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放管服”改革:开启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
2018-04-29董寿艳马亚清
董寿艳 马亚清
2017年以来,烟台市牟平区围绕改革、服务、创新,坚定不移地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确保“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为牟平区新旧动能转换开启新引擎。
一、持续加大“放”的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衔接落实好上级取消下放的权力事项。紧跟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动态调整区级行政权力事项。2017年以来,共取消行政权力事项16项,承接省、市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06项,调整行政权力事项20项,目前,区级保留行政权力3600余项,实现了权力清单必须为,清单之外无权力。二是精简办事环节。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对标立标。组织具有行政许可事项的30个部门,围绕行政许可事项“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要素,与先进城区进行对标,并作出比对承诺,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申请材料缩减20%。分两批清理规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25项,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实行“联审联办”,将建设工程项目流程中的42个环节归类整合为“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阶段,明确发改、国土、规划、住建4个牵头部门,实行牵头部门统一受理、联审联批,将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时限由140个工作日压缩到32个工作日。三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整合11个部门27个涉企证照事项,实现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个体工商户口述制登记改革,通过开启“身份证识别+身份信息自动读取+口述登记+自助打印”的登记新模式,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办理“大提速”。对一些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未纳税企业实施简易注销登记,2017年3月以来,办理简易注销登记近200个,让真正有退出需求、债务关系清晰的企业快捷便利退出市场。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法”。2017年以来,牟平区市场主体从业人员达13万余人,市场主体总数达4.7万户,同比增长10.69%。
二、不断健全“管”的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整合全区12支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职能。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法集中行使城市管理、文化市场、农业等领域近800项行政执法权力,实现了高效执法、无缝监管。二是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编制完成区级随机抽查事项目录清单,涵盖了区级33个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单位)的200余项随机抽查事项,逐项明确了抽查对象、抽查主体、抽查比例和频次等要素,并向社会公示。2017年底,实现了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并将抽查结果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三是强化信用监管。在全省率先搭建起“一网三库一平台”全社会征信系统,将建设领域各市场主体纳入诚信体系监管,对失信违规者登记入档,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目前,信用信息数据库涵盖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信用信息5万余条。联合44个部门,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为失信者列出特定行业或项目、政府支持或补贴、任职资格、准入资格、荣誉和授信、特殊市场交易7项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效应,进一步健全了社会信用体系。
三、有效提升“服”的水平,助力政务服务换档提速
一是推行“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中心整合不动产登记和地税契税征收窗口,集“多窗”于“一窗”,缴纳税款和办理证件登记可同时进行,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平均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达到40%以上。二是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2017年9月,成功研发出集高清拍摄仪、打印机、银行卡读卡器等多种设备于一体的自助审批一体机,并成功接入省、市行政审批平台。自助终端机占地小,布置灵活,可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打破了以往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时空限制。目前,社保、交通、工商、税务等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已纳入自助终端机运行办理。三是推行代(带)办服务。确定36个窗口首席代表为项目代办专服员,对厅内跨部门、跨行业的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代办服务,并通过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等“VIP服务”审批模式,实现重点项目“大事代办、小事带办”,简化重点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四是编制公布“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并同邮政EMS签订了框架协议,对统一发证窗口完成了改造提升。目前,已辦理非涉密证照免费寄送431件次。五是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微信群。微信群成员包括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区级相关领导,各镇街、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项目方主要负责人等。群成员可通过即时发送图片、文字、表格等形式,“实时直播”项目建设的进度、领导批示、问题解决等情况,让主要领导随时掌握最新进展,从速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中梗阻问题,实现了线上沟通“零距离”,线下服务“零等待”,项目落地更加迅速。
关键词:放管服 改革 牟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