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法灸法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初探

2018-05-02辛思源昝程刘岩郭建恩杨志新单伟颖郭建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辛思源 昝程 刘岩 郭建恩 杨志新 单伟颖 郭建宏

摘要: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将教与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笔者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技能、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118-02

《刺法灸法学》阐述古今各种针法、灸法技术的操作方法,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不仅是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是连接《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的桥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刺法、灸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情况,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方法的作用原理。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模式逐渐被人们认同。为适应这一模式的需要,笔者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改革教学形式

(一)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的形式,利用“三看七做一对照”[1]实训教学模式,规范学生操作细节,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腧穴刺灸定位立体化、形象化,学生在针刺实践操作中能够更好地的体会针下特殊的得气感觉。

“三看七做一对照”实训教学模式,即一看教师示范,学习标准针刺手法的操作;二看刺灸手法操作标准的视频录像,通过分解动作,熟悉针刺流程;三看自己操作手法的视频,根据视频动作示范,找出自身操作错误之处。七做即实践教师边示范边强调操作要领;学生对照教师动作模仿做;学生一对一互相做;参照分解视频反复做;学生练习过程中穿插教师指导做,纠正错误动作;课后学生将拍摄有自己操作的视频,与标准视频对照,修正做;最后利用开放的实验室操作系统巩固做。一对照是参照刺灸法质控图谱对照规范的手法操作[2]。该模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操作过程,规范了学生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的操作,达到手、心、眼、针的协调,练意、练气、练针、练指的结合。

(二)改革病案教学形式

改变原有教师读病案、学生看病案的形式,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早接触临床实践,激发其对针灸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锻炼其语言沟通、实践操作等临床技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3]。

情景教学法是指利用一个情景或者活动的模拟再现,允许参与者经历一个仿真的情景且不承担现实风险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4]。即一组学生扮演患者,尽可能地表演出临床症状;另一组学生扮演医生,通过四诊合参,做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其提高临症应对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综合思考能力。另外,该模式会促使学生主动复习《经络腧穴学》的相关知识点,从疾病出发去找腧穴,转变原来的记忆模式,利用知识的纵向聯系,去归纳总结,从实际出发,解决临床问题,为《针灸治疗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能更好地发挥《刺法灸法学》作为连接《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桥梁课程的作用。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一)吸取PBL模式内涵

对于《刺法灸法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学设计采用“课前读-课上讲-课堂练”的模式[5,6]。即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通过翻阅书籍、查阅资料去解决问题,提前对上课内容进行思考。在课上一方面改变口授为主的课堂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提出个人见解,讲解学习感悟,提出疑难问题,引导班内讨论。“课堂练”,一方面是理论课上的随堂检验、阶段测验,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实践课上一对一的练习。

借鉴PBL范式基本理念,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与思辨能力[7,8]。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班级讨论的互动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刺法灸法学》偏重于实践操作,各种技法的具体演示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其声音、图像、文字结合的优势,将大量文字以图像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特别是动态操作的图像和名家技法的演示,总是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9],利用QQ和微信平台建立学习小组,每组3~5人。借助该平台下载教师上传的《刺法灸法学》视频资源,讨论问题,在线求助老师解决问题。酌情将课堂讨论时间留到网络平台,使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综合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占10%,实践操作成绩占30%,理论成绩占60%。在考核中,将实践操作的考核尽可能客观化、统一化、细节化。在考核环节中,为公平公正,学生抽签考核,每组考题的难度设计尽量一致。考核内容分为选穴,消毒,进针,留针,补泻,出针,异常处理等,在评分中再进行细化,使整个考核方案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总之,整个考核过程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该体系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而不是在考试前靠背书本突击。

四、评估教学改革效果

教学改革实践以来,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进行改进完善,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95%以上的学生认为,此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夯实了刺灸法课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进行综合考核后,学生整体成绩得到提高,成绩优良者占85%以上。本次有针对性的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有助于学生在学校临床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普遍受到好评。

但是改革时间尚短,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新方法,引入新技术,有效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刺法灸法的理论与实践水平[10]。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次《刺法灸法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评价体系,评估教学改革效果四个方面开展。改革教学模式从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和改革病案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同时引进PBL等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科技手段引导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教学服务。笔者愿与同道交流,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胡蓉.《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3):376-378.

[2]陳美仁,郭翔,李强,等.质控图检测法评判针刺提插手法的可行性研究[J].针刺研究,2010,35(2):138-141.

[3]张梁.《刺法灸法学》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58-159.

[4]Rauen CA.Using simulation to teach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You can't just throw the book at them[J].Critical Car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1,13(1):93-103.

[5]林红《经络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1(2):59-60.

[6]林红.针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2(2):45-46.

[7]曹晶晶.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2-13.

[8]兰蕾,陈洪沛.PBL教学法在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3):102-103,114.

[9]谢洪武,刘福水,焦琳,陈日新.翻转课堂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05):559-562.

[10]胡幼平.《刺法灸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2):48.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