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症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规范化疫苗
2018-04-27郑少清
郑少清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防保科,广东珠海 519020
由于百白破疫苗的生物学形状较为复杂,所以即使能够获得一定免疫保护,但是仍然会发生一些异常反应[1]。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由于菌体蛋白会产生发热和休克等不良反应,所以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副作用与百白破疫苗的生产工艺密切相关[2]。此次研究以笔者所在辖区(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600例3个月以上儿童(600位家长),分析析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症状及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600例3个月以上儿童(600位家长),观察600例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临床症状,再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工作。600例婴幼儿中男40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为(12.0±8.2)个月,平均体重为(10.26±3.25)kg。所有婴幼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前均进行常规体检,未发现婴幼儿存在发热及接种局部硬结等一般不良反应。
1.2 方法
1.2.1 接种方法 所有婴幼儿均接种0.5mL/人次百白破疫苗,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前,充分摇匀百白破疫苗药液,使得菌苗颗粒充分溶解之后,再在婴幼儿的上臂或者臀部进行肌肉注射。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一般分为以下两种:其一,基础免疫,婴幼儿在第3个月~第12个月之间接种百白破疫苗(3针),每一针的间隔时间为4~6周,等到婴幼儿在18~24个月时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其二,加强免疫,在儿童6岁时为其接种一针精致白破二联疫苗。
1.2.2 护理方法 首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前,需要清楚了解婴幼儿的近期健康状况,询问家长婴幼儿近期是否出现发热、腹泻、感冒症状以及上次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和是否发生副作用等,确定婴幼儿能够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再继续接种。百白破疫苗接种结束之后,不能够让婴幼儿立马离开接种室,观察30min确定婴幼儿无任何症状之后再离开。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告诉医生马上处理。其次,强化规范操作。培训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保证接种工作人员技术过硬、专业知识够丰富,在接种过程中避免失误。另外加强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在完成接种之后要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卫生护理基础常识,叮嘱家属在24h内不要让婴幼儿沾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多喝水,详细观察婴幼儿是否会发生红肿、发热等一般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分析600例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表)、不同年龄阶段(3个月、4个月、5个月、18~24个月)异常反应发生率等参数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600例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婴幼儿中有2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3.33%(20/600),未出现不良反应者占96.67%(580/600)。
2.2 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异常反应发生率比较
20例不良反应中3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00%(1/20)、4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5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0.00%(10/20)、18~24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为35.00%(7/20),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异常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比较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婴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达99.67%(598/600)、不满意率为0.33%(2/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百白破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以下三种疫苗:其一,白喉;其二,破伤风;其三,百日咳[3]。百白破疫苗主要由以下几种构成:第一,破伤风类毒素;其次,白喉类毒素;另外,百日咳疫苗。研究资料显示,百白破疫苗是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疫苗制剂[4]。现阶段来看,临床上常用的百白破疫苗为以下两种:其一,细胞核;其二,无细胞。细胞百白破疫苗含有氢氧化铝吸附剂,在接种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出现不良反应[5]。为了降低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婴幼儿家长对于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总满意度,必须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工作,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6]。
3.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600例接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婴儿中有2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3.33%(20/600),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幼儿年纪小加上身体正在逐渐发育成长,加上 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变态反应 以及异常反应等,其中5个月婴儿异常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3个月。局部反应: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一天后,会出现红肿热痛等基础症状,部分婴幼儿会出现臀部发红、局部硬结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反应[7]。全身反应: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疫苗后,体温≤37.5℃为正常反应,若位于37.1℃~37.5℃为轻微反应,若体温>38.5℃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严重反应,需要立即就医;变态反应:由于百白破疫苗具有抗原性,所以会导致婴幼儿出现昏厥和荨麻疹等副反应,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8]。异常反应:倘若百白破疫苗在注射过程中深度不够,会使得百白破疫苗药液聚集在皮下,最终发生无菌性脓肿情况,脓肿发生部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肌肉溃烂情况出现[9]。
3.2 副作用处理方法
对于婴幼儿出现的轻微反应,家长无需惊慌,多给婴幼儿补充水分,及时观察婴幼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等[10]。对于婴幼儿出现的强烈反应,家长需要及时送医处理。对于局部硬结婴幼儿,可以局部外敷硫酸镁,一天三次,每次20min,连续外敷 3 ~ 5d[11]。
3.3 护理方法
让疫苗接种工作人员掌握娴熟的注射技术,在婴幼儿发生哭闹和恐慌等负面情绪时,能够自如应对[12]。除此之外,疫苗接种工作人员还需要熟悉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从而及时处理好不同症状,减轻婴幼儿的痛苦,加强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1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婴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达99.67%(598/600)、不满意率为0.33%(2/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要让其空腹接种,再向婴幼儿家长详细介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操作要点。如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家长要抱好幼儿,防止注射百白破疫苗时乱动,导致针管移位,最终无法快速将百白破疫苗药液注入到幼儿体内[14]。
综上所述,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 ,在对婴幼儿进行疫苗接种时要严格规范好操作方法,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异常症状,最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刘玉琳.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分析[J].河北医药,2015,14(23):3631-3632.
[2] 杨洁,何梅英,单芙香,等.无细胞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25-1227.
[3] 杨彦基,钱晓华,王春艳等.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安全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4):539-542.
[4] 黄文静,曾建蓉,李悦文,等.马铃薯外敷对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3):1859-1861.
[5] 杨晓霞,丁婷婷.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致大疱型多形红斑 1例报告 [J].预防医学,2017,29(11):1154-1155.
[6] 张红军,李红美,郑春早,等.全细胞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3):280-282.
[7] 周翠云.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措施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36-37.
[8] 王伟.189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36):80-82.
[9] 高阳,邹丽萍,张梦娜,等.结节性硬化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42-45.
[10] 马智,樊立华.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及疫苗安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89-91.
[11] Tang Yanhong,Li Zhaoji,Wu Wei,et al.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Molybdenum-Sulfur Clusters Mo3S4(dtp)3(o-CH3OC6H4COO)(Py) and Mo3S4 (dtp)3(p-HOC6H4COO)(DMF).EtOH[J].Structural Chemistry,2002,21(1):71-77.
[12] HU Rui-Feng,QIN Ye-yan,KANG Yao,et al.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Incomplete Cubane-type Mo3S4 Cluster with the N-N-O Type Tridentate Ligand:{Mo3S4[NH2CH2CH(O)CH2NH2]3}(DTP)·(H2O)2·(DMF)[J]. Structural Chemistry,2005,24(7):751-754.
[13] Peter DC.Phiri,Jakub Krej í,Ji í Salinger,et al.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xamination postures on postural stability by means of the DTP-3 diagnostic system [Hodnocení vlivu vy et ovacích poloh na posturální stabilitu pomocí diagnostického systému DTP-3][J].Acta Universitatis Palackianae Olomucensis:Gymnica,2009,39(2):147-148.[14] Kobayashi A,Kojima T,Ikeda R,et al.Synthesis of a one-dimensional metal-dimer assembled system with interdimer interaction,M-2(dtp)(4) (M=Ni,Pd;dtp = dithiopropionato)[J].Inorganic Chemistry:A Research Journal that Includes Bioinorganic,Catalytic,Organometallic,Solid-State,and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Reaction Dynamics,2006,45(1):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