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身内衣的塑形效果研究

2018-04-28王奥雪柳莎莎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塑身胸围塑形

周 捷,王奥雪,柳莎莎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是对身体有保护的功能,还希望服装具有美化人体曲线的功能[1].从国家权威机构调查的结果发现,不论是己婚的女性还是未婚的女性,大部分对塑身需求强烈[2].塑身内衣利用脂肪的可流动性,通过服装带来的压力把脂肪转移到期望的位置,从而实现聚胸、收腹、提臀等塑身效果[3].塑身内衣分为弹力型和调整型两种.弹力型内衣采用一次成型编织工艺,并且必须使用弹力较好的线缝制;调整型内衣根据不同部位所需的功能选取适合的面料缝制而成,还会使用衬垫、鱼骨等材料[4].

目前,塑身内衣的研究范畴包含内衣的舒适性、材料的选择以及组织结构的设计等方面[5-6].Akiko利用三维人体测量仪测量中老年女性穿着塑腹短裤前后的体型变化[7].任双佳选择18~55岁某企业女性员工,测量穿着无缝内衣前后人体指定部位的尺寸,分析产品对人体局部体型是否有修身作用[8].文献[9-11]根据人体着装前后客观测量数据的变化,结合腰臀比、体质指数以及乳房形态参数的各项指标的标准,分析穿着塑身内衣后人体体形的变化,对美体内衣进行了塑形效果评价.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般研究某款紧身服装的着装效果所使用的方法是通过试穿,比较净体和着装后的人体各部位的尺寸,用变化量代表穿着效果的明显程度,或者与体型美的评价标准作对比.此外,受试者大多为指定人群,而穿着塑身内衣的人群是多样化的,地域和年龄的差异使得塑身内衣的研究人群无针对性.因此将某品牌一定年龄段的塑身内衣会员分为不同体型作为受试者,更贴合实际.本文以某品牌塑身内衣的目标人群为数据采集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对体型进行分类,最终确定30名受试者.然后对其样衣进行塑形效果的客观测量实验,用人体着装前后的尺寸变化值代表塑形效果的明显程度,研究塑身内衣对不同体型的人们塑形效果是否一致.使消费者正确认识塑身内衣的塑形功能,为企业开发和设计塑身内衣目标人群的体型特征提供参考.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样本

以某品牌塑身内衣的220名女性会员为实验对象,年龄为38~55岁.首先,采集220名女性的身体尺寸,经过聚类分析后分为不同体型,再从各个体型中分别抽出10名样本作为最终受试者.

将220名女性身体尺寸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中,经过探索性分析后,剔除奇异值,确定有效样本为213个,描述统计量见表1. 为了将研究人群的体型进行分类, 使用K-中心聚类法对胸围、 腰围、 臀围的所测数据进行快速聚类, 得到表2中的3类结果. 根据聚类中心值将样本分为3类体型:标准体(Ⅰ);瘦体(Ⅱ); 胖体(Ⅲ).其中标准体89人,瘦体70人,胖体54人,分别选择距离类中心最近的10名作为塑身内衣穿着效果测试的受试者.

表 1 描述统计量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3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显示3个变量的P值接近0,因此可以判定3个变量在3类体型中均有显著差异,即3个变量都是有效的聚类变量.

表 2 最终聚类中心Table 2 Final cluster center

表 3 单因素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1.2 仪器与条件

选用杆状计测仪器测量人体厚度及宽度,卷尺用于测量围度.测量环境温度为(27±3)℃,相对湿度为(60±10)%,符合裸体测量的环境标准.

1.3 测量要求

人体测量包括裸体和穿着塑身内衣两种状态.测量时,受测者免冠赤脚,保持自然站立姿势,眼睛直视前方,保持均匀的呼吸,为了配合一些测量项目,需要适当张开手臂等动作.

1.4 实验样品

1.4.1 样衣结构分析 所用样衣为分体式调整型内衣,包括文胸、腰背夹、束裤.图1为对实验所用样衣的结构分析.

图 1 分体式塑身内衣Fig.1 Split type shaping-underwear

(1) 文胸在底围设有钢圈,钢圈的弧度较大,配合高鸡心围绕乳房大半周,较好地包裹乳房,并将腋下多余的脂肪固定到罩杯中,改善乳房形状的同时还起到了支撑作用.侧比使用无弹性面料,对乳房起到加固定型的作用.

