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印度茶业崛起的思考
——读《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两访中国茶乡》《绿色黄金:茶叶帝国》有感

2018-05-03黄亚辉

中国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阿萨姆茶乡茶业

黄亚辉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510642

近来笔者读了《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两访中国茶乡》《绿色黄金:茶叶帝国》3本书。其中《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为英国大使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书中记载的是1793年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的所见所闻。这是中英两国政府的第一次正式接触,英国的目的是为通商贸易而来,而清政府开始以为这是弱国的进贡与朝拜,由此造成了种种误会与冲突。马戛尔尼是位大学者,除了外交事务以外,他在书中还对中国途经之地的风土、物产进行了详尽的记述。《两访中国茶乡》作者是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敖雪岗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福琼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来到中国采集植物资源。1848年,福琼又接受东印度公司派遣,深入中国内陆茶乡,将中国茶种与制茶工人引入印度,开启了印度茶业的发展。作者对这两次中国茶乡的探访历程以及将中国茶种运至印度何处等进行了详细记载。《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作者为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及其母亲艾丽斯·麦克法兰,扈喜林译。艾伦·麦克法兰出生于印度茶区阿萨姆邦,少年时回英国读书,对茶区美好而模糊的童年记忆促使他数度深入亚洲茶区进行调研访问。本书描述了19世纪印度茶业的状况,对印度茶业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3本书中均涉及到英国在印度发展茶叶产业这段历史。

早期印度茶园的试种

中国和印度茶叶产量一直稳居世界产茶国前两位。然而,就茶叶生产历史而言,两国则不可同日而语。《华阳国志·巴志》载“其地园有芳蒻、香茗”说的是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西南的巴国已有茶园产茶的事实。而印度迟至19世纪才开始茶叶生产。短短100多年的茶叶生产历史,印度就创造了茶叶产量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其发展历程值得我们思考。

一、不遗余力地掠夺中国茶种

印度独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711—1810年,英国政府从中英茶叶贸易中获得税收达7 700万英镑,数额巨大。因此,在其殖民地印度发展茶叶从而改变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的局面一直是英国政府苦心孤诣的追求。早在1778年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就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时,他就派出植物猎人到世界各地寻找植物样本。东印度公司也向他请教有关茶叶的建议。

1793年,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班克斯以博物学家身份随团前往。马戛尔尼将此行的见闻记录在其所著《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一书中。书中记载,英国访华使团觐见完毕,返程途经浙江、江西两省交界之处,“吾辈以天气甚佳路亦平整,颇堪驰骤,故骑马者居多。又,吾随员中有喜研究博物之学者数人,沿路见奇异之虫、鱼、花、草即采集之,长大人并不加以禁阻。余见一处茶树甚多,出资向乡人购其数株,令以泥土培壅其根,做球形,使人舁之以行,意将携往印度孟加拉种之。果能栽种得法,地方官悉心提倡,则不出数十年,印度之茶叶必能著闻于世也。”[1]由此可见,这个具有鲜明科技文化特色的使团对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面积剽窃式科学考察与盗运,而当时同行的中国官员“长大人”也并未禁阻。“长大人”即长麟,满王族,皇亲,1793年为浙江巡抚。

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插画

1836年,英国茶叶委员会委员乔治·戈登潜入中国,将大量中国茶种偷运至印度,同时还将四川雅安的制茶工人带至印度传授技艺。中国茶种在加尔各答催芽萌发后被分送印度各地种植,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这批茶种最后所剩无几。同期,印度阿萨姆的野生茶树被英国人布鲁斯发现,重新燃起了英国政府在印度植茶的欲望。然而,本地茶种的苦涩味以及不得法的加工使印度茶品质无法与中国茶媲美。因此,系统地引入中国茶种又被提上议事日程。

罗伯特·福琼是英国植物学家。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福琼即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来到中国从事植物采集。1843年、1844年、1845年3次分别于浙江舟山、宁波和福建福州进入茶园并观看了制茶过程。期间收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和繁殖材料并运往英国。福琼在《两访中国茶乡》一书中并未说明这次他是否收集了茶树标本和种子,但作为一名公派考察的植物学家,中英贸易中最为重要的茶不会不在他的收集之列。

