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一种道德缺陷吗?
2018-05-03李少威
□ 李少威
郭德纲在相声《夜行记》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走二环,为什么我不能走二环?捧哏的于谦确定地告诉他,这跟学历、身份没关系,跟钱也“不挨着”,不论世界首富还是家里就剩10块钱的,都可以走二环。
郭德纲是在“设伏”,包袱一抖就让人发笑:“我能躲着车走啊,你开你的,撞死是我的事,我就乐意走个逆行道你管得着吗?”
这是个笑话,但亦有它严肃的隐喻。道路的不同位置是有权限设计的,想要走到马路中间去有一个门槛——你须得有一辆车,否则你即便“走”上去,除了违法还意味着危险。在城市里,正常的车速不会太快,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一般是“外无寸铁”的行人,而不是车里的乘客。
当然,事故会有严格的责任划分,而且规则往往也会倾向于保护行人,但这是另一个问题。在宏观上,人们能够获致的印象就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更容易丢掉性命。汽车被形容为“铁包肉”,就体现了普通人对周围现象的敏感把握能力。因此,许多人买车的理由在心理层面会包含这一条:把自己、家人和危险隔离开来。
在白天繁忙的城市道路上,这一区别还不明显,但城市也有夜晚,城市里也有许多灯光暗淡、行人稀少的道路,这时,开车往往就没有顾虑,而走路就要仔细思量。中国的治安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流的,在一些治理有欠而且拥枪合法的国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我们从一个比较偏门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奋斗”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奋斗是为了获得金钱、权力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有了这些之后,人就会变得“不一样”。在最直观的层面,成功者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远离公共空间,比如躲进汽车,躲进门禁森严的住宅区、私家花园、高级会所、外人和一般员工到达不了的办公场所,甚至还可以有私人安保。
风光的房地产业总是最不惮于展示社会心理上的不正义,所以它们总能给观察者提供一些很有意义的文本。比如在北京,一个楼盘的广告是这样写的:“千金买屋,万金买邻,与城市精英结邻而居,享受共同的品位生活与高素质群体的睦邻氛围。”
把这些现象抽象一下,奋斗的目的和结果,是把自己送进一个经过“净化”的环境。“净化”意味着过滤,有一些被视为不洁、不安全的因素被过滤出去了。这些因素,就是社会底层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而底层是社会的基座,这就意味着,文明社会客观上一直在这样一种假设中运行:社会的基座是危险的,不干净的。这种假设有没有道理呢?从现象和直觉上感知,有。
在泰坦尼克号上,存活率从头等舱、二等舱到三等舱依次递减,其中女性存活率分别为97%、86%和46%。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有更高地位的人的秩序感、礼让度更高,自然形成了互助结果,二是他们比贫穷的乘客占据了更多的救助资源。这两者在道德上互相矛盾,但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离底层越远就越有可能活下来。
此外,日常的社会新闻也会不断告诉人们,在纠纷、战争、天灾、交通事故和安全事故中死亡者,大部分也是社会底层。
只不过,现象和直觉,很容易让人颠倒逻辑。贫穷的人更容易在各种社会问题上成为受害者,但这一事实往往被解释为他们自身有问题,这一解释还会因为歧视性因素的加入而发展为“贫穷的道德缺陷”。故而在社会阶梯上,始终存在自上至下的防范心理,落差越大,防范越强。生活体验很明显,如果你看上去更像一个穷人,那么你在各种落差场合受到的盘问就会越多,也越严格。
这无关善恶,所以人的本心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