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02武建龙王雪原肖利哲李永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大众化精英人力

武建龙 王雪原 肖利哲 李永华

摘要:在当前的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更需要引入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以H大学为例,分析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开展精英教育的可能性,进而对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体设计,并围绕课程体系、考试改革、第二课堂、师资保障等方面推进精英人才培养。

关键词: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061-02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影响作用越来越大,高素质人才培养仍然是所有高校的核心使命,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培养之间不是对立关系[1]。目前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首先,精英教育不再是局限于科学和政治领域的精英,而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工程师和企业家等创新创业人才;其次,精英培养是现有大众化教育的“拔高”[2],是破解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滑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是推进我国本科大学生扩招的主力军,但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着设备、师资等资源短缺的问题[3],是培养学生的质量不断下降、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最为严重的群体,这类学校更需要引入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来带动本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H大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经历了高校合并、本科生扩招,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大众化教育下如何构建精英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与大众化教育协调发展。

二、H大學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开展精英教育的可能性

1.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内、国外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对从事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端人才的需求空间巨大。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招聘高素质大学生时,不仅仅关注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未来发展潜质[4],反过来,学生仅掌握本专业技能也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管理情景和知识更新的潜在压力。

2.精英培养的可行性。H大学是全国最早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6所院校之一。近年来,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而且大部分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未来关于学生培养应当更加关注就业质量。“95后”学生的个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兴趣爱好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3.社会需求的必然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都在迅速变化,以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需求。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可以通过企业的短时间培训得以掌握,但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是需要长时间、系统化的在校培养。很多企业的招聘系统、工作分析系统、培训系统、绩效系统、薪酬系统、劳动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化等都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H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总体定位与思路。培养模式改革要围绕提升人力资源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集中反映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国际视野上,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培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1)在未来的培养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乃至管理创新能力。

(2)加强从事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导入国际化培养方法。本科生培养可以看作是“智能产品”的加工过程,融合了老师的积极讲授过程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遵循“智能产品”的“加工流程改进→加工能力提升→产品增值”的改革思路,将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英培养模式逐层推进与协同发展。

2.课程体系优化。开展精英培养的直接手段莫过于课程设置,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以直接向学生传递最有用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首先,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核心课程学的时量,并且围绕学校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部示范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动整个人力资源课程体系的优化。其次,紧盯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增设“员工援助计划、”“普通心理学”、“雇员流动管理”、“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最新课程。第三,提升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水平,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增设“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外教课程,开设“知识管理”等双语课程,加强人力资源核心课程的专业术语英语讲授。我校已委派6名教师到美国、英国深造,提升学生运用英语沟通交流能力,消除英语交流心理障碍。

3.考试方式改革。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与综合运用能力,当前唯试卷成绩而论的考试形式难以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改变考试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考试目的,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5],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加强过程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适宜采取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加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由选题、查找资料、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和参加答辩,避免了传统文科课程学生的死记硬背,并通过接受系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另外,课程的总成绩应按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上机成绩、实践环节成绩总体评价。

4.个性化的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多元化的第二课堂,使得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获得更多学习实践机会。首先就是鼓励系里研究生导师将实验室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学生开放,让更多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学生利用放假时间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开展调研与实践,提升学生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最后,加强在校学生和以往毕业校友的联系,借每年校友回哈尔滨招聘或旅游之际创造校友与在校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在校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积累应聘经验,少走弯路。此外,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5.教师队伍保障。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6]。为了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根据需要引进著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鼓励全系教师撰写高水平的科研教学论文,从事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项目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或出国深造,引进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教学理念。尤其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采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说课比赛等具体措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通过教学观摩、老教师的传帮带、新教师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展现等形式,全面提高全系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结论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引入精英培养模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殊性以及精英培养实例和社会就业需求共同决定的,为此,需要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出发,从课程体系优化、考试方式多元化、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保障等方面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精英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精英教育的重新审视[J].复旦教育论坛,2003,1(4):39-42.

[2]郑文.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28-30.

[3]王晓辉.大众化背景的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4):37-41.

[4]程孝良.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0,(6):37-40.

[5]朱军.大众化教育时代地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0-104.

[6]周霄.地方性高校“精英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5,(1):24-25.

猜你喜欢

大众化精英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它们都是“精英”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