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2018-05-02周后强

时代金融 2018年8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多元化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转型,我国的农村金融也发生了转型。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金融转型 金融机构 多元化

一、我国的金融转型状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完善,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也紧随其后,特别是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农村金融的转型指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说明我国的“种植型”转变为“产供销”的形式。为了改变我国农村的金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此国家实行了相关的措施:(1)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确定农村金融以运作为主体。(2)建立农村政策性的银行。(3)推动农村银行商业化的进程。(4)建立一个专门为农户发放贷款的机制。不过这些机构都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和国家支配金融的观念下成立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的金融面临着转轨和改革,从而导致农村金融的供求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金融的硬约束难以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不能完全独立于市场而存在;农村金融承受着沉重的不良资产。

本文分析了转型时期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特征,对农村金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

在我国金融机构里,只有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专门设立了支农业务及涉农,虽然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只有一部分涉及到关于农村的项目,但是它是属于地方的金融机构,而且还是国有的金融机构,在募集资金的时候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同时还允许一定程度上的亏损。其他金融机构都属于商业银行,它们一般没有权力开设涉农业务,它们的资金也达不到涉农的要求。根据以上描述,目前农业银行设及的范围是最广的,获得国家的支持也是最大的。

三、我国农村金融转型和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进程

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我国的其他金融机构是没有开设涉农金融的权力的,现在社会对农业银行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同时还颁布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农民对这些优惠政策的理解越来越充分。涉农方面的业务很实际,项目出现的资金缺口非常的明显;其他金融机构都属于商业银行,它们一般没有权力开设涉农业务,它们的资金也达不到涉农的要求,所以涉农方面的资金状况是非常有限的,从而影响了涉农项目的进展。有一些农户为了推动农业项目的进展,他们就利用民间的借贷,但是农业项目的回款期比较长,民间借贷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最终还会影响农业项目的进度,所以内蒙古、东北的地区多次发生关于涉农项目的刑事案件。

对于这些问题,给涉农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体现农户“吃不饱”的现象,另一方面体现金融机构“不敢吃”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国家也不能过多的实行宏观调控,每一个金融机构都有自己明确的业务,对此这些金融机构不能盲目的跨行业发展金融业务,这对于整个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非常不利的。对此面对这些现象采取了三方甚及四方的合作方式,具体的合作方式就是,还是以农发行为主导单位,在农业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了专项的涉农服务业务,如果农业银行资金有限就由商业银行来提供,关于信贷的还款计划由当地政府出具。这样之后商业银行就满足了当地政府的资金需求,同时政府提供相应的信用担保,对于农业银行来说也不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但是这样一来,农户就要出示更多的法律文书,这种形式的贷款相对于国字号的信贷资金和民间贷款要正规的多,同时有政府做担保信任度要高得多。其中商业银行有一部分资金涉及到跨行金融业务,但是信贷的主体是政府,说明这部分资金是可以调控的,所以在政策上是行的通的。从合作形式的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河北、海南、内蒙古等地也开始尝试性的进行这种金融业务,其中参与进来的金融服务机构有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等。

涉农项目现在已经有了较强的资金后盾,涉农方面的进展和优势已经开始明显了。以前的传统种植型基础农业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的农业发展形式是产供销一条龙深加工的发展形式。由于农业的形式在发生变化,涉农方面的服务机构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流仅限于本地,具有优势的农业项目也不过是相邻的几个地区和省而已,但是現在的农业项目不在局限于几个地区而已,已经发展到了海外甚至欧美市场,原来那种传统的结算方式已经不能农村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设及到跨境的结算方式。这种跨境的结算方式受到一定的政策局限性,如果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好的政策政府是一定会给支持的,但是农业银行要做跨境结算的话,它的经验远不如商业银行,也没有商业银行的资源多。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也采取了三方合作的方式来提供金融服务。以当地的农业项目资源为基础,由当地政府组建企业,农业银行提供结算账户,再由有跨境结算业务的银行向海外提供金融服务项目。这样可以减少资金的金融风险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产生了一笔境外结算的费用,但是就如买了保险一样,减少了金融风险,资金用起来会更加的方便和安全,双方达成协议各取所需。这项业务是由农产品出口而推动项目的发展,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与北京和山东等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陆续开展相关的金融服务项目。

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形式

农村经济不断在发展,关于农村相关的金融服务也在发生变化,金融服务项目应该着眼于农村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约束力,国家要修订符合现代农村经济的有关政策,放宽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对涉农项目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商业银行与农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两者之间相互合作可以实现共赢。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对跨境结算的经验不足,资源也没有其他银行多,政府需要颁布相应的政策加以扶持。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不能放松对农业银行的扶持力度,其他银行投入涉农业务的资金必须要在国家可控制的范围内,有效的控制可以避免不良资金的产生。

五、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完善,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也紧随其后,特别是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农村金融的转型指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说明我国的“种植型”转变为“产供销”的形式。为了改变我国农村的金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农村经济不断在发展,关于农村相关的金融服务也在发生变化,金融服务项目应该着眼于农村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约束力,国家要修订符合现代农村经济的有关政策,放宽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对涉农项目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商业银行与农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两者之间相互合作可以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隋艳颖,夏晓平.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基于农业经济金融排斥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第4期:19-25.

[2]李娅.农业经济增长金融支持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11年第12期:19-25.

作者简介:周后强(1977-),男,汉族,籍贯:四川岳池,职称: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多元化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