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晚年的 乐活安养与
2018-04-27林超君
本刊记者 林超君
有资料表明,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至少达到1.5亿以上,甚至有专家估计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超过2亿。可以说,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相对脆弱,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独生子女们忙于拼搏事业、养育子女,对于“孝道”二字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心头之痛。那么,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到底该怎么保障?
其实,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很简单,基本就是:“安养”,即老龄人的养老安全,要努力做到内安其心、外安其身;“乐活”,即快乐生活,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给岁月以生命,活着同时有快乐、有意义、有体面、有尊严。
健康老龄化
要做到“安养”“乐活”,记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健康老年化。建立和健全老年人医保制度,应该是健康老年化的重点。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要做到安度晚年,首先要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医”,让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经济危机。在目前医保已经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老年人制定相关适当倾斜的政策,以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另外,开展面向老龄化社会的医学教育,在医、护专业的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老年人疾病医治以及如何护理的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地掌握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可以培养适合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全科医护人员,为社区老人以及其他社区居民提供基础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可以面向老年人及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急救常识等等,普及家人对老年身心特点的认识和保健护理常识。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的医护保障体系。
当然,病痛并不是必然伴随着老年人的。在新时代,是完全可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整体期望。要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形成,需要建立社会、社区、医院、家庭和老年人个人组成的健康促进整体。通过社区建设、家庭层面知识普及、定期体检及以及老年人自身注意身体保养,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晚年。在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养老需求,全方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安养”“乐活”创造条件。
“抱团养老”引热议
前阵子“抱团养老”案例一出,引起许多百姓热议,认为“抱团养老”会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一种新型方式。刘阿姨,是一位退休医生,对于各类养老机构,她总说“我不愿意去。”在看到“抱团养老”的案例后,刘阿姨跃跃欲试,她希望“抱团养老”的伙伴能和自己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刘阿姨说:“三观相同才聊得来。”赵大爷,70多岁,是一位独居老人。“我觉得抱团养老挺好,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互相帮助”,赵大爷说,“老年生活太寂寞,如果有一群兴趣相投的伙伴就好了。”
也有人认为“抱团养老”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因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高阿姨,68岁,她认为“抱团养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有些问题不能处理好,会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将出现许多麻烦。比如如何选定“抱团”对象?生活费用如何解决?“团友”生病了谁来照顾?还有诸如:日常卫生如何保证、生活习惯不一致怎么协调、子女及朋友来访如何处理等等生活细节,性格各异,脾气不同的几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时间短还好,时间长了容易引发矛盾。
而林大爷就基本对抱团养老全盘否定了。“我很认真的看了关于‘抱团养老’的报道,大部分‘抱团养老’的尝试者,都将‘团友’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那么可参与群体就非常有限了。而且老年人防骗自卫能力都较弱,一群老年人如何保障安全呢?”
“抱团养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确实值得肯定,但也必须看到这种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抱团养老”这种模式目前来说只是个人层面的行为,是小范围的养老模式,没有制度约束,容易引发矛盾,老年人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更有一些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这类老人肯定是不适合“抱团养老”的。
社区居家养老
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也不是说着玩的。当下中国,许多老人60岁退休之后在家含孙弄怡,为子女分摊社会压力,家中三代人互相扶持,其乐融融。国人偏爱居家养老,记者看好的中国式养老大致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种体系应该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来老年人主流的养老模式。
社区由一个个家庭组成,是最小的政府机构,可以说是百姓的大管家。那么社区在服务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了。结合我国的现状,记者认为应该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那么,社区养老服务又包含了哪些方面呢?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大致包括提供上门家务劳动、老人照料、护理及家庭医疗保健等,还包括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老年病防治站、托老所、法律咨询服务站以及各种老年活动中心等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社区,大事也不出街道。
目前,我国不乏一些社区居家养老的优秀试点。
山东:
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杏花村社区,王培兰老人像往常一样等候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送来热乎乎的午饭。王培兰老人89岁高龄,是一位建国前老党员,儿女不在身边,老两口独居,90多岁的老伴还患有重度阿尔兹海默症。幸运的是,老两口赶上了社区的“居家养老”福利,让他们“老有所依”。
