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杨亦
2018-04-27薛淑春
薛淑春
2018年伊始,电影《无问西东》一上映便引起了热议,影片中极具特定年代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而这些俨然真实再现的场景居然只是微缩的模型,操刀之人是“型男”楊亦和他的“空的空间”团队。
与“型”结缘
1999年,杨亦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制作模型是必修的功课。当时,老师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是生活小品练习,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生活痕迹的场景模型。杨亦以“老北京胡同一角”为题,制作了一个胡同门楼,门楼外则是一个修车铺。这个饱含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和老北京风情的作业,得到了专业老师的充分肯定。杨亦也因此更加留心那些能够勾起人们无数想象和记忆的生活痕迹,立志要用自己制作的模型定格流逝的时间,保留岁月的印记,做一个与模型结缘的“型男”。
此后,杨亦利用节假日走遍了北京的大小胡同,对心仪的建筑进行精确测量后,做了一些模型留存。本以为可以慢慢设计制作,可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胡同面临被拆除的厄运,眼看心爱的古建筑即将在推土机的轰鸣中消亡,杨亦感到焦虑不安。为了留存建筑风貌,他先是拿着照相机四处拍照,后来又借来摄像机进行录影,但看着影像中的景物,他总觉得没有了建筑这种不说话艺术的精气神儿。扼腕叹息之余,杨亦更加刻苦地学习模型制作技艺,并恶补了中外建筑史的相关知识,期盼早日学成,拯救历史的印记。
随“型”而动
2003年,杨亦毕业进入电视台工作,尽管在舞台设计上有不俗的表现,但他并没有多少成就感,因为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他想要的。2005年,考虑成熟的杨亦决定随“型”而动,毅然辞去了他人眼热的工作,用全部身家创办了“空的空间”工作室,专心做“型男”,开始了古建筑的模型制作工作。
杨亦设计和制作古建筑模型有一套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必须比例精确、结构准确、材质到位的全要素还原,即严格按照原始数据比例进行微缩,大到梁柱,小到描金,每一个工艺细节都要与最初修建建筑时一般无二。为此,每接到一个项目,杨亦都会先从图书馆、博物馆、文物所在地搜集资料,通过3D打印和CAD制图等技术来确定比例,然后用机器雕刻、工匠打磨来保证雏形,再通过绘画、雕塑、材料机理、戏剧情节等十多项技术、二十多道工序,力求做出最精致的微缩模型。
就这样,几年间,杨亦与团队共同制作完成了桃条胡同、朱家胡同、钱氏宗祠等历史建筑微缩模型,被业界赞誉为“立体建筑文献”。
“型”具神生
随着制作模型的增多,“型男”杨亦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的圣手匠心逐渐得到了影视圈的认可。2004年,电影《唐山大地震》正式立项,杨亦设计的模型方案被导演冯小刚一眼看中。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呈现出更为理想的模型色调,杨亦将陶土、椴木、纸板、金属等反复进行调整,最终成功复原了唐山当年的真实景观。电影上映后,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灵。
2011年,杨亦带领团队为电影《无问西东》设计和制作系列特效场景。他根据剧情精心设计并制作了多个微缩建筑模型,而其中仅一个筒子楼的模型制作就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筒子楼作为特定时期的特色建筑,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真实再现旧时风貌,杨亦几乎踏破了建筑材料研究所的门槛,收集了详尽的资料,以求模型能够充分体现筒子楼的生活情境和岁月痕迹。建筑完成后,杨亦和团队还在细节上做了文章:放在窗台上的花盆、晾在户外的衣服、电杆上0.04毫米的电线等点缀在筒子楼及其周边,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
鉴影造“型”
2013年,杨亦和团队承接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中主体建筑群落模型的制作工作。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史家胡同,在古都北京的政治、历史、文化、军事、建筑、教育、外交、医学、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中国近现代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为了准确表现胡同的风貌,杨亦和团队不仅现场测量了现存胡同的准确数据,还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特别借鉴了北京著名民间建筑复原画家郑西成先生的《史家胡同复原图》,甚至从图书馆找出了20世纪50年代的胡同测绘图。然后,他们开始鉴影造“型”。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一整套1︰100倍的史家胡同微缩模型横空出世,不仅还原了古建筑本身的特色,还刻意加入了院中生生不息的大树、斑驳石墙中丛生的杂草、纳凉的石制桌椅、门廊上突兀的电灯等极具生活气息的细节。
此后,“型男”杨亦的模型制作风生水起,先后承接了圆明园重建的模型工程设计制作;启动了“故园之恋”主题乐园项目,朝着建成一个中华文物的立体文献资料库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杨亦,一个执着于心的“型男”,用妙手匠心缩地成寸,拯救了消逝的历史,复原了失落的世界,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故园最深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