(2) 胸部采用具有托乳作用的U 型设计,可以有效控制乳房向外扩散和乳房下垂.背部采用交叉的设计,在固定背部脂肪的同时还可以矫正背部.纵向在腰腹部采用鱼骨,加强对腰腹部的调整.

(3) 束裤的大腿部的内侧和外侧均使用双层面料,这种设计能够固定大腿两侧脂肪.臀部则使用较薄的弹性面料,使得塑造臀部时有很大的空间.由图1可以看出,臀部的结构线呈W型,这种设计可以将大腿的脂肪挪动到臀部,塑造出丰满的臀型.该款样衣的塑型功能以及针对各部位的功能所选择的测量部位见表4.

表 4 塑型部位及测量部位Table 4 Shaping function and measurement parts

1.4.2 受力分析 人体着装后,人体和服装的动态接触会产生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变形,进而刺激到可以感受压力的神经,最终使人产生压迫感[11].服装压由两个方面产生,一是服装自身重力所造成的压力,也称重量压;二是束缚压[12].本文所使用样衣产生的服装压主要考虑为束缚压,束缚压可以分解为垂直皮肤表面的正向压力和平行于皮肤表面的剪切力(见图2).在服装压的作用下脂肪被固定在特定部位,从而达到修身的效果,以臀部为例,图3为人体着装前后的变化.

图 2 受力分析 图 3 着装前后的变化 Fig.2 Force analysis Fig.3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wearing

1.5 实验过程

该实验分为裸体和着装两种状态,受试者在裸体时只穿贴体的内裤,测量者在人体上做出标记点,绑好标记带之后再进行测量,在测量的同时记录者即时记录受试者各测量项目(胸围、胸围线高、腰宽、腹厚、臀围线高、大腿围)的数据,净体时测量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净体测量完毕之后,受试者穿着样衣依次完成相同项目的测量.

1.6 人台试穿

为了避免面料厚度所带来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人台试穿塑身内衣实验.因研究对象体型差异较大,故选择标准84A躯干人台模型为实验用人台.人台的各项尺寸及穿着塑身内衣前后的变化率见表5.通过比较变化率,发现面料厚度对腰宽的影响比较大,对臀围的影响比较小.

表5人台体型特征和变化率

Table 5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ntage change values cm

项目胸围腰围臀围腹围大腿根围腰宽腹厚净体人台8468908650 52222 2着装人台86 570 49188 551 424 523 5变化率/%3 03 51 12 91 811 45 9

2 结果与讨论

2.1 数据预处理

首先,将着装后的所有数据减去误差值,得到相对准确的着装后数据.然后对每组数据进行探索分析,来保证数据分析的质量.通过探索性分析,对奇异值进行补正.对补正后的各测量项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均服从正态分布.

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3种体型人体数据的基本情况见表6.现行的服装号型标准GB/T1335.2—2008是以胸腰差划分体型的,该标准将体型划分为Y、A、B、C四种,分别代表偏瘦、标准、稍胖和肥胖[13].该实验所选样本中的3种体型的胸腰差在9 cm~13 cm范围内,因此按照国家标准来看都属于稍胖的B体型.

表 6 测量项目的均值Table 6 Mean of measurement items

2.3 塑形效果分析

2.3.1 调整型内衣穿着前后数据的变化 表7中显示6个测量项目P值均小于0.01,因此认为试穿样衣前后人体各部位尺寸有显著变化.表7中的均值代表各部位的变化差值,可以发现穿着塑身内衣后大腿根围、腰宽、腹厚均减小,其他测量项目均增加.

图 4 着装前后尺寸变化差值Fig.4 Difference in size before and after wearing

表 7 配对样本t检验Table 7 t test of samples

着装前后尺寸变化差值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穿着塑身内衣后胸围线高、臀围线高以及胸围都有增加.其中胸围线高的变化相对较大,说明挺胸效果明显,其次胸围和增量最小的臀围线高,说明塑身内衣有一定的提臀和丰胸功能,但提臀效果不明显.而大腿根围、腰宽、腹厚都比净体测量时小,其中腰宽变化最为明显,说明束腰效果较好,其次是大腿根围和腰厚,说明塑身内衣有收腹和瘦腿的功能.从均值的大小来看,塑形效果的明显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挺胸、束腰、丰胸、瘦腿、收腹、提臀.

