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意识与历史宿命的碰撞

2018-04-30肇真

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共鸣人性

摘要:文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纯艺术的文艺电影、绘画作品等,大众很难欣赏到作品本身的精华,如果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出发来看,那这件作品就失去了他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懂得欣赏的作品,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让人们看到了一场胜利的大逃亡,和对于回家的渴望,这种大的历史事件被浓缩成瞬间,好像里面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潮水的走向。历史和艺术这二者被结合到一起,让人们重新定义文艺,并不断创新。

关键词:文艺理论;人文思想;战争;人性;共鸣

正文: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反应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比如纯艺术的文艺电影、绘画作品等,大众很难欣赏到作品本身的精华,如果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出发来看,那这件作品就失去了他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懂得欣赏的作品,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然而人们对于文艺作品的理解能力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也在逐渐得到提升,这些艺术创作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里,融入人们的精神层面。

《敦刻尔克》就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部艺术作品,这样一部以“大撤退”为历史背景的战争片,更着重去刻画战争中人的感受——人性的重要性。而且和《战狼》那样主旋律的形式不同,导演诺兰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部战争片来拍,而是作为一部幸存者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家的悲壮故事,面对绝境,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电影以多线性叙事的方法,从海陆空三个角度,“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线,非常震撼地刻画出了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撤退行动,第一条线是海滩上等待上船的士兵渡海的故事,讲述了一周内他们上了一艘又一艘救援船,却都被敌军击沉,最后只能藏身于搁浅的船舱内等待救援;第二条线是一对平民父子,在一天的时间里他们开着自己的小船,要穿过英吉利海峡去接军人们回家;最后一条线是战斗机的飞行员们,他们在一个小时里击落敌军战机,为撤退的大军保驾护航。比起以往诺兰电影多空间多时间交错的讲述方式,这一次同样的手法却没有留丝毫悬念,层层穿插带来的更多的是清晰明了的战争场面,多条故事线的互相叠加也使得这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大片厚度饱满,三条线在最后的时刻交汇,三十三万人终于全部回家。

诺兰在这部影片中给观众的信息量其实很少,但是这个历史上著名的一役,对于英国人甚至对于我们来讲都不是陌生的,它是二战中一个传奇的故事,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但是却救了三十余万人的生命,让他们回了家。影片中没有任何激烈的战争场面,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好像每个人都成了历史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几乎都不知道主角们的名字,这样一种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的叙事方式,将这个历史事件还原的尤为真实。导演用大环境和人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某种特殊的萧瑟和凄凉,观看时带来了一种浸入式的体验。其中运送伤员的镜头,就被刻意的放慢,显得缓慢又凝重;而战斗机击落敌军时又揪住观众的心,让人时而激动,时而无力,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当时历史的洪流中,难逃命运的摆布。

除了导演的手法,电影想传达的“反战”的人文思想,才是这部电影的关键。当时英法联军在德军的进攻下全线崩溃,不得不撤退,敦刻尔克近40万士兵都在海滩边等待救援,对面就是家乡,却不知归期。有一幕让我心中一颤,一艘民用船只救起一个飘在海上的飞行员,飞行员得知他们要去敦刻尔克那个阴霾之地极力阻止,对船长说,你应该回家,老父亲沉重地看着他说,如果让他们攻过英吉利海峡,哪还有家。

电影中有很多不同形象的士兵,有的好不容易逃出海滩不愿回去救身陷囹吾的同伴;有的为了活命混在盟军的队伍里;也有的拼尽了燃油守卫海滩。这么多真实又可怕的人性暴露在战争中,导演不做批判,不去煽情,在战争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个人命运的兴衰,尽显出人性的百态。就是这样一个个鲜明又真实的士兵形象,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精神内核,让我们看到了不只是士兵们对家对生命的渴望,在战争面前的无力感,还有人们在困难前的团结一致和对国家的热爱。

作品中渗透出来的“反战”精神和时代意义,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征——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因为文艺来源于现实生活,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一定是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上的。《敦刻尔克》也是以历史上二战时期为背景,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体验,很多人在影片结束后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平静。也可以看出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只有立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度观察与理解文艺的存在及问题,才能让作品融入社会大众,让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电影的结尾肯定是与事实一样,战争终于结束,三十余万人回到了家,虽然这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却可以理解为一部集体英雄主义电影,影片中出现过两次欢呼,一次是英国老百姓响应号召开着游艇渔船到达敦刻尔克受到士兵们的欢呼,这无疑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这个题材最撼动人心的部分。第二次欢呼是疲惫的士兵们回到英国,受到国人热烈的欢迎,士兵自己有些茫然,都以为自己是逃兵,但对于国人来说,原本计划接三万士兵回国最终接回来三十万本身而言即使是一场失败的胜利,也是伟大的胜利,同时也点明了影片的主旨。

区别于以往战争片中尸横遍野的修罗场,《敦刻爾克》让我们看到了一场胜利的大逃亡,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过,是他们坚强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可是更多的,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和对于国家的热爱。这种大的历史事件被浓缩成瞬间,好像里面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潮水的走向,就像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记录到,拜占庭帝国的沦陷,居然起于一个无人看守的小城门;拿破仑的成败归结于他部下将军的一念之间,好像顷刻间天翻地覆,都是因为一两个喷嚏。影片中让我看到了强烈的个人意识与历史宿命的碰撞,厚重的历史回归到个体,每个人的故事连在一起就成了历史。

从近几年的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出,人们从追求影视化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其背后的意义,影射出了怎样的社会矛盾以及我们如何反思总结过去,文学艺术就像一个车轮,在滚滚向前的同时,需要人的意识去把握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就是在创作中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忠实反映,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创作来体现历史,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从而提升到一定的审美高度。在过去社会生产力没有完全解放时,厚重的历史只存在于教科书中,对于艺术的欣赏,也只是少数知识分子或阶级的专属品,如今二者被结合到一起,让人们重新定义文艺,不断创新。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思想意识领域的引导,才能够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这些也正是这部电影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带给我的现实艺术启示。

参考文献

[1] 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 陆贵山 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肇真(1995—),女,满族,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工业大学,学生,硕士,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共鸣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从《会饮篇》人物形象中看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浅析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