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明良知学的内在理路及其现代审视

2018-04-26邓伟峰

文教资料 2017年31期
关键词:王阳明

邓伟峰

摘 要: 王阳明既是儒家传统的承续者,又是传统儒学的改造者和创新者。他经过反复体验和实践,既接续了儒门道统,又成功地重建起了以良知论为核心要义的儒家心学思想体系。本文围绕王阳明的思想演变,基于身心关系,透过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思想文化传统,阐述知行合一、德行与事功相统一等命题,并从更深层、更广阔的视野揭示良知学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学 内在理路 超越性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他既是儒家传统的承续者,又是传统儒学的改造者和创新者。王阳明经过反复体验和实践,质疑并批判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传统,进一步创造性地吸收了佛、道心性论的思想,既接续了儒门道统,又成功地重建起了以良知论为核心要义的儒家心学思想体系,从而使儒学乃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高峰。可以说,阳明心学不自觉地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意域深广的内在超越之路,“由对外在的语义、文本和事物的对象性认识,转为对主体自我的体认、内在本质的证悟,从而使认识与人的存在相统一、本体与境界融为一体”①,这种超越之路实质上是“直指本心”的内向探求,既开出新思想、新学风,又走向新的困境。

一、王阳明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演变

王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为阳明先生。自幼即聪颖异人,豪迈不羁。十一岁时赋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可谓志气恢宏。十二岁问:“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曰:“读书登第。”他对曰:恐未是,该是读书做圣人吧。十五岁出游居庸关,逐胡人骑射,经月始返。十七岁结婚时,与道士对坐忘归。十八岁学宋儒格物之学,二十一岁因“格竹子”而得病,遂改习辞章之学,又学兵法。三十一岁习静“阳明洞”。后几经周折,被贬贵州龙场驿,参透了格竹之病,终悟格物致知之旨,始倡良知之学。

关于阳明一生学术思想的演变,钱德洪与黄宗羲总结为“学三变”、“后三变”,虽略有出入,但均认为:龙场悟道之前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龙场悟道之后其思想宗旨又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人生和思想的根本转折,是阳明心学奠基的标志。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②(《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王阳明先是遍读朱子之书,泛滥辞章,循序格物,后来“格竹子”失败后,开始怀疑朱子学说。《传习录》亦是以对朱子的质疑为开端展开的。嵇文甫曾说:“王阳明是宋明道学史上一位最有光辉的人物。由他所领导的学术运动是一种道学革新运动,也是一种反朱学运动。”③实际上,作为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重要思想成果,宋代儒学达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巅峰,伴随着官方的认可,以朱熹理学为代表的宋代儒学在宋元以后发生变异,逐渐僵化。从逻辑上看,当一种思想固化后,必然要迎来革新与发展,而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本身就具有强盛的活力。王阳明出入于佛、老,未尝不是寻找一种外缘,以求在与不同思想体系的相互碰撞中取得新突破。当然,阳明面对当时现实社会,要有一个反复实践和检验的过程。

佛、道与儒家自是大异其趣,但阳明一方面扬弃了其本体论,另一方面汲取改造形成了新的工夫论,其“一意本源,默坐澄心”显然在工夫上受佛、道影响。王阳明龙场所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从此彻底返归圣人之学,并拈出“致良知”三字为其学问宗旨。

“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前之第一变,以“默坐澄心”、“收敛涵养”为主,涵养而日见其不足,不足方“日有余”。这与朱子重涵养本原之功夫相近。第二变,即阳明居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自立致良知之教,不重收敛,明心体内外动静、未发已发之意。“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传习录·答陆原静书》),进而于收敛、发散,一切任此自然心体,即寂即感,动静一如,知此良知超乎天理人欲之上,承体起用,知行不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至于第三变,乃是于良知圆熟时,“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当下心体自现即是工夫,“人于此唯见一超是非超善恶而无善恶又为至善之一绝对心体之呈现流行于所感之天地万物之中,如赤日之照万象”④。自此,阳明“不假外求”、回归心体的良知学随之完成。

二、阳明良知学的思想背景与特质

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传习录》之得名,当源自《论语·学而》所载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言。朱熹注此说:“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传习”者,传而习之,习而传之之谓也。传、习二字,体现了文化与学术的传承与创新。而阳明心学的体系,最主要的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总纲,“心即理”为体,“知行合一”为用,即用显体,承体达用,体用不二。

