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当年是怎么学习哲学的

2018-04-26王一

党员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艾思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王一

早在延安时期,党内便开始大规模地学习历史唯物主义。那时是怎么学习的,又学些什么呢?

毛泽东对哲学的研究,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確进行中国革命的重要工具,并感觉自己对此掌握得不够,因此在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大力“做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马列主义,而以哲学为主”。

毛泽东对哲学的研究,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写道:“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们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时间专门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几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1938年春,潘梓年出版了一本哲学著作《逻辑与逻辑学》,毛泽东对之感觉“颇为新鲜”,于是只用三天时间,就读完了该书。

与此同时,毛泽东花费很大的精力研究哲学问题。据郭化若、莫文骅回忆,1938年9月间,毛泽东召集他俩和许光达、陈伯钧、萧劲光、萧克、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十余人,召开哲学座谈会。采取的方式是每周讨论一次,晚上七八点钟开始,持续到深夜十一=点钟。每次讨论都是由哲学家艾思奇、和培元等先讲,然后讨论。毛泽东除了插话,都是在最后讲自己的看法。议论的中心围绕军事辩证法问题较多。实际上是对红军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毛泽东非常认真地探讨有关问题,如对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中的“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提出异议,致信说:“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对于陈伯达撰写的《墨子哲学思想》,毛泽东两次详列了他的七点意见和三点补充意见,致信张闻天“请转伯达同志考虑……是否有当,请兄及陈同志斟酌”。

延安涌现出许多哲学研究会和学习小组

经过毛泽东的倡导和宣讲,在延安形成了学习研究哲学的浓厚气氛。

当时,延安成立了一些研究哲学的团体。颇负盛名的是延安新哲学会,从1938年夏天成立,一直持续到延安整风运动后期,它集合了当时延安的哲学家和主要学者,举办各种哲学报告会、座谈会和哲学年会。再如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毛泽东任会长,陈云任副会长,参加者有党政军主要负责干部四五十人,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1940年,先后成立了自然辩证法讨论会和自然科学研究会。

除团体之外,还有许多学习小组。如毛泽东组织的哲学小组,参加者有艾思奇、陈伯达、吴黎平、叶子龙等,每周活动一次,每次总是毛泽东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准备,然后一起讨论。

杨超回忆说:“当时毛主席在小组中征求对他著作的意见,讨论时毫无拘束,就在他家中开会……我们在讨论中,有一段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阶段的论述,在会议中大家都敞开思想,发言踊跃。对主要矛盾阶段问题有人讲:‘主席,如果说有主要矛盾阶段,那么非主要矛盾阶段和次要矛盾阶段如何解释?以后,主席就把这种思想概括在《矛盾论》中矛盾运动的形式、过程、阶段的概念中,充实了矛盾运动过程论的思想。”

张闻天在中央宣传部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后来学习小组扩大成为100多人的学习集体。“这个小组是依照艾思奇同志的提纲进行学习的。提纲是分章分节写的。艾思奇同志每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写一节。写完一节,就油印出来,发给全组的同志。”

中央组织部也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陈云与李富春任正副组长。他们每天上午9点以前为自学,每周集体讨论一次。学习小组重点学习哲学,将《唯物史观》作为教材。

此外,延安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哲学演讲。当时在延安的学者和培元、艾思奇、吴亮平、柯柏年、王学文、王思华等都有大量的哲学演讲,他们有的讲军事辩证法,有的讲实际生活中的哲学问题,有的介绍中外哲学史方面的知识,有的介绍哲学方法。其后,这些演讲大都发表在当时出版的《解放》周刊、《中国文化》月刊、《八路军军政》杂志和《解放日报》上。

哲学学习为延安整风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所未有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学习热潮,当然也对党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研习哲学成为全党的风尚。哲学被列入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计划,广大干部也积极学习哲学。

身经其事的郑校先回忆说:“1939年底我入军政学院学习,除集中上课外,其他时间主要就是阅读学院发的教材,自学时间较多。马克思、恩格斯原著《资本论》《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书,很难读懂,要逐字逐句很费力地去研读、去理解,每小时只能读5页左右,等于是硬啃下来的。”

不仅在延安,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是一样。1940年,从太行前线回到延安的朱德在延安召开的学习大会上指出:“我们是跟着延安走的,这里学什么,我们那里也学什么。教育学习,在抗日前线,辩证法大大地发展了;现在许多干部都能把哲学上的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中,认识客观实际、遵循规律成为许多领导人的共识。在一定意义上,大规模的哲学学习为延安整风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很多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在这种学习中大幅提高。陈云的话很有代表性,他后来多次讲到:在延安那段学习对他帮助很大,自从学习哲学以后,讲话做事才有了唯物论、辩证法,可以说终身受用。李先念也是运用哲学武装自己的一个典型。1938年他入马列学院学习,“学习特别用功”,他说都是那段时间学哲学养成的习惯。

毛泽东活用辩证法

毛泽东在著书立说、报告演讲、漫谈闲聊中,对辩证法几乎到了张口即出、信手拈来的程度。

在《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中,毛泽东看到了“符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周瑜和诸葛亮引用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俗谚中,毛泽东读出了“自然辩证法”,用以解释生与死、祸与福、忧患与安乐、必然与偶然的统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中,毛泽东读出了“军事辩证法”,正确揭示了优势与劣势、强大与弱小、骄兵与哀兵、进攻与防御、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于人、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法。

在毛泽东指挥的许多战例中,其虚实分合、攻守进退,以小打大、以少胜多,应战应和、应擒应纵,都有可鉴之处。这也可以解释为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用活了。

(吕丽妮荐自《新湘评论》)

猜你喜欢

艾思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盯住一个点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