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约瑟难题”与文化自信之思考

2018-04-26卢雅丽

文教资料 2017年31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文化自信

卢雅丽

摘 要: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西方,为什么没有像西方那样产生近代科学呢?这一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经济、文化、哲学等多方面进行了解释。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建设任务,本文着重在这新时期背景下探讨文化语境的理论解答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文化自信 现实意义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研究中国科技史,主编了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向西方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肯定其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在其毕生的研究中,他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在科学革命前长达14个世纪的时期内,中国文化能够比欧洲文化更有效地了解自然,更能把有关自然的知识用来造福人群,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西方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印度兴起①?这就是学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一、有关李约瑟难题的理论解答

关于李约瑟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技术本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出解释,力图系统而完善地回答这一问题,以下介绍文化语境的理论解答。

(一)封建官僚制度解释。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7卷中即有李约瑟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他从社会和经济因素方面考量中西方在近现代科技发展上的差距。在中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都经历过封建主义阶段,但是西方的封建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主义有着显著不同。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并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这种制度一方面选拔人才使得社会管理井然有序,有效发展科技,实行重大工程,另一方面高度集权使得技术开发缺乏动力和竞争,新观念难以被社会接受。西方的封建社会由贵族阶层统治,在这一过程中,古代欧洲地区通过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相互激烈竞争,研究科学、改进技术,夺取了国家政权,并进一步促进了近代科学的革命和进步。封建官僚制度的解释确实部分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和近代的落后,英国李约瑟研究所的学者们一直继续探讨这一问题,期望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步获得更深入完备的答案。

(二)文化决定论解释。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革命》一书中从文化角度解释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与科学发展的原因。他主张新教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动力。整个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文化,注重探索世界的本源和自然的规律,强调认识自然界,以同一性揭示多样性;在方法论上强调人类理性的作用,侧重分析与演绎的公理式系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图景。中国社会深受正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强调伦理纲常的社会和谐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对自然做伦理化的解释,以整体论、经验论的方式看待自然,缺少古希腊式的自然主义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文化传统,因此没有产生以实验、分析为特征的近代科学;在制度文化上,以父系的官僚体系为基础,强调伦理道德约束,不仅保守,而且缺少法律治理的社会传统。马克斯·韦伯的文化决定论解答从人类文化学视角出发,部分说明了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但其对前现代时期中国科技为何能领先世界却不能很好地做出解释,需要进一步考量。

二、对李约瑟难题的质疑

对于“李约瑟难题”,海内外大多数学者都持肯定态度,承认其疑问并从多方面予以解答,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否认难题的合理性。学者张秉伦和徐飞1993年在《李约瑟难题的逻辑矛盾及科学价值》一文中认为李约瑟问题本身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在其设问中所指称的近代科学实际上就是近代以来产生于西方的各种科学理论与传统的一个总和,而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始终有着关于自然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科学,但这样的科学按其定义绝不会被称为近代科学。而且,近代科学是西方多个国家和民族集体智慧的精华,它不仅不能在中国产生,而且不可能产生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

对此质疑,也有学者进行了反驳。在他们看来,李约瑟难题中的近代科学的产生地“西方”并不是指国家地区概念,而是指文化区概念。同时,这种近代科学并不是西方科学,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整个世界的科学。这种科学不仅在适用范围上是世界性的,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广泛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成果,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也有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东方世界的文化。自然在人类面前以同一的面貌展示自己,人对自然的真理认识也是平等的,近代科学虽在欧洲特殊环境中产生,但它对自然揭示的真理性认识却是跨地区、具有普遍性的,这正是近代科学的价值所在,是人们探讨李约瑟问题的价值前提。

三、文化自信的新时期探讨李约瑟问题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在歷史长河中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的昂扬盛世,到近代文明势微而备受欺凌,在百年近代史中挣扎图强,民族情感受到巨大创伤,不仅在物质上急需壮大富强,在精神上也需自信自立。李约瑟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其意义不在于是否经得起推究的学理性,而在于其触发的思考与启示。它一方面肯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揭示着近代中华的民族之痛,促使人们寻方疗伤、强筋健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新任务,将“文化自信”上升到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自十八大以来,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独特的文化魅力流光溢彩。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重新探讨李约瑟问题给我们带来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立世之魂。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结晶,启示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代表着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李约瑟问题的前半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向西方世界展示了繁荣绚烂的中华文明,而作为国人本身,更要感受和宣扬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底气,延续文化血脉就是坚守中华文化,坚持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弘扬和繁荣中华文化。

(二)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李约瑟难题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后半段的疑问——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西方,这也是萦绕在国人心头的问题,直指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激起中国人对科学精神的反思和追求。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应认识到比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仍存在大的差距,在科技基础上仍显得薄弱,高尖端产业和核心技术领域仍需总体提升,在科技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亟待提高。在中国这样一个缺少自然科学传统的发展中国家,科学精神依然需要极大弘扬,科技水平仍需努力提高。因此,在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探讨时,反思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仍需将科学精神的弘扬时时放在心头,发展科技,推动科技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发扬传统文化与推动科技创新二者并不矛盾。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掘和研究其中与现代科学并存的部分,从中获取对现代科学仍有价值的内容,并结合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屠呦呦从传统古方中受启发提取青蒿素就是有力论证;中国古代整体论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亦是对现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有益补充和启迪。我们在实现现代化、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不仅要向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学习,更要立足中华文化,吸取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训,真正做到自立、自信,取之有道、用之有效。

注释:

①[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2][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美]杰瑞德·戴尔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诸社会的命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文化自信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