王阳明生前曾言:“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贖乎?”⑤阳明传道重在教化而不在语言,当然不愿把语言备录成文字乃至于刊刻成书,那么录刻《传习录》的目的应该不在文字而在实践老师的思想,起到教化的作用。所谓传习者,亦是“温故而知新”,强调实践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看,“传习”在于传心。

钱穆在《宋明理学概述》中评价:

“我们综观他(王阳明)的一生,实可算是以身教身,以心教心,最具体最到家的一实例。他平生讲学,总是针对着对方讲,从不凭空讲,也不是在讲书本,或讲天地与万物。他所讲,也只本他自己内心真实经验讲……他只是讲的良知之学,只是讲人之心,只是本着己心指点人心”⑥。

阳明心学虽以“心”立说,但由于其以“良知”释“心”,因此其心学即为良知学。阳明良知学把“道”或“心体”看作一个不可言说之域,这实际上是要求从“口耳之学”转进到“身心之学”,反对通过书册之知、见闻之知、口耳言语等一切外在性的途径窥测本体,主张以自我的体验、实际的践履达到对本体的把握,由此展开对内外之辨、己学与世儒之辨乃至儒道释之辨⑦。

一方面是身心关系上。王阳明早期经历了对朱子学的虔诚信仰和追求后,发现了其弊病。他批评朱子等理学是“务外遗内”,只重外向驰求,徒为口耳之学,甚至只是文本教条的举子学,而把成圣的“为己之学”、“身心之学”放在一边。因此,他反思的结果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为学的目标、认识的对象是内在的“吾性”、“本心”或“良知”,而不是外在的天理、万物、事理,“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王阳明心学中,悟道主要不是对外在的超验本体的认识,而是表现为主体境界的形成与提升,这一思路可以看作身心之学的逻辑展开⑧。身心一体、心理合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知”不是追求外在于心灵的知识,“格物”也不是要在事事物物中找出普遍的天理。“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黄宗羲总结道:“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功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另一方面是“道问学”与“尊德行”的侧重上。有人问阳明,朱子以存心、致知为二事,若做一事如何?阳明答道:“天命于我谓之性,我得此性之谓德。今要尊我之德行,须是道问学。如要尊孝之德性,便须学问个孝;尊弟之德行,便须学问个弟。学问个孝,便是尊孝之德行;学问个弟,便是尊弟之德行。不是尊德行之外,别有道问学之功;道问学之外,别有尊德行之事也。”⑨如果把“格物”当成由外在的“知”达至内在的德行的“道问学”过程,那么就容易过于倚重外在的“道问学”而轻忽内在的“尊德行”。王阳明认为,以人之学,但当求之于内,而程朱格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求之于外是理障。其所悟到的圣人之学是心学,就是要从知识性学问的局限中实行超越,回归到无所不知的心灵本性。

再者是内在超越性的问题。不管是内外之辨、己学与世儒之辨还是儒道释之辨,中国哲学的传统最终指向的都是注重内在的超越。汤一介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不同可能是它以‘内在超越为特征,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中国化了的佛教,都是内在超越的哲学体系。”⑩宗教重超越义,而道德重内在义。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超越的追求,而中国化的佛教特别是禅宗,其心性论的精神实质就是人的内在超越,这体现在即众生是佛、即烦恼是菩提、即无明是智慧、不舍生死而入涅槃、即自性而净土等。超越所要实现的目标内在于自心,而非纯粹地孤悬于现象界之外;而超越的实现依赖于人内在的悟与修,靠自己内在的修养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儒学本质上是一种内圣之学,这种内圣之学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在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人通过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达到超凡入圣。

王阳明看到了儒释道各有所偏,如黄宗羲对其所做的深中肯綮的总结:“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为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明觉于吾心,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金镜已坠而复收,遂使儒释疆界,渺若山河,此有目者所共睹也。”(《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综上,阳明良知学无疑纠正了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侧重外在的偏离,回归并扩大了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传统。王阳明对宋儒之偏的批评在“向外寻理”上,而对于佛、道着重追求个体内在的自我解脱和修养的内在超越、不重救世济民的实践活动,也持批判态度。“盖圣人之学无人己、无内外,一天地万物以为心,而禅之学起于自私自利,而未免于内外之分,斯其所以为异也。今之为心性之学者,而果外人伦遗事物,则诚所谓禅矣;使其未尝弃人伦遗事物,而专以存心养性为事,则固圣门精一之学也,而可谓之禅乎哉”{11}?基于此,阳明心学所宗的大概是,心性修养工夫与用世济物等的统一,在自我受用中,既能超越世俗,又能在世俗事务中安顿自我。

