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埃贡席勒的个性绘画语言

2018-04-27吕璐遥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席勒风格线条

摘 要:提到埃贡·席勒,人们首先想到的他标新立异的绘画风格和苦闷彷徨的绘画作品,但真正为这位画家在艺术史上不断制造话题的是他充满色情暗示的表现风格。埃贡·席勒是奥地利的天才画家,也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特色。他的画作笔触丰富、生动,线条表现力十足,纤细又敏感、孤独而强悍,他的人像大都瘦骨嶙峋,揭示人物神经质的内在感受,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

关键词:埃贡·席勒;风格;线条

一、背景

19世纪末的西方,工业科技迅猛发展,机器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问题,这时候,在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极具的变化,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打开的许多艺术家思维的大门。当时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也活跃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冲击之下,西方美术界一时之间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最终使现代主义美术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现代主义美术在对待社会、自然和自我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他们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和抽象的。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艺术家本身和现代人们的自我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消极和悲观的情绪。这也是西方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写照。

19世纪的奥地利就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动荡的政治、萧条的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极度混乱同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伴随着西方工业的冲击,与此同时,美术和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也在欧洲文艺史上留在辉煌的成就。当时许多的欧洲艺术家偏向于通过作品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宣泄,席勒也毫不例外的表现通过个性的语言疯狂的宣泄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的独特风格表现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他的艺术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1]

二、人物简介

1890年,就在一代天才文森特·威廉·梵高举枪自杀的前几天,埃贡·席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小村庄。也许在冥冥注定中,上天在让一位天才回归之际,又以另一种形式安排一位天才降临人间。更加巧合的是,和梵高一样,作为对20世纪西方绘画美术产生重大影响的画家之一,席勒也将是一位转瞬即逝的天才画家。

席勒的家庭可以说是一直被病魔笼罩着,在他15岁的时候,席勒的父亲死于梅毒,并且传染给了他的母亲而导致席勒的三个兄弟难产而死,还有一个妹妹也在十岁时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当时甚至有些可怕。席勒是他们家唯一存活下来的男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的生活,这些给席勒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惊慌和恐惧,也让他对死亡有了深刻的体会。这样的亲身的经历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影响了他的审美标准,因此他绘制的人物形象总是夸张的扭曲,不安、变形、和焦躁是画面给人的直观感受。这样的环境使席勒的性格更加的孤僻、古怪,意志也十分的消沉,席勒唯有用那些自己最信赖的表达方式——线条和色彩来抒发内心的无奈、苦闷、骚动、彷徨和沮丧。[2]

三、绘画线条的特征

在席勒的绘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波动不安、夸张有力的线条,通过对他作品的分析,不难看出在这些作品背后有着席勒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他的艺术形式与他的自身情感经历紧密结合。

1.强烈的表现力

席勒的作品,在当时表现主义的影响下,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和体验的表达,大量的线条运用成为席勒的主要造型手段。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姿势表现的格外神经质,病态,其轮廓线也表现的十分主观,扭曲,这些线条本身就极具表现力,是内在情感宣泄的表现,是画面充满感染力的独特体现,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席勒笔下的线条粗狂扭曲,生涩僵硬,然而每一条线都充满着他内心情感的颤抖,让线条成为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这也是席勒独特绘画语言的一大特征。

2.大胆的色情性

在19世纪末期奥地利的中产阶级中,性欲极度放纵,色情普遍流行。而席勒的色情艺术离不开他家庭背景的影响。他对性既需要又恐惧,既爱又恨,这种纠结矛盾的心理成为他艺术的主线。他所描绘的人物充斥着颓废而堕落的欲望,用线条大胆揭示人的本质,尽情宣泄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毫不掩饰对灵魂拷问。席勒的作品敢于采用大胆的色情题材,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也是惊世骇俗的。也许这样的性挑衅正是他对当时社会呆板规定的一种反叛和挣脱。

3.个性的装饰性

19世纪末,随着西方贸易往来的频繁,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东方审美风格逐步传入欧洲。欧洲有不少的艺术家都在东方的装饰艺术中寻求灵感和创作元素从梵高到克里姆特,再到席勒,他们都吸收了东方艺术的宝贵财富。虽然席勒的线条大多粗狂有力,但仍然摆脱不了裝饰的意味,再加上个性的装饰色彩,个人风格逐步明显起来。在《干洗房》中,即使白云、衣物、远山在他的笔下都表现的神经兮兮,但席勒本身棱角分明的线条就带有一定的装饰性,他表现的不再是单纯装饰风格,以平面的装饰理念代替了空间的纵深感,可以说席勒把克里姆特线条的纯粹装饰风格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语

席勒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家庭的破碎、时代的变迁、思想的冲击以及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这一切把他塑造的沉闷不堪,郁郁寡欢,时刻都处在紧张痛苦的神经质的状态。而一说到他的作品,肯定离不开这些词:病态、紧张、死亡等等,这一切的绘画特征并不是他随意捏来,而是他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大胆而直接的抒发。这无疑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艺术创作中,要以真诚的内心去面对自己作品。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生硬的照搬他人去做 “伪艺术”。

性格孤僻的席勒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风格,在吸收了克里姆特的艺术形式上又添加了自己审美观,直入灵魂,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所以看席勒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简洁而直观的感受。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艺术创作要从兴趣出发,不断提炼艺术表现语言,奋力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王文博.论埃贡·席勒个性化绘画语言的形成因素[D].西安美术学院,2014,(1~5)

[2]舒文鑫.勾勒灵魂的线条—席勒绘画风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4~11)

图片出处:图片均来源于: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

作者简介

吕璐遥(1993—),女,山西太原人,201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主修美术水彩专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席勒风格线条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席勒的烂苹果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