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育
2018-04-26韩寒
韩寒
我离开学校那件事情已经非常久远了,在此简单描述一下。
上个世纪末,我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终以470分左右的总分进入了上海市重点高中松江二中。470分在当年的中考成绩中算高分了,进入区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但离市重点还差几分,我是因为长跑获得过区级比赛的第一名,有加分,所以通过特招进了松江二中。
结果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我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一决高下,几乎整整一个学期都在写《三重门》,荒废了听课。学期末,我自以为天资聪颖,临时抱佛脚也没问题,不想高中的佛脚比较粗,抱不动,我很多学科没有及格,不幸留级。
留级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从全村人的骄傲一下子变成了“村渣”。第二年高一,我觉得学校的教育不是很適合我,我希望自己去海阔天空闯荡一下。松江二中宽厚而包容,给我办了一年的休学,告诉我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一两年后还可以再回来。所以我至今依然很惦念我的母校。
事实上我也不能再回头了。你能想象一觉醒来,你的同学已经在上大一,而你还是高一的那种感受吗?
离开学校后,各种压力和议论自然很多,一度有人说这是“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回魂。我觉得很委屈,谁说读书无用了,我在学校外学的也不比在学校里的少呢。
这种警惕“读书无用论”的焦虑虽是误解,其实不无道理,“应试教育”和“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始终是社会热点。教育和学习这两件事本身没什么可讨论的,强的民族教育一定强,优秀的人必然爱学习,这是定论。但一刀切的应试教育与每个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特长之间如何调和,才是问题本身。
事情过去了将近20年,我去过不少地方,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对于现在中国教育的看法。
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不谈每个省或者不同民族的录取分数问题,好的学校大门基本上是对所有家庭敞开的。应试教育纵然有很多待商榷之处,但它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必须存在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美国、英国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
我们会看到很多灰心自嘲的段子,大意就是只要你够努力,你就会发现……还是那么挫之类的,这些你真心当段子笑一笑就可以了,别真的觉得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无用。
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无论你的家庭如何,你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你只要努力读书,最终成为科学家、院士、教授、公司高层、成功商人、政府高官、艺术家等等,都有着不小概率。
而在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很多。
举例来说,社会新闻里粗鄙丑陋的富二代并不是这个社会的全部,别一天到晚嘲笑富二代是土鳖了。
和十几年前不同,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他们从小双语、三语上课,拥有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私教,看小孩子喜欢钢琴就有演奏级钢琴老师每天带着他一个人,看他喜欢画画就有美院的高材生一对一教他画画,并时不时拜访一些大家。家庭传授给他更高的眼界和素养,这些人能力强,心态也好,根本不是纨绔子弟画风。他们的父母,大多也不是权贵出身,都是白手起家富一代,就是一定的教育和个人努力,加上机遇,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最大化的效率与公平。你要突破自己的出身就要付出远远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
那么,关于退学不退学,扯回来就很简单了。你如果从事文科与艺术,觉得学校束缚了你的发展,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你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并承受代价。成功的例子也不会多。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如果你真要走上自我学习之路,我个人不建议在大学前离开学校。时代不一样了,在我退学的上古时代,吃鸡就是去肯德基吃原味鸡,吃瓜就是路边买个瓜吃,玩手机就是掏出你的诺基亚,把屏幕从绿色的变成橘色的。比如我,退学后,一周就要去好几次陕西南路地铁站的季风书园买书,回来看书看电影写东西远行采风,娱乐生活基本就是这样。如果我在今天退学,八成也是要荒废在打游戏和玩手机上了。
如果你对其他学科有兴趣,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更好的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是最顶级,但整体不算差,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不光光是因为教育的问题。我看到过一组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的对比,在想象力环节其实大家都没差别,想象力这玩意,不是说你不做作业不管教,它就能出来了,有翅膀的鸟都能飞。
你若喜欢科学,那就更应该在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些领域中国是不差的,无须妄自菲薄,有好的学校好的导师就可以。据说好几十年前,浙大物理系的学生写信给尼尔斯·玻儿,说想去欧洲留学,结果人家回信说你自己学校就有束星北和王淦昌,都是世界最顶级科学家,你来干嘛……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第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算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
第二,别以为读了书,有了点知识、有了个文凭就了不起了,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每当你觉得骄傲自满时,就去帮你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吧,你会宁愿去复读十年的。
(李云贵荐自《经典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