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梦回乡

2018-04-27俞敏杰

金秋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业员公交车上海

文俞敏杰

在我的幼儿园教育尚未结束的5岁之时,便随着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父母从上海来到西安,所以上海在我的记忆中常常是模模糊糊、零零碎碎、如星如点、似真似幻,和梦差不了多少。

人到中年之后,我常常会努力翻找寻觅我在上海那5年生活的记忆,然而翻来找去却只得到了4个生活片段:我家住在一楼,从窗户望出去,可看见对面二楼人家的窗台上放着一个可能是石膏像之类的东西,每到夜晚我就会觉得对面窗台上放的那个东西是个魔鬼,于是便惊恐万状;我倚靠在幼儿园楼上走廊的水泥栏杆上,等着家长来接我回家,由于寂寞无聊,便瞄准楼下的一个水泥缝隙,将废纸团扔进去;我父亲从浦东下乡回来,带回了一些鱼、泥鳅以及一些我不认识的身上长着斑斑点点的水生小动物,在院子中的水龙头下宰杀冲洗,我非常好奇地在旁边观看,对那些不认识的水生小动物还有些害怕,但完整的感觉是新鲜和好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坐在一条去乡下的小船上,用船上的一个小壶在水中捞水草和小鱼玩,划船的人还在水里捞了菱角给我吃,整个一路全部是愉悦、静谧与欢乐。后来,我把这4个记忆片段与我已经度过的半个人生进行了理性对照后,居然发现这4个片段正是我半个人生的内容提纲:我整个的一半人生持续地新鲜好奇,至今有增无减,尤其是对宇宙、生命之类玄秘深奥的内容好奇更甚。我能够无师自通地化解大段的长久的寂寞与无聊,有时甚至觉得寂寞正是人生的一种力量。我在半生中遇到过许多好人也碰到了不少坏蛋,而且我还不会“识时务”,所以半生坎坷。我喜欢自然胜过喜欢社会,正因为亲近自然,所以我常常念想的是人生中的那个“一二”,并且淡化了人生中的那些“八九”。

从5岁离开上海,首次返回上海时我已经29岁。那时上海比较稀罕西瓜,我背着两只西瓜出了上海火车站。由于不知道去丽园路该坐哪路公交车,便不停地找人问路。然而上海人大多都不想理睬我,好不容易问到一个年轻人,他却用非常优越的语调给我说了一句日本电影《追捕》里的台词:“一直往前走,不要朝两边看”。我依照着上海人指点的方向和车次,坐了三四趟公交车,最终都没有找到南市区的丽园路。又热又累的我坐在马路边的水泥路沿上,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个又长又累的噩梦。最后,我想到了坐出租车。那时候打的是件比较奢侈的事情,而且街上的出租车也不多。当我花了十几元的车资到达我姑姑家门口时,已是凌晨二三点钟了。这时候去敲人家的门,显然不妥,幸好姑姑家那石库门房子的门口放着一把旧躺椅,使我有了一个比较舒适的休息工具。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天悄悄放亮,随着一阵开门的响动,姑姑惊诧地走到我身旁,当姑姑看我对她的一连串盘问都回答的非常靠谱,便笑盈盈地一边让我进屋一边使劲埋怨我为何不叫门。

那次在上海的主要活动是走访亲戚,抽空还逛了南京路与外滩。那一阵子全国都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上海也不例外,南京路靠近外滩那几百米路段的两边都是高楼大厦,从里面此起彼伏地传出来欢呼声、笑闹声、叫骂声,这些声音汇在一起撞击着马路两边那高大的水泥墙壁,形成一种嗡嗡的回音。我在这回音声中走进了一家很大的百货商店,营业员们也在讨论昨天的赛事,我呼唤了数次,营业员看我像个乡下人,便只管聊天,懒得过来接待我。无奈,我又用洋泾浜的上海话呼叫营业员,最后总算得到了一个鄙夷不屑眼神下的态度恶劣的服务。我怀着一种被抛弃、被鄙视、被羞辱的复杂感情走出商店,来到了外滩,望着滚滚前行的黄浦江,我在心里暗暗立誓:我一定要混出点模样,然后打回老家去!

当我第二次返回上海时,已是知天命之年。因为知晓了天命,所以知道“打回老家去”是一种快意的吹牛和不晓世事的狂妄。不过,上海给我留下了那么恶劣的印象,打不回去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就此与上海在梦里别过,来生也不相见。然而想要别过可不容易,因为在上海我还有遗爱。我的母亲临终前一年一直在说,等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就去上海照顾照顾她的干妈(我的阿婆),但是最终她也没能如愿。母亲走后,我认为我必须去一趟上海,代我母亲看望一下我的阿婆。

这次去上海我仍是一种西北人的打扮:一头乱发,腰间勒着一个腰包,皮鞋上满是灰尘。然而在上海的街道上找人问事情时,人家都很客气,眼神也平和而友好,我感到很奇怪。当亲戚领着我去看他刚在一个中档住宅区买的新房子时,我发现许多进出此住宅区的人或者说普通话或者说外地话,甚至还有说西安话的。我询问原由,亲戚告诉我,这个小区里50%以上的买房人是外地人。更让人吃惊的事发生在公交车上,当我上了公交车买票时,售票员看我所要去的目的地比较远,就把我拉到一个中年妇女的座位旁小声告诉我:“你就站在这里,她还有两站就下车了”。我感动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一连说了几个“谢谢”。上海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把我这两次返沪的感想总结成了两句话:第一次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二次是“百川归海,有容乃大”。

在我60岁办完退休手续后两个月,我的女儿研究生一毕业就在上海就了业,由于属于人才引进,所以在报到的同时就把户口从西安迁到了上海。对于女儿的选择,我很纠结:我在西安城区的一套140平米的房子每月收到租金2700元,但为女儿在上海浦东租了一间四五十平米的房子,每月要交租金2800元,这境况和我母亲12岁就从浙江农村跑到上海的工厂里做童工的宿命非常相似。我在上海连一片属于自己的树叶都没有,女儿则要用青春年华去采集属于自己的树叶,有这个必要吗?

看来,上海还会长久地存留在我的梦中,扶梦回乡也将成为一种常态,终点站在哪里?我不知道。

猜你喜欢

营业员公交车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密码是多少
你们认识吗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公交车上的窃案
特价鸡蛋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