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

2018-04-27孙立艳

天津药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椎穴百会穴夹脊

□孙立艳

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它运行于人的脊柱正中线上,就是俗话说的“脊梁骨”,沿着脊梁骨就能找到它的主要循行路线。从西方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被划分为脊椎动物,脊柱是人类的“生死线”,从这个角度来说,东西方对脊柱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那么,督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除了肺经、胃经、脾经等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和阴维脉等八条经脉。这八条经脉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溢蓄正经脉气血的作用。督脉就是奇经八脉之一,它被称为“阳脉之海”,能够总督人体一身上下之阳气,人体阳气借督脉宣发,如果说太阳的温暖能够融化坚冰、驱散阴霾,为大地迎来春天。那么督脉就是我们人体内的太阳,它能温煦身体,延缓衰老,帮我们找到生命的春天。生活中,我们要想让人显得精神些,总要说“挺直你的脊梁”,因为阳气足了,才能展现人的精气神。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督脉。

一、督脉循行

督脉起于长强穴,出于会阴部,来到体表,在尾骨沿脊背上行,直到头部,从百会穴向下直到头顶、额头,至口里的龈交穴。另有一支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再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二、督脉病变

督脉病主要表现为精神神经类疾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主要病证包括癫狂、惊风、头痛、眩晕、冲疝(少腹气上冲心的一种症状)、癃闭、遗尿、痔疮、女子不孕、脊背强直、角弓反张、项背疼痛等。

三、对应经络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密切,一个在后背正中,一个在其两旁,共同联系肾脏和脑。其次,督脉还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与阴部、子宫、肾、心相关联。

四、督脉养生

目前,许多常见的疾病,例如女性的炎症问题,男性的前列腺问题,甚至生育问题,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亚健康等疾病,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因为身体阳气的温煦不足而引起的。可以说,阳气走不到的地方,就是疾病发生的地方。而督脉是人体的“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它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运送、布散到全身,因此有很好的防病治病作用。那么,究竟哪些方法可以很好的调养督脉呢?

1.“艾灸”养督脉——快速提升人体阳气

现代社会由于大家工作劳累,熬夜,再加上吃太多凉性的食物(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长时间吹空调,这些行为都大大损耗了人体生命所需的阳气。所以大家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力越来越差,工作没有热情,这些现象都在暗示我们身体耗费的阳气越来越多,而不重视补充阳气才会致使一系列的状况出现,这也即是大家常说的“亚健康”状况。如何才能快速的补充阳气,恢复健康呢?我们要从人体汇聚阳气的督脉着手才会事半功倍,一般艾灸法被认为是作用于督脉提升阳气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古时端午节,我们的祖先都有挂艾草驱邪的习俗,人们起初认为艾草不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而是一种“圣物”,尤其是艾绒被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对人体有一种奇特的效果。艾草燃烧时烟雾很大,但却不像其他燃烧物那样特别呛人,令人感到窒息,甚至有些人闻到艾草的烟雾后会感觉很舒服。一方面,艾草燃烧产生持久的热量只见烟雾,却不见明火,古人认为它的热力和气味,驱散了人体内的寒、湿、风邪,安定了人的心神,疏通了经络、血脉;另一方面,艾灸督脉能够让阳气在体内渐渐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效果。使阳气抵达体表帮助身体把防御系统坚固起来,使人体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治愈疾病。阳气抵达内脏起到温通经脉、温煦脏腑的效果。另外,艾灸督脉对女人面部的黄褐斑、斑点、痤疮等,也能起到极好的改进作用。

2.“夹脊”养督脉——快速恢复人体活力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不好活力不够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当办公族们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时,身体上半身前倾,颈椎腰椎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压迫督脉,而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所以阳气就会受到压抑。长期如此,人体阳气就会不足,人的精神就会越来越差,而且也很容易得颈椎腰椎病。紧张的工作要完成,又不想损失阳气,伤害颈椎腰椎,该怎么办呢?其实面对此种情况,“夹脊”法是最佳选择,办公族们工作时如果感觉后背有些发紧或发酸,马上停下手里工作,身子往前挪一挪,大概坐在椅子三分之一的地方,然后两只手放在身后,支撑身体。这时候上半身微微向上拱起,会感觉到后背很紧,摆好这个姿势后,两肩膀用力向后夹,让后背更紧张一些,可能会微微有点疼,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夹完后会感觉特别舒服,整条脊梁骨跟过电一样“刷”地一下,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但颈椎脊柱受益,就连阳气也得到了提升,整个人都会精神很多。这种锻炼督脉的方法就叫“夹脊”法,它其实就是对脊柱的一个外界刺激,说白了,夹脊是对督脉的一个刺激,这种瞬间的紧张和放松,强行的刺激了长年窝在椅子上瘀滞的阳气,使阳气得到生发舒展。我们平时出现的后背酸痛、酸胀,其实都是中医里讲的“不通则痛”的道理,刺激督脉舒展阳气“痛则不通”。

五、督脉要穴

1.百会穴——调节心脑血管功能

取穴手法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头部,在两耳郭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上。

功效主治 百会穴与脑联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该穴意指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锻炼,可开发人潜能,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按摩手法 睡前端坐,四指并拢后用指腹端来回摩擦百会穴至发热为度;也可以用右手握空拳,掌心端轻轻的叩击百会穴。

2.大椎穴——该穴不通,百病丛生

取穴手法 将头稍微往前垂下,不动肩膀只动头颈部,会发现有的突起会动,有的突起不动,会动的突起数为颈椎,取穴时只要找会动突起的最下方即可。

功效主治 大椎穴,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该穴又名阎王夺命锁,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的不通,会堵塞督脉、膀胱经、大肠经等七条经络。大椎穴一般用于治疗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证。大椎凸起,意味着心脑血管寿命开始倒计时了。

按摩手法 患者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防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猜你喜欢

大椎穴百会穴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颈夹脊”源流考略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