5%的提升。

接受度高

有2900名城市消费者参与的麦肯锡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调查显示,网约车和汽车共享为客户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市场接受率已达30%。其中67%的受访者表示,网络约车能平均减少17分钟的通勤时间。

而一项研究发现,由于新车需求强劲,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交通管制不断从严,在中国,汽车共享的增长潜力最大。目前,国内已有八个城市实施了新车上牌限制。

投资活跃

2016年年中,中国网络约车业务的投资总额达到210亿美元。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在收购优步中国后拥有了超过5000万的活跃用户,每周的出行订单量超过1亿单。

2016年,滴滴出行市值达500亿美元,成为全球价值第二高的网约车独角兽企业(优步市值680亿美元,位居第一)。另一方面,跨国汽车制造商也在拓展中国的汽车共享商业模式。

戴姆勒在2015年推出即行Car2go服務,如今投放汽车超过1000辆,拥有25万注册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选择租期,支付6元(87美分)便可行驶30分钟。

智能模式

与此同时,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也在兴起。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已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初创企业,在成立仅3年后,每周活跃用户量就达到了1000万。

另一些企业则开始在公共交通领域尝试共享模式。在北京和深圳,滴滴出行开展了共享巴士服务试点,服务客户超过50万名。不同类型的出行解决方案很可能会整合为一体。

在哥本哈根,8%的出行方案是一体化的,通勤者能够使用电动自行车、公交或租赁电动汽车,甚至带着自行车搭火车。2016年,这种方式促使该市的公共交通利用率提升了3.4%。

互联效应

中国已成为消费驱动型数字经济的全球领导者。

下一轮数字化转型浪潮很可能来自各行各业数字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从而重构行业价值链、提高生产力。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较低,同时又拥有巨大的商业化潜能,因此这种颠覆的规模相对更大。成为赢家的企业可能将足以影响全球的数字化格局,并激励众多的海外数字化创业者。

消费者

数字化方案可节省消费者的时间与金钱。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由于交通拥堵严重,他们的生产力也受到影响,通勤时间因此变得更长。来自北京交通局提供的数据,2013年,北京日均拥堵1小时55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25分钟。

根据J.D. Power的一项调查,另一项不必要的成本来自极低的汽车利用率,平均有95%的时间停在车位里。

汽车企业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其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利润率也越来越低。2012年-2016年间,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平均售价降低了13%,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于汽车公司而言却意味着潜在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的数字化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机遇,包括联网电动车、传感器与芯片等数字化硬件以及自动驾驶与远程维护等联网解决方案。汽车企业也可以通过数字化采购与智能制造来提升自身效率。数字化解决方案令汽车公司能够与客户建立直接关系,了解客户偏好,通过定制产品锁定客户,从而巩固客户关系,使客户终身价值最大化。

经济

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根据一项研究,在中国的大城市,因交通拥堵造成的人均生产力损失达5000-9000元(750-1355美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的拥堵成本为700亿元(113亿美元),其中80%和时间浪费有关,10%与额外的燃油消耗有关,10%和环境问题有关。

数字技术也有助于应对空气污染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称,中国由于PM2.5和PM10(颗粒物)问题造成的死亡要多于其他任何国家——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即平均10万人中有76人因此而丧生。数字化“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则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

供应商

互联汽车的不断升温不仅为高科技、媒体等其他行业的新企业打开了市场,也为硬件及软件供应商提供了更多机会。

互联汽车需要芯片、传感器和云平台才能检测到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并连接网络。软件公司可扮演整合商的角色,开发包括操作系统和高精度地图在内的技术平台以增加车辆、基础设施和人之间的互联。

而第三方网络公司可提供小众增值服务,如汽车试驾(滴滴出行提供)、汽车代驾(e代驾)、在线汽车贷款和保险(第1车贷)、B 2 C和B 2 B售后服务(典典养车)和汽车零部件网络销售(淘汽档口)等。

研究发现,通过共享出行、全渠道体验和互联汽车等主要方式,数字化可以转移和创造相当于汽车及交通出行行业收入池10%-30%的价值。

总结来看,汽车与出行这一行业领域,可以用于检验数字化、科技进步和新的业务模式是否以及如何改变高端制造领域。

数字化渠道和汽车互联可以重新奠定发展态势,对零件供应商、技术方案提供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产生影响。我们预期,所有权模式将不断向服务驱动的模式转变,即所谓的共享交通。一体化出行方案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改变都市人未来的出行方式。

猜你喜欢

麦肯锡解决方案数字化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