三、良知学的现代审视

王阳明良知学的形成,是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命题,并经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最后才有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理念。然而,从总体上而言,王阳明亦未摆脱“有首无尾”的流弊,尽管他生前唯恐良知观念会变成空洞的口号而对人无用。事实上,阳明后学在教化思想上与六祖后禅宗的发展一样,也出现了分流,其精神意趣不尽相同:一个是阳明儒学的禅学化空疏倾向,如王龙溪的“良知现成说”;一个是阳明儒学的大众化倾向,如泰州学派王艮的“淮南格物”说与李贽“自私其心”的“童心说”。中明之后,中国思想界开始转向关注身、情、欲方面,无法担负其大众教化的历史责任。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上讲,儒家这种倾向,佛教几乎是同步的。明末的狂禅运动,即是一个极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至清代,由空谈心性向实证之学的转变,也是一种必然的“反动”。因此,站在中国哲学思想传统下,反思阳明学发展的内在理论,从而对其现代价值和意义予以重新审视,非常有必要。

王阳明晚年回复顾璘(顾东桥)书信中的一段文字,称之为“拔本塞源论”。王阳明从根本上谈及顾氏疑问的源头,对于私己之欲和功利之毒,要拔本塞源地解决。“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钱穆曾言,“人人分工而合德,人人平等而自由,各还他一个天赋的才性之真,与本心的好恶之诚,而各成为一圆满无缺之圣”,“守仁的良知之学,则就人人言,这一社会,便成了中国一人、天下一家的社会。所以良知之学是心学,而推广到社会大群与技艺专业上,实可有其甚深甚远之到达。一样的社会,一样的技艺,只不从功利看,而从德行看,便会发展出异样的光彩”{12}。超越这种功利性,并不意味着割裂德行与事功。王阳明还是十分重视贯通内外的,认为良知无分内外,学道不离日用、事功,在实际生活、世界、日常事务中体悟、求道。不过,在另一面,又极易走向为道不为学的局面,把求道与求学、道德与知识、内修与外证等对立起来,以前者否定后者。

另外,在内在超越的层面上,不像佛教、道教,以阳明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传统之一,如果没有外在超越对象的“超越”,局于内在生命,以自我的体验、实际的践履达到对本体的把握,则可能仅仅是感性的、经验的,无法获得真正的超越。与此同时,“这种过度内在化的倾向不仅会使针对主体的真正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的內在超越难以实现,反而会扼杀人的主体性存在,沦为纯内心的自省和完善,完全弃外绝事而走向其初衷的反面”{13},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一特征尤其应当加以注意。这一困境,不独宋明理学如此,中国化的佛教亦如此,只是佛教近代以来一直努力走出“人间佛教”的路子,以调和超越与事功的关系。阳明学在明末清初走向分化,有的走向脱离现实的空疏,也有黄宗羲等积极与社会变革的实践。事实上,阳明学在经历了诸多波折与困顿,传播到日、韩等国,并被输入国文化所消化吸收,甚至成为社会思想变革的重要思想来源,这从侧面验证了阳明学的价值。因此,王阳明及其学说不仅属于浙江,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世界,站在国际视域去理解、诠释,会有更深层、更广阔的视野,赋予阳明学新的时代意义。

注释:

①⑦{13}朱晓鹏.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化进路——以王阳明良知学为中心的考察[J].孔子研究,2015(01).

②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201.

③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91.

⑤{11}王守仁.传习录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567,257.

⑥{12}钱穆.宋明理学概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49,299.

⑧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21.

⑨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4.

⑩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猜你喜欢

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真正心平气和
阳明公园畅想——纪念王阳明置县平和500年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朱熹、王阳明对《大学》诠释之比较
话剧《阳明三夜》剧照
--(第一夜 新婚之夜)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因时致治”法律思想探讨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