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2018-04-27谢彩琴赖葵凤
谢彩琴 赖葵凤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韶关 5121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无糖代谢异常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妊娠后才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在妇产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了妊娠期母儿的生命健康[1-2]。有研究表明[3],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妊娠结局。双C疗法是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Ⅱ)疗法,能对血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能有效维持血糖的平稳[4-5]。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母体的有关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因此,本研究探讨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高龄GDM患者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 s)
组别 n FPG(mmol/L) 2H PG(mmol/L) HbA1c(%) 血糖达标时间(d)实验组 50 6.08±0.77 8.98±1.12 7.51±0.74 4.45±1.36对照组 50 6.64±0.95 9.85±1.39 8.69±1.52 6.13±2.14 t 3.24 3.45 4.94 4.69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于妊娠24~28周首次进行经口服糖耐量试验,且均符合GDM的诊断标准[7]:(1)空腹血糖(FPS)> 5.1mmol/L;(2)餐后1小时血糖(1HPG)>10mmol/L;(3)餐后2小时血糖(2H PG)> 8.5mmol/L。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2)有妊娠期其他并发症;(3)年龄<35岁。其中实验组年龄35~46岁,平均(37.3±5.1)岁,孕周20~36周,平均(26.78±5.13)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24.13 ~ 27.25kg/m2,平 均(25.68±2.27)kg/m2;对照组年龄36~45岁,平均(37.7±5.3)岁,孕周21~35周,平均(27.12±4.79)周,孕前BMI为25.12 ~ 28.23kg/m2,平均(26.17±2.21)kg/m2。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孕前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合适的饮食运动方案,给予GDM健康教育。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多次胰岛素注射液(长春海悦药业有限公司,H22021244)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对患者每天餐前、餐后两小时、睡觉之前和凌晨三点的指端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每天多次对患者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具体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从而保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实验组给予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H20133107)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一天的用量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量作为基础量对患者进行分段输液治疗,另外一部分再平均分为一天的三餐前输注治疗;采用CGMS对患者每天餐前、餐后两小时、睡觉之前和凌晨三点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的血糖水平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输注量以控制血糖达标;对患者加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3治疗,口服,每天600IU;治疗三天后根据血糖变化情况进一步调整胰岛素输注方案。两组患者的干预治疗时间为两周。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血糖水平、妊娠以及新生儿情况。其中血糖水平情况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 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妊娠情况主要包括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破宫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新生儿情况主要是出现早产儿、死胎、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机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的FPG、2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其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早产儿、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巨大儿和高胆红素血症的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比较[n(%)]
3 讨论
GDM是危害母婴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8]。患者在孕期的血糖水平异常波动,对于高龄GDM患者危害更大,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发生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9]。有研究表明[10],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可以大大减少妊娠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降低早产和死胎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对控制高龄GDM患者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治疗GDM患者主要是通过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高龄GDM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频繁,该疗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11]。双C疗法在动态监测血糖水平的基础上,由监测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胰岛素注射用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平稳患者的血糖水平[12-13]。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在人体内缺乏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而高龄妇女在妊娠期缺乏会增加一系列预后不良的风险[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PG、2h 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其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儿、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剖宫产、巨大儿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娜等[1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GDM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妊娠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新生儿预后等具有良好效果。双C疗法可以维持患者基础胰岛素的输注,且在患者每天餐后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以很好地平稳餐后血糖水平。此外,联合维生素D治疗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16]。
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GDM患者,可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妊娠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预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宋桂芳.CGMS+CSII”方案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1(10):67-68.
[2] 许桂杰,尚丽新.妊娠前肥胖对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结局的影响 [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7,5(2):98-101.
“天神谕旨,神明不会因种族的不同而给予区别的对待。明日晌午,施行割礼。”天葬师说完这句话,迈开颤巍巍的步子,走回了天葬院。
[3] 翟迎九,魏丽,方铭喜,等.自我血糖监测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2(12):1305-1307.
[4] 李娜.“双C”治疗方案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831-1834.
[5] 唐莎.临床护理路径在双C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37-39.
[6] 神雪,杨祖菁,张琳,等.孕妇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6-78.
[7] 杨慧霞.2011 年妊娠期糖尿病国际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4):19-20.
[8] 宋依临,杨慧霞.动态血糖监测和自我血糖监测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8(49):579-583.
[9] 王凤环,李华萍.孕期血糖监测的方法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30):17-20.
[10] 韩一栩.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4):2122-2124.
[11] 胡晶.“双C方案”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疗效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4983-4985.
[12] 周起环.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33):6453-6455.
[13] 胡可佳,张继东,肖玉会,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程度、脂肪细胞因子和TNF-α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 (2):228-230.
[14] 宋鸿碧,杨慧霞.维生素D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59-60.
[15] 李娜,李飞.”双C”疗法联合维生素D治疗高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97-99.
[16] 杨静静,张晓梅.双C方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