助餐服务是杏花村社区居家养老的主打项目。由于天气寒冷,为老两口送饭的杏花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经理于芳怕饭菜变凉,急匆匆地跑到老人家,为老两口摆开桌椅,放好饭菜。然后在老人吃饭的时候,整理一下屋子,顺便和老人拉拉家常。
目前,杏花村社区里获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有30户。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老人们提供助餐、助沐、助医等服务,还经常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生活,极大方便了独居老人的家居生活。
除了杏花村社区,威海市环翠区还依托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为辖区独居老人开展“一对一”关心服务,工作人员每隔3天就会拨通老人电话与其聊天,了解老人近期需求,避免老人独自在家发生危险无人知晓照顾。截至目前,平台在网居民达81.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65.8万,加盟服务企业3226家,开展上门服务10.1万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重庆:
重庆市渝北区也把继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作为民生保障实事之一。渝北区在办养老服务这一民生实事中,把重点放在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上。总投资近50万元的龙塔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站建在金科公园王府小区,建筑面积有622平方米。服务站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配备有舞蹈室、理疗室、书法室、康复按摩室、手工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活动室、日间照料室、餐厅厨房等功能区域。
在运营上,街道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来深圳一家养老服务公司对服务站进行运营。在这一服务站里,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季度生日会、手工课、公园徒步活动、爱心便利超市送货服务、中医理疗服务等。
同时,养老服务站还开通了24小时服务电话,为附近居家的老人提供代缴水电气费、网上预约挂号、团购旅游、以及上门洗衣、理发、家电维修、居家保洁、家电清洗等服务。
到目前为止,渝北全区已建成79个这样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这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均配备有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学习室、健身康复室和老人饭堂等“四室一堂”。并根据老年人的需要,配置了休息、用餐等生活设施和适宜老年人的健身、康复、文化、娱乐等设备。
在办好社区养老服务这一民生实事中,渝北还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深度融合,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公司运营,依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发展更多的特色和专业服务。目前,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引入了养老服务公司,提供送餐、医疗、护理、家政等上门居家养老服务;还有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站委托第三方养老公司进行运营。将社区养老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联动起来,让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成为一个“小型服务综合体”。
社区居家养老的独特优势,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补充了家庭结构变化后单纯由家庭养老的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是新的探索,但这种新模式是养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层面若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打造出一批标准化、适老化、品牌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以社区为基本服务单元,以承担政府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为主,以市场化服务为补充,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信息咨询、评估评价及居家老人日常照护等公共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有社会公益性质,但记者认为,若做长久考虑,社区居家养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维护良性循环。社区可以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组织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工作,动员社会各方义务为老人服务等等;同时又还有不少专业项目可以按保本微利原则提供有偿服务,采用政府补贴(或政府采购)+合理收费的形式(困难老人多补贴,经济条件正常的老人合理收费)。这既可以减轻社区经济负担,又可以发展养老产业,同时还可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随着社区居家养老组织的不断涌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同样能为老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农村也可“居家养老”
农村老人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更严峻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留守老人的数量不可小觑,并且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因此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为重要与紧迫。未来的我国养老问题,重点在农村,难点更在农村。
目前,民政部门在农村提倡的是“互助式”养老模式,“互助式”养老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留守老人,希望村里的年轻人在务农之余,给村里的老人提供一些照顾。“这种照顾类似义工的模式,希望将来政府有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给照顾老人的村民提供一些补助。”民政工作人员表示。记者认为,“互助式”养老模式也不宜长久发展。且不说长期让村民只付出劳动,没有回报,单说现下农村青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农村老龄化非常严重,即使是“互助式”养老也面临人手不足的尴尬情况。
反之,“居家养老”模式在农村同样可以推广。在城市依托家政服务公司、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资源,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社区内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那么在农村,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农村幸福院、乡镇敬老院等设施,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村内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失智、留守等特殊老年人提供助餐、护理、家政等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