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溪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展望

2018-05-01王丽颖

吉林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休闲农业自然资源

摘要: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与兴盛,其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溪县凭借着自然生态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人数和经济效益呈现逐年递增,使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自然资源;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08.002

1 本溪县自然概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隶属于本溪市,全境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6.8%。林业用地面积412万亩,耕地面积30万亩,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1989年成立满族自治县,县域下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98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16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65%。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少数满族特色文化。

2 本溪县发展优势

本溪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齐备、产业特色突出、城市秀美靓丽,是远近闻名的山水旅游县和生态经济大县。

2.1 生态环境优势

本溪县属北半球中温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野生植物2000余种,可食用山野菜60余种;野生果品几十种;野生中药材200余种,素有“中药材之乡”“山野菜之乡”的美誉,是有机绿色食品的主要产地。拥有辽宁第二大水库,观音阁水库,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7%。本溪县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国内少见的天然“氧吧”。

2.2 历史文化优势

本溪满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九顶铁刹山是东北道教发源地。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古老的民族在这里休养生息,据庙后山遗址考证,早在4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劳作。

2.3旅游资源优势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以山、水、林、洞、泉、湖为特色,人文景观以道教文化、历史遗址、革命英烈纪念地为标志,并具有景观多、门类全、古朴神奇的优势。素有“燕东胜境”之美誉,是国家闻名的旅游胜地。主要景区有:本溪水洞(AAAA级)、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关门山水库(AAA级)、铁刹山国家森林公园(AA级)、汤沟风景名胜区、温泉寺、观音阁水库、关门山生态园、大地森林公园、汤沟森林公园、三道河水库、大石湖等,形成了以县城小市为中心的纽带、指状分布的旅游网络体系。

2.4 特色产业优势

建设中药材、干坚果、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基地23万亩,刺五加种植总面积60万亩,2013年获评省级刺五加“一县一业”示范县,产量居全国之首,刺五加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发展观光旅游现代农业生产基地16个。辽宁大石湖风景区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省级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辽宁休闲农业五日特色游”旅游线路景区之一。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本溪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发展现状

本溪县山川秀美,景色怡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7%,是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绿色屏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体系健全,管理规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整体规模和素质在全省同类县位居前列。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5A级景区1处,AAAA级景区2处,AAA级景区2处,AA级景区1处;旅行社及旅行社经营网点9家;星级宾馆2家,正在建设的星级宾馆4家;“农家乐”旅游服务200余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50多家,生产销售葡萄酒、黑木耳、山野菜、大榛子、保健品等旅游商品15大类、190多种,其中刺五加茶、蓝莓、寒富苹果、速冻玉米、小米等多种产品获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开发建成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培育了碱厂寒富苹果采摘园、小市镇蓝莓采摘园、西甜瓜采摘园、灵芝体验园、猕猴桃观光采摘园、大榛子采摘园等16家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2013年末,全县累计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0亿多元,各景区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景区道路畅通、交通标识规范、公路绿化美化到位、供水供电设施完备、移动通信网络便捷,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交通环境便利发达,城乡环境全面优化,城市建设与管理达到全县县级先进水平,本溪县已成为辽宁省最具特色的县城。软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重视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氛围更加浓厚。

2001年跻身于“辽宁省旅游强县”行列,2005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中国枫叶之乡”。本溪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辽宁休闲农业5日特色游”等称号。目前,全县已开发的景区有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汤沟风景名胜区、铁刹山森林公园、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石湖老边沟景区、绿石谷、龙道沟景区等,已成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休闲娱乐后花园。本溪县树立“县域大景区”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旅游集聚区、度假区,创建了中国旅游强县,并继续做好旅游资源普查,加强休闲养生等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建设满族特色村寨、山庄。

借助各种平台、新闻媒体及旅游推介会等传统促销平台,不断扩大本溪县乡村旅游市场份额的同时,采取“以节促旅”的方式,举办“山花烂漫枫情万种”摄影大赛、农耕文化体验之旅、羊汤美食季、辽东丰收采摘季、关门山冰雪季、“道教·中国”文化论坛、中国枫叶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加强了全县旅游对外合作,客源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中央、省市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及旅游网等30多家媒体来旅游采风,进一步扩大对外旅游宣传范围,提高全县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不断努力发展壮大,本溪县每年接待游客以30%的速率递增,春夏秋冬皆有景。目前,全县直接和间接参与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从业人员总数近5万人,其中农民3万多人,全县农民纯收入达11699元,其中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获得的纯收入就有4000多元,30%以上的农民靠休闲農业与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4具体措施

4.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本溪县始终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在注重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科学发展。制定全县《旅游资源保护条例》,充分发挥规划指导作用突出景区特色,避免趋同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加强休闲养生等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开发,新增滑雪等项目,逐步形成四季旅游新格局。

政府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对社会资本投资的旅游项目给予土地利用、税收减免、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树立全民参与、部门扶持的兴旅新观念,增加旅游经济财政贡献率。

4.2 树立品牌,开拓市场

本溪县全力打造刺五加“一县一业”等品牌形象,为提升县域品牌形象,实现旅游与购物相结合,建设旅游大县、农业特产县。全力推动新型休闲农业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促销方式。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旅游推介会等传统促销平台,不断扩大本溪县旅游市场份额的同时,采取“以节促旅”方式,举办中国枫叶节、“道教·中国”文化论坛等一系列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本溪县旅游产业知名度。并鼓励大乡村旅游点与各大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开发新的乡村旅游产品,精心编制并推出了乡村一日游、两日游等系列精品线路,增强本溪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力。

4.3 规范市场,加强监管

进一步推进旅游管理工作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积极鼓励旅游企业申请评定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示范点,打造旅游精品企业,增强本溪县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规定,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节假日和黄金周旅游安全检查体系,层层签订旅游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维护了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截至目前,本溪县无一例旅游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对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查处旅游行业中的违规行为,在行业内倡导诚信守法经营,优化旅游服务环境。高度重视,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大力推进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同时,本溪县加大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对农产品基地抽样检测,并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全县无一例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推进了旅游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5前景展望

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与兴盛,本溪县凭借着自然生态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人数及经济效益都会再创新高,让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本溪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将建设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本溪县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以及能够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并将发展成本溪县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为此,本溪县会倾力打造“中国枫叶之都”和沈阳的“都市休闲后花园”。

作者简介:王丽颖,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術推广。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休闲农业自然资源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