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018-04-28王传宝

紫光阁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功成政绩观

王传宝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了山东代表团的审议。在回应代表的讲话时,他引用了“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引发了各大媒体对“政績观”的热议。

政绩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从精神层面来说,涉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道德境界等各个方面;从物质层面来说,涉及GDP、可持续发展、城乡建设、人民幸福指数等多个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对政绩观有深刻阐述, 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对官员的政绩观是什么,政绩是为了什么,如何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都有述及,比较系统地形成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一个人民公仆应该秉承的为官之道、为官之要。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2018年元旦献辞,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是他的政绩观中最核心的论点。从插队梁家河时的读书思考,到正定、福建、上海的一路历练,这既是习近平为政的履历,也是其政绩观形成之路。《之江新语》是他比较系统地对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民公仆的思考,“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形势越好,越要求真务实”“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要甘于做铺垫之事”,这些朴实而接地气的话语,就体现了他对政绩的理解。2007年7月,作为上海市委书记,他在嘉定区调研座谈时,就鲜明地提出了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要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要了解基层的百姓最需要什么,最期盼什么,不做图虚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2011年3月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时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在文章中指出,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

就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始终把党建和民生视为最大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坚强的党的领导,造福人民就无所依托。党的建设搞好了,才能够真正确保执政观不走偏,也才能真正践行“造福人民”这个最大的政绩观。

“为官避事平生耻”

作为人民的官员,要有担当,敢于并善于做事。做什么事?就是为人民谋福利,解决“政绩为谁而树”的根本问题。政绩是人民称赞、流传口碑的功绩凝结。“无功不受禄”应该成为广大党政干部心中铭记的“座右铭”,身为人民公仆,要始终杜绝“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不可在重要的责任面前相互推诿,在责任之间“传踢皮球”。党政干部要始终认识到工作得到人民称赞的是“功”作,这是人民拥护、人民支持的“成果”;要始终认识到工作享誉人民口碑、广为妙传的是“美”作,这是人民钦佩、人民叫好的“盛果”。那些功绩不是公章从大到小的“排序”,不是文件从薄到厚的“层叠”,更不是官位从低到高的“升级”,而是凝结在人民的心中,凝结在人民的福祉中,凝结在人民的肯定中,这些才是党政干部应当不断创造的政绩。

一些党政干部受到错误“政绩观”的指引,片面追求表面政绩,“津津乐道”地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些追求所谓“政绩”举措的落脚点根本没有放到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上,没有顾及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只为树立自己的良好“官像”,下大力气为自己的升迁“加石铺路”,这是极其错误的执政思想,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党政干部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党要带领人民走向幸福、走向富裕、走向繁荣”,通过勤干、实干、苦干,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把人民的期盼变成现实,把人民的大事小事一件件落实,办好人民的实事,也就彰显了自己的“政绩”。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就必须摒弃私心杂念,确立政绩为民的坚定信念。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凝结,也是辩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对“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做了一番阐释: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用这句话,就是因为,“功成不必在我”,既是为人之镜,也是为官之道,更是优秀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功成既要有我,功成不必在我, 这种辩证的关系,是确立科学政绩观的方法论。

习近平的“功成不必在我”,有着深邃的多维内涵。

对一个人来说,功成不必在我是为人之镜。欲成大事,必要有大格局,要有大胸怀。一个人,如果拿“功成不必在我”来作为观照自己的镜子,就必然会树立远大理想。是树立鸿鹄大志还是燕雀小志,决定了一个人以怎样的行动对待人生。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就会胸有丘壑,壮志凌云,在人生的事业中,必然会有所取舍,抓大放小,注重合作,绝不会以邻为壑,因汲汲于名利而自我矮化,一个不为个人名利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人,怎么会在事业上无所建树呢?

对一个官员来说,功成不必在我,更是为官之要。作为一个人民托付重望的官员,既要有功成必然有我的责任和担当,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义利观。革命事业不可能在一个人、一任官员手上完成,事业之成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目光短浅,选择一种片面和错误的政绩观,必然会“新官不理旧账”,这样的态度,肯定会导致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焚林而猎。如果工作指导思想发生偏差, 考虑个人名利过多,就处理不好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就容易出现重眼前、轻长远,重治标、轻治本,重立竿见影、轻循序渐进,重显绩、轻潜绩的问题。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功成不必在我”还是为政之道。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一年、一个任期内完成。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局观、政绩观,始终有一张蓝图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功成不必在我”也是共产党人有别于西方轮替政党的一个显著品格。政党竞争和政党轮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也有难以摆脱的致命缺点,就是不能保持政策和规划的长久性和延续性。秉持“功成不必在我”,是共产党的为政之道,不忘初心,咬定青山,就能够带领人民,始终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接续奋斗。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人民”都永远是我们的关键词。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习近平政绩观的内涵丰富,最根本的还是锚定人民这个根本:一切为了人民。当把人民牢牢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时,这样的政绩观,才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才能经得起人民的挑剔和评价。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功成政绩观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浅析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加强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要增强党政干部新媒体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