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8-04-27刘敏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界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属性的重要标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和历史必然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必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特定社会制度条件下产生的特定观念和思想,它的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制度具有较高的依存度,这也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忠诚和服务于其依托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革命失败和汲取历史教训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指导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和发展于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同时必须为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发挥重要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引作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三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区分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这一光荣使命仍未结束。
(一)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中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所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中,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来看,正是因为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才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指引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辩证法、阶级斗争学说等经典论述都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把理论研究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结合新的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这才能真正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
(二)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各个方面。”这一重要论述阐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首要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牢牢把握正确的学术方向,扎根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推动体现继承性、原创性、时代性、专业性的学术体系创新与发展。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各种话语体系都在争夺人心。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学术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于世界学术之林。
(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其基本观点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并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每一项具体言论,而是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的时代问题的过程,这充分表明如果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僵化的、生硬的盲目崇拜态度,并不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只会使马克思主义“窒息而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在于它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理性认知的产物,也只有在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才能不断获得理论的滋养,从而始终成为指导新的实践的理论指导。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及肩负的历史使命,强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起步和发展同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及发挥指导作用具有同步性。哲学社会科学要继续担当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传家宝,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74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16-5-17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报,2016-7-2
作者简介
刘敏(1992-),山西朔州人,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