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邓小平1978年改革细节

2018-05-02吴晓波

时代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李嘉诚邓小平新加坡

吴晓波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尽管在此前两年,执行极左政治路线的“四人帮”已经被打倒,但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中的某些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政治主张,在政治和经济两大领域实行意识形态化的治理。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则试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中国的命运变革。

科学大会和恢复高考制度

客观地说,邓小平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

1978年。是邓小平真正主导中国命运的元年。在该年3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政协主席。

在当上政协主席后。邓小平主持的第一个大会是随后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大会上。他出人意料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在这个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承认,中国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世界水平15-20年,同时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科学发展计划,确定了108个项目作为全国科技研究的攻关重点,而其目的是“到本世纪末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一并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不过在当时它确乎让全中国为之一振,所有的人仿佛都听到了时代火车转换轨道的尖厉声响。当年,共有6000人参加了这次科学大会,其中仅有150多人在35岁以下。

科学大会后,国家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改革速度明显加快了。4月,教育部决定恢复和增设55所高等院校。很快,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事实上。高考制度在此前的1977年已经恢复,而从这一年起。高校招生恢复全国统一考试,由教育部组织命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评卷和在当地招生院校的录取工作。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1978年全国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龙门陡开,江鲫飞跃。积压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一旦喷涌,40余万人中怎么可能没有龙虎之士。

进来的李嘉诚与中信公司的成立

1978年,除了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之外,中国政府还做了一些动作。这一年的7月3日,中国政府停止了对越南的援助。13日又宣布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技术和经济援助。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一疏一近,貌似毫不相干,其实却不难看出内在的某种抉择:摆脱意识形态的纠缠,以经济发展为主轴,悄悄向发达国家靠拢的发展主导型战略已经开始发酵。

在这一年的天安门国庆典礼上。出现了一个名叫李嘉诚的香港商人。他穿着一件紧身的蓝色中山装,不无局促地站在一大堆也同样穿着中山装的中央干部身边。从11岁离开大陆,这是他40年来第一次回乡。他是受到邓小平的亲自邀请,来参加国庆观礼的。来之前,他给自己定了“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

回到香港,李嘉诚当即决定,在家乡潮州市捐建14栋“群众公寓”。他在给家乡人的信中写道:“念及乡间民房缺乏之严重情况,颇为系怀。故有考虑对地方上该项计划予以适当的支持。”两年后,“群众公寓”建成,搬进新房的人们将一副自撰的春联贴在了门上,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李嘉诚”。此联很快被记者写成“内参”上报到中央,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此时,已当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荣毅仁提笔向邓小平建议,“从国外吸引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似有必要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中统一吸收国外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意愿,投入国家建设。”此议当即得到邓的认可,其他领导人也颇为赞许。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扮演了中国引进国际资本的中介角色。

邓小平走出国门取经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在此次访问中,走访日本公司是他出行的重要事项之一。这位早年曾经留学法国,在印刷厂当过工人的中国领导人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走进过资本主义的工厂了。

◎邓小平会见李嘉诚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到新日本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

前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记录了邓小平访日的一個细节:中江在陪同途中问邓小平对日本的什么感兴趣。邓小平说中国老百姓冬天使用煤球,时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他想知道日本有没有不产生一氧化碳的煤球。

访日之后。邓小平旋即访问新加坡。

出乎李光耀意料的是。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邓小平离开几个星期后,有人把北京《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关新加坡的文章拿给我看。报道的路线改变了,纷纷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花园城市。说这里的绿化、公共住房和旅游业都值得考察研究。我们不再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邓小平在第二年的—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首先,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他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为中国人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这些细节,在1978年的新闻报道中被湮没,人们只关注和称颂邓小平出访的种种政治意义,却没有发现他其实已经在为中国日后的经济制度改革汲取经验。在年底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让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他当时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城市。第一个就是深圳。

当时在座做记录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回忆说,邓小平提到的是“深圳”,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宝安”,还列举了为什么深圳可以先富起来的理由,可见邓小平注意深圳很久了。而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979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一个浪漫的蓝图

如果说,邓小平在年末的访日颇有点“招商”意味的话,那么,欧美的企业主也明显嗅到了中国变革的气息。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中美双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根据当时的协议,可口可乐公司获准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及其他支付办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罐装设备,在中国设立专厂装罐装瓶。并在中国市场销售。

这一年的6月22日,邓小平在同余秋里、谷牧等人的谈话中指出,同国外做生意可以做大一点,搞它500亿,形势不可错过,胆子大一点,步子也可以大一点。

在改革开放的初年,邓小平曾经尝试用“巨额资本密集投入”的方式来迅速拯救中国经济,试图借用资本主义的钱来造“中国大厦”。不过,他的这个浪漫蓝图很快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在发现这一计划无法实现的第一时间,邓小平就迅速地改变了战略,他开始把重点放在上万家国有企业的改造上。期望通过对它们的放权改造激发出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还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国有经济实力不强的南方进行特区试验,用窗口效应来吸纳国外资本和技术。

中国第一次引进外资的热潮在这一年的下半年突然掀起。据彭敏主编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中披露,1978年。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而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

1978年8月,主管汽车行业的第一机械部向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日产,法国的雷诺、雪铁龙,德国的奔驰、大众等著名企业发出邀请电,希望它们能够来考察中国市场。

尽管有抱怨和担忧。但是中国接纳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热情却越点越热。12月18日到22日,中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这次会议的唯一议题是,“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它意味着从此开始。“政治生活”已不再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主要生存方式。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和平竞争的大舞台上,这个经历了百年激荡的东方国家将以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向更远的明天。

◎1978年12月16日,中美雙方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猜你喜欢

李嘉诚邓小平新加坡
新加坡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李嘉诚的“无我”智慧
李嘉诚发名片
红色读物
李嘉诚的司机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李嘉诚弯腰递名片
邓小平“怕”回老家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