1848年,福琼又受东印度公司派遣专程来中国偷运茶种。这次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当时中国最有名的绿茶产自徽州(黄山),最有名的红茶则产自福建武夷山,因此,他们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分别到黄山和武夷山获得茶种,来之前他们对茶树种子何时成熟以及如何保存茶籽、如何播种等技术细节已经了然于胸。屯溪绿茶和休宁的松萝茶是当时出口欧洲的优质茶代表,福琼一行人在这两个地方收集了大量的茶树种子。途径宁波银岛(金塘)又采集到大量茶种回到上海,福琼便将这些茶籽播种在专门的育种箱里,茶苗中停香港后被运往印度加尔各答。武夷山是当时最有名的出口红茶产地,得到了黄山茶种以后,福琼便立马转入武夷山。在武夷山,福琼住在寺庙里,一呆就是3年,对当地茶树种植管理、茶叶加工以及武夷山的茶叶贸易路线及详细成本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记录,获得大量武夷山茶种以及几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期间,还分别多次从黄山、宁波等地获得茶种。这些种子及幼苗均被辗转运往印度加尔各答[2]。在印度这些茶种再被分配至阿萨姆、大吉岭等多处地方种植。

因此,英国政府从中国掠夺茶种涉及中国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前后历时57年之久。猎取茶种最多、最有成效的是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

另外,中国茶种最早向国外的传播应该始于唐代,由最澄和尚传入日本。而《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最早将中国茶株带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是荷兰人,早在1728年,一些荷兰人就把茶株带到了好望角和锡兰”的记述有误[3]。

二、印度并不顺利的茶叶产业起步

印度大量偷运中国茶种并带回中国熟练的制茶工人,同时,在本地也发现并大量扩繁了阿萨姆茶种。万事俱备,印度的茶业发展是否就一帆风顺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绿色黄金:茶叶帝国》载“形势持续恶化,到1847年时,阿萨姆公司到了有人愿意收购就赶快卖掉的境地。大片空地被清理出来,但很大一部分空地却荒着没有种茶树;种下的茶树一半是中国树种,一半是本地树种,因为人手疏于看管,叶子长出来往往也没有人采摘”“人们一度对阿萨姆邦寄予厚望,但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在阿萨姆邦的茶叶经营状态还是没有起色,1867年阿萨姆邦茶产业的崩溃,标志着英国人尝试以低价竞争方式取代中国茶叶生产这一努力的失败。投资者心灰意冷,市场需求不振,茶叶劳工成批死亡。”[3]可见,印度的茶业起步并不顺利。

导致印度茶业初期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印度茶业技术与经验的匮乏以及中国茶业巨大的竞争力。1839年6月,布鲁斯寄给英国茶叶委员会一份意在激起茶叶生产热情的报告。在那份报告里布鲁斯指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像中国那样,每片茶园都安排一些工人,我们的茶叶价格就可以和中国的相抗衡;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也应该使茶叶的价格比他们还低。”无疑,这份报告对于英国政府的煽动性很强。但其关键部分是建立在“如果”之上的,事实上,印度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量的茶叶技术工人。而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茶叶生产已经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六大茶类齐全,技术能手人才济济。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茶叶种植者不仅勤劳而且几乎没有薪酬,茶叶成本很低。因此,印度初期的茶叶产业不得不面对强大的中国茶业的竞争。其次,印度阿萨姆等茶区自然条件恶劣,疾病频发。1866年年轻的英国人阿利克·卡内基和约翰·卡内基兄弟俩前往印度淘取茶叶这桶绿色黄金,阿利克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我照旧每天发烧、打寒战……我估计打寒战是因为雨季里长时间在潮湿的被褥里睡觉的缘故。在雨季里,平房里的所有东西就像是在英国的室外放了一夜被露水打湿了一样。上床睡觉的时候,床垫与其说是潮,不如说是湿”[3]。茶区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无疑为发展茶叶生产带来巨大困扰。最后,残酷的虐待劳工。英国殖民者一方面希望有大批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却令人发指地虐待这些务工者。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第八章“茶叶热:1839—1880年的阿萨姆邦”里,苦力们的惨况贯穿全篇,比比皆是:“船长说,又一次,他不顾没有人来接,就将一批苦力扔在岸上。结果,那些苦力饥肠辘辘地坐在岸边等了三天。所有人都发起了烧,其中两个人死掉了。更糟糕的是这一次,船上有500个苦力,这些人是天底下最脏的家伙,浑身虱子。有一个昨天还患上了霍乱”“那些苦力,有男有女,在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旅程后,刚进入一个陌生国度不久,然后又像是牛一样,被驱赶向一个艰辛的终点……每星期都有20人死掉,尸体被抛入河中”[3],可以说印度茶业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来自各地,包括中国的劳工们的血泪史!