表 8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able 8 The results of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2.3.2 不同体型的人体尺寸变化 为了分析不同体型的人在穿着样衣前后的变化差值是否有差别,以体型作为唯一的因素,使用方差分析对3种体型(各10人)人体穿着样衣前后尺寸的变化差值进行分析.表8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有差异,从表8可以看出,除腰宽外,P值均大于0.05,即3类体型人群在试穿塑身内衣后胸围线高、臀围线高、胸围、大腿根围、腰厚的尺寸变化程度接近,而不同体型的腰宽有差异.由均值来看,标准体穿着塑身内衣后样衣的挺胸和收腹效果较好;胖体穿着样衣后丰胸、束腰、瘦腿效果较好;瘦体试穿样衣的提臀功能较好.

3 结 论

(1) 该品牌塑身内衣的受众群体的体型均为稍胖的B体型.

(2) 塑身内衣起到了重塑体型的作用,其塑形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挺胸、束腰、丰胸、瘦腿、收腹、提臀,塑形值分别为3.74 cm,2.77 cm,1.59 cm,1.56 cm,1.43 cm,1.03 cm.

(3) 塑身内衣对不同体型的人塑形效果不同,标准体试穿塑身内衣后挺胸、收腹的功能较明显;胖体试穿塑身内衣后丰胸、束腰、瘦腿的功能较明显;瘦体试穿塑身内衣后提臀的功能较明显,胖体和标准体的塑形效果比瘦体的塑形效果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姚艳菊,陈雁.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1):76-78.

YAO Y J,CHEN Y.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in pressure comfort of the moulding underwear[J].China Textile Leader,2010,38(11):76-78.

[2] 尹玲.基于心率变异和脑波分析的塑身腹带着装压力舒适性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1-2.

YIN L.Study on pressure comfort in wearing a waist-nipper on the basis on human′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2:1-2.

[3] 刘晓航.基于神经网络的塑身内衣舒适性系统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7:42-58.

LIU X D.Study on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comfort of shapewear based on neural network[D].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7: 42-58.

[4] 刘瑶.塑身内衣着装状态分析与性能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13:18-19.

LIU Y. The wearing status and performance design of body modeling underwear[D].Suzhou:Soochow University,2013:18-19.

[5] 贾莉.无痕无缝美体内衣的发展[J].纺织科技进展,2008(4):84-85.

JIA L.Development of seamless and body-rectifiable underwear[J].Progress 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08(4):84-85.

[6] 郭兆蓉,徐军,刘雪婷.塑身内衣对人体生理影响的测试实验[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2):168-173.

GUO Z R,XU J,LIU X T.The test experiment of corset on human physiological effects[J].Journal of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2,26(2):168-173.

[7] AKIKO S,KAZUYO O,ETSUKO K.Effects of girdles on comfort of aged women results fromearly responses of a heart rate,a skin temperature and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J].Journal of the Japan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Textile Enduses,2002,43(6):365-376.

[8] 任双佳.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舒适性与塑型效果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32-39.

REN S J.Research on pressure comfort and shaping effect of tight seamless undewear[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2:32-39.

[9] 唐巧云.A公司美体内衣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7:29-38.

TANG Q Y.Research on pressure comfort and shaping effect of A company′s underwear[D].Xi′an: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7:29-38.

[10] 刘晓航.基于神经网络的塑身内衣舒适性系统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7:42-58.

LIU X H.Study on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comfort of shapewear based on neural network[D].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7:42-58.

[11] 王佳.着装压力与人体生理舒适性研究[D].苏州:苏州:苏州大学,2008:8-9.

WANG J.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garment pressure on human physiological comfort:Effect on the skin blood flow of pressure exerted on lower limbs[D].Suzhou:Soochow University,2008:8-9.

[12] 黄亚南.紧身着装作用对皮肤血流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2-3.

HUANG Y N.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ight garment and body on the skin blood flowr[D].Suzhou:Soochow University,2012:2-3.

[1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献著录:第2部分非书资料:GB/T 1335.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2.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Part 2 Non-biographical information:GB/T 1335.2—2008[S].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08:12.

猜你喜欢

塑身胸围塑形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穿塑身衣能让身体“记住”曲线而变瘦?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美女塑形计
胸围革命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
塑身妙法
夏日来临前的美丽计划! 轻松有效的家居塑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