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的优化方式研究
2018-05-02侯君
侯君
摘要:伴随网络社会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接受高素质教育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环境的日益普及使得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高校教育的又一关键。因为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不管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式,都已经不足以应对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制度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的分析一下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如何正确地开展高校思政教学。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政教育;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058-02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网络作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兴产物,如今俨然成为全世界最广泛的传播媒介,于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现在网络盛行的环境下怎样进行有效的开展成为工作的重点。在网络环境下更加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呢
(一)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大学生喜闻乐见
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的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青睐要远远胜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通过网络进行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高效。与此同时,智能时代环境下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基本上是离不开网络环境的,比如说几乎大学生人人都用的QQ、微信或者微博等等,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网络有了依赖,所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宣传信息更容易受到认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更加方便。
(二)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网络上发言是不需要负责任的,所以现在网上的信息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网络的各个角落都遍布着形形色色的垃圾信息,对于那些自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并不健康的信息就是一个个陷阱;另一方面,因为网络极其强大的诱惑力,很多大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络上,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不仅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还有一点,由于网络的盛行,现在大学生很多的沟通交流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说话少了按手机却多了,这样的行为长久以往会使人在现实交流中变得冷漠而孤僻,给他们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面造成了困难。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措施
(一)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创新
网络作为新时代发展下的新兴产物,其涵盖的信息面可以说相当广泛,并且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且比传统方法更加方便快捷,那么新的挑战来了:如何正确的将网络信息传播带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以及如何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创新改革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我们分析几个比较合理的教育方式:(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着,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了解网上相关信息的传播教育;(2)校园网是高校大学生获取学校信息的主要媒介,加强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及时了解大多数学生普遍的思想观、价值观,这样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创新
教育观念创新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要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全球化、开放性的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树立全球化、民主化的道德观念。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扩大教育面,不要局限在地域中,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和整理,为大学生塑造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拥有辨别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接收众多网络信息的健康信息,抵制垃圾信息,并且将健康的思想内化到自身。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失的生存环境,学生对于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高校要及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政工作有效落实。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单向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单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也没有自主学习的热情。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自主意识更强,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提出的要求,必然会被淘汰。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停留在单向灌输式,要转变成双向疏导式教学,教学者要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教育者要努力将教学资源数字化,让教学资源以文字、图片、影响以及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生动,让学生拥有极高的学习热情。此外,教育者还能利用社交软件,如QQ、微信,以及社交平台博客、博客、BBS等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状态,针对性地对其引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建设各种平台,如心理咨询平台、毕业生就业指导平台,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道路方向,也拓宽了思政教育渠道的多样化。
(四)高校思政教育阵地创新
以往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主要是借助书籍、报刊和广播等形式传播,具有很高的局限性。网络环境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优异的阵地。高校可以在网络上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在网站上放置一些小视频以及娱乐项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要本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目的,最大效率的完成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部还要设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要设立专有平台展示珍贵革命文物和革命遗迹,让学生了解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感受到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操,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起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三、结语
信息传播新媒体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义非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方便,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发展的大潮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务必要做到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结合网络环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单单技术型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网络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时,能够准确的分辨出优劣,同时要求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艳明.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张明志.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2013,(3).
[3]孙庆民.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