三、技术创新拯救了印度茶业

英国人在印度从事的茶叶生产遭遇处处碰壁以后才痛苦地意识到“要扭转形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那么,他们准备采取什么果断措施呢?众所周知,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当时,蒸汽机得以普遍使用,机械制造业已经实现机械化。殖民者从英国来到当时的印度丛林中,一边是火车、汽车,高楼林立;一边是蚊虫、霍乱,污秽不堪。两相比较,他们要采取的措施当然是尽快将印度落后的茶叶生产拉入现代工业化的轨道。

一个现代的产业离不开科技发展,“英国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科学知识,他们精心研究茶树之间的准确株距应该是多少,什么样的土壤最好,行距怎样设计最有利于茶叶采摘……他们还建立了多个茶叶研究站,比如阿萨姆邦的Toklai研究站……”[3]通过这些研究,茶树栽培种植得以科学化、标准化。

工业革命以机械化为核心,当机械化被英国人成功地引入茶叶加工行业中,印度的茶叶产业便进入了一个势不可挡的时代。在印度茶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英国发明家威廉·杰克逊功不可没。“1872年,杰克逊在阿萨姆邦的Heeleakah茶园制造安装了他的第一个茶叶揉捻机。1877年,他发明了rapid揉捻机。1884年,杰克逊设计制造了第一台热风干燥机。1887年,杰克逊推出了第一款茶叶解块机,第二年推出了茶叶分拣机,1898年推出了茶叶打包机”[3]。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搁笔沉思。1898年在中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的6月中国清王朝发生了一件被称为“戊戌变法”的大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亡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慷慨就义。以改革政府机构、兴办实业、培养人才、训练新式军队等变法强国措施为纲领的维新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而在印度,英国人推行的茶叶技术创新取得了异常明显的成效。“杰克逊机器的效率可以从茶叶生产成本变化上略见一斑。1872年,他开始发明机器时印度茶叶的生产成本是每磅11便士,与中国茶叶相当。到1913年时,改进后的茶叶生产机器将生产成本降低到每磅3便士……从而提升茶叶质量”[3]。此时的中国茶叶仍旧跟往时一样,成本与品质没有任何变化。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胜负已经不言自明了!

杰克逊的茶机是中印茶叶生产方式的一道分水岭。有了高效率的机械化制茶以后,印度茶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中国茶叶则每况愈下。1896年,厦门的《海关年度报告》记载:本年度贸易额从四分之一世纪之前的200万关平两下降到如今的10万关平两。茶树种植户先前的茶园能够让他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现在却被迫在茶树之间套种红薯求得温饱。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两访中国茶乡》《绿色黄金:茶叶帝国》3本书中说的都是一两百年前的事情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茶叶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茶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帝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茶业更是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这样大好的形势面前,品茗读书,冷静地思考一下中国茶业的现状,分析当今中国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构筑中国茶业更加美好的明天,岂非每一位中国茶人肩上的责任?

[1]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靓见记[M].刘半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03.

[2]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M].敖雪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87.

[3]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M].扈喜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7,180,185,235,236,239,242.

猜你喜欢

阿萨姆茶乡茶业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东喜马拉雅地域民族资料梳理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茶乡飞歌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帽子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1300万阿萨姆人不被视为印度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