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世间情为何物

2018-05-03宋维学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个体生命情感

宋维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文章写作直接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教学目的,理应为广大学生所欢迎。但纵观作文教学的现状,仍然有隔靴搔痒、华而不实、老虎吞天的问题存在。学生们苦于“无路可走、无话可谈、无情可抒”,继而东拼西凑、东拉西扯、应付了事;老师则苦于学生们的“虚情假意,忸怩作态”而无计可施。如何才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为作文路上干渴的学生们献上一杯清茶呢?笔者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无意触到了缪斯女神的衣袂,有些许感慨,谨录于此。

一、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話题。而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不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不注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感悟等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应接受并承担起这一大任,“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探索、发现并赋予生命个体以新的生命。布鲁纳在谈到发现法时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亲身体验和回味,丰富情感生活,形成内驱力,才能触发生活的感悟和心灵的交流。

二、案例描述

(一)提出疑问。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作文水平,减轻初三阶段的复习压力,我从初一年级起,就时常和学生们谈作文写作。分为学生习作分析,经典文章重温,典范例文吸纳等部分,采取学生自评,老师讲评,师生共评多样教学形式。

(二)问题探究。

我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情”字,让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我,不知从哪里下手,于是我又加了三个字“为何物”,这时他们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畅所欲言,但范围很狭窄,仅仅围绕书中的关于爱情名句。看到这里,我立即插话:“难道‘情只是‘爱情,未免过于狭隘了吧,除此之外还应有哪些情感呢?”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看到这里我说:“由此可见“情”就是情感,是我们对人、事、物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是我们对周围的一切的心理感受。如果我们失去了这种感受的能力,那么我们就没有了情感,更不会有同情,憎恨、怜悯、包容、宽恕、关爱之心。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关爱的心,宽容的心,知耻的心。”一个学生大声地说:“莫让我们的心灵沙漠化”。(同学们一起鼓掌)

(三)深入开掘。

我接着说, 不但人有情,凡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都有情,同学们可曾记得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贺敬之《回延安》中“羊羔吃奶眼望着妈”;还有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黄鹂》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我观物,情也”,“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不都说明了情感并非只是人具有,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自己谈谈。

三、案例反思

(1)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关注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关注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凸现个体生命情感,加强语文的生命关怀意识。将生活与生命融进作文写作中,在个体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寻求对自然、社会的共鸣,感悟生命活力。

(2)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必须突出情意活动。语文教学是针对人的教学,而人是能够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生命体,所以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获得发现的兴奋感、成就感,这样不仅能激发个体的聪明才智,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

(3)作文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深入探究问题——阐述见解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讨论、思索,并能够结合书本和实际拓展学生的个体认识,形成的是个人独特的感受,靠自己的切身体验或阅读体验将主体的亲身感悟融会生活当中。

(4)教学活动要求老师利用自己的调控能力及时对学生的兴奋点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与教师互动学习中。同时老师

为了能拓展思维、开阔视野,给学生一个开放性、多元性、积极性的学习平台,要砥砺自身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猜你喜欢

个体生命情感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情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台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