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8-05-02欧阳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问卷改革课程

欧阳玲

(赤峰学院 科技与学科规划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至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基本完成课程规划与课程采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路线确定之后,教师就是决定因素[2].因此,了解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对于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出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高素质的教师[3,4],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某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教师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和《教师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发放教师问卷550份,回收528份,回收率为96%(2016年).回收后的问卷经逐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61份,有效问卷为467份,占回收问卷的88.4%.从回收率和有效率来看,这一调查结果是可信的.教师有效问卷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教师问卷基本情况

学生问卷主要采取当面发放的方法进行.本次调查总共发放学生问卷575份,回收569份,回收率为98.9%.有效问卷为558份,无效问卷11份,占回收问卷的98%.以上数据说明这一调查结果是可信赖的.学生有效问卷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问卷基本情况

此外,笔者按照质化研究要求,采取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了136人次的访谈,其中访谈学生113人,访谈教师23人.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归类、编码等质化处理.调查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部分问题设计成相同或类似,希望从教师、学生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深入研究教师教育类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调查统计与分析

2.1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沿用的是“老三门”的设置模式,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因此,调查主要从三个维度分析: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面;学科教学法;学科专业课教学.

师范性是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教育类课程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能否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高达95.35%的教师和30.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所教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实际严重脱节,这说明教师的觉悟远在学生之上,能够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面前,教师教育任务的艰巨,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不关注以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仅有教师的高度认识还相距甚远,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把教师教育的教学与基础教育有效衔接,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相比而言,学生更注重实践教学,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僵化,忽视实践教学,而教师只有四分之一,63.1%的教师和53.5%学生都认为教育学、心理学同时存在着过于重视知识性教学,忽视了学科的应用性特点的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的需求高于教师的认识,说明高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8.9%的教师和45.2%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死板,不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仅有2%的教师认为不存在问题,可见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案例分析,与中学教学实践脱节.

在学科教学法中65.8%的学生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教学,实践指导力度不够;其次是51.4%的学生认为学科教学法教学是纸上谈兵,到基础教育课程现场观摩实践安排少.在高校中盲目向综合院校看齐,导致重专业而忽视教师教育特色.高校应为学科教学法课程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从课程设置到教材、教法和实践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应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实现与基础教育衔接,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在专业课教学中50.9%的教师和58.3%的学生一致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接受性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研究性学习,并且学生在这方面的期望高于教师.都认识到专业课教学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及高校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7.2%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存在以上问题,高出学生4.4个百分点,发现教师对专业课教学更具有自信,而学生多数对现状不满意,希望教师在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示范性等方面继续加强.

2.2 教师素质评价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分析教师素质现状.

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教师认为自身不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30.0%、41.3%.学生问卷的问题是您所在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14.9的学生表示很好,49.1%的学生表示比较好,30.6%的学生认为一般,5.2%的学生表示不好,0.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可见,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都比较高.不过也看到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可,这主要与少数教师存在着自身知识不足、专业知识不过硬、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知识结构方面,有39.9%的人认为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及学科新课程标准方面知识明显存在不足,还有25.4%的教师感觉到自身学科教学法的知识存在不足,可见教师的知识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课改和课标的知识.在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较多是就课堂开发与执行能力不够,29.4%的人选择了此项,还有21.4%的教师感觉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能力不够,可见半数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与执行能力方面,特别是是对于日益变化的课程缺乏驾驭能力,有时候感觉力不从心.

在教师教育素养方面,高达52.7%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成长发展关注不够是教育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师的自我评价数据22.2%相比,相差很大;有33.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高出教师自评22.2个百分点;有32.9%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不够,与教师自评33.5%相近;有32.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存在上述问题,低于教师自评15.8%百分点.有22.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师教育工作兴趣不足,高出教师自评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于教师的素质,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评价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教师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哪一种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能力发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5].很可能是教师过高的评估了自己的素养,也是其良好愿望的表现,只有师生双方沟通、了解,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成长,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在教学方法上,有29.1%的学生认为教师善于研究和使用新教法,能对培养新型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与教师自评数据(48.7%)相差19.6个百分点;42.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低于教师自评数据(53.9%)11.9个百分点;有37.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低于教师自评数据(52.9%)15.3个百分点;有55.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应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师自评数据(28.7%)高出26.3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访谈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2.3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卷,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认识、实践与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三个维度去调查.学生问卷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标的了解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理解深刻、并进行过相关理论研究的教师占14.4%;50.6%的教师有一定的认识,读过新课改的有关书籍;33.0%的教师了解不多,只有一些浅显的认识;还有1.9%的教师没有关注.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主要是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进行了解,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参与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14.9%的人多次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现场进行教学研究与指导,这部分教师多是学科教学教法教师;24.8%的教师几次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现场观摩学习;有36.7%的教师没深入过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中去,但与中小学教师进行过课改方面的交流;23.5%没有关注,不了解.这些数据表明,教师教育课程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调查数据显示,有25.1%的人进行过深入研究,能够掌握新课标所反映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技术.33.6%的教师认真通读过,能发现新课标中的新特点;36.4%的教师没读过,只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些浅显认识;4.9%的人没关注过,不了解.这些数据表明,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缺乏课程改革的意识,不能及时进行课程更新,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访谈中发现,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者通过自身努力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进行沟通等方式,学校中的课程内容落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急需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学生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所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了解多是停留在“了解一些”的层面上,分别占45.2%和44.3%.3.9%和3.6%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17.9%和22.2%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33.0%和29.9%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可以看到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反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还比较少,学生难以从中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现状.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很肤浅,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

3 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的建议

3.1 明确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师教育改革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服务方向,同时基础教育又是教师教育的根基,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坚持以教师专业化为向导,改革教师教育,以体系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学科专业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为重点,实现学校教师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3.2 以实践性为导向,建立新型教师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6],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在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上,要体现时代特点,以人为本,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上,要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整体性建设,打破学科界限,改革教师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融入主干课程教学之中.在课程内容上,要大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中小学现实教育和教学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化创新实践课程,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和次数,组织开展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教育实践与课堂学习的互相促进.

3.3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教师教育的实践来看,制约和影响师范生教育实践训练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最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只有切实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训练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供才有可能.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融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强调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关注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合作.通过创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文化,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解决中小学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动力和积极性问题.加强教育实习相关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要把教育见习、实习、教育研究与实验等课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类的必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户清丽.百年来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思想演进审视(上)[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Z1):13-16.

〔2〕袁书琪.做地理课程改革的实验者 [J].地理教育,2012(Z1):1.

〔3〕廖哲勋.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道路上——我从事基础教育研究35年的回顾[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101-107.

〔4〕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2):39-46.

〔5〕袁孝亭.基础地理教育不可忽视的几项重要任务[J].地理教育,2002(05):4-5.

〔6〕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1):3-25.

猜你喜欢

问卷改革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改革之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改革备忘
问卷网
改革创新(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