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文武相济”思想在军队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18-04-26陈未赢马俊然饶明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孙子

陈未赢 马俊然 饶明

摘要:孙子属于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家,其在军事思想中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尤其是“文物相济”的思想,对于目前的军队管理来说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应用意义。孙子主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明二者需要相结合以后进行应用,才能够形成合力获得最佳效果。本文将从孙子思想中的文武两个方面,对现代军队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孙子;文武相济;军队管理

引言:

孙子作为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在其军事思想中认为军队的管理应该“文武相济”,在该思想中提到的“文”主要是指通过道义和整治对士卒进行教育,而“武”主要是指利用严明的军纪来规范士兵的行为,使士兵畏服。军队的管理需要将文武相结合,才能够真实做到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这对目前我国的军队管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1.“令之以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令之以文,主要是指应加强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其觉悟有所提升,激发其斗志,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1培养现代军人的“军魂”意识

军人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主要责任就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全,与其他群体之间在任务特征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军人的使命体现在战争当中,这将对军队的管理提出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只有在日常训练中不掉以轻心,才能够永久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培养军人的“军魂”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所谓的“军魂”意识,简单来说便是军人精神,严格遵守纪律,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在日常的军队管理中也应加强对其进行教育,重点培养軍人的爱国精神,使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在《蔡锷记》中曾经指出,中国缺乏尚武精神,便如同没有可以使用的武器,因此长此以往尚武精神将很难培养且逐渐消磨,这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由此可见,“军魂”意识的培养对于现代军队管理来说十分重要。这有拥有较强的“军魂”精神,才能够使士兵的斗志被有效的激发,克服种种困难,将不胜转为可胜,为军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1]。

1.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孙子兵法》中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其中所讲述的“道”便是指政治上的一致性。为了能够使国君和臣子上下一心,达到“上下同欲”的目的,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孙子在其军事思想中还提出,军队在刚刚聚集在一起时需要激发士兵的士气,才能够提升军队的凝聚力;在连续行军的过程中,要“利气”;在与敌军拼杀的时候要“延气”,保存长久作战的体力;在临战状态前需要“断气”,上述四项的主要目的是不间断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日后,在现代军事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本着“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原则,使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齐之以武”,捍卫严明的纪律

孙子认为,军队的管理不但要令之以文,还应与齐之以武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做到队伍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2.1军队管理的正规化

在《孙子兵法》中提出,“善于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由此可见,孙子将法看成能够对胜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其中,曲制主要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官道为各个地区将士的职责划分,区域管理等制度;主用是指军用武器、装备、费用等管理制度。因此,“依法治军”不但是在人员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还体现在规章制度方面。目前,我国军队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成长,在法律法规方面逐渐得到完善和优化,极大的促进了军规的现代化、正规化转变,并且在孙子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军队管理将向着更加法治化的方向发展[2]。

2.2加强从严治军的有效性

在孙子兵法中,“执法必要”属于其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孙武在校场中将不听命令的吴王爱妃斩首,周亚夫治军严明,创办了骁勇善战的“细柳营”,都是古代执法必严的典型案例。要想真正做到执法必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身先士卒,在要求其他人做到之前,首先自己应起到表率作用。二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使法律真正成为军队管理的准绳。三是严格执法。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使法律发生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军队的士气和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军队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将执法必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依法治军”。

3.文武相济,提升军队管理效率

在《孙子兵法》中提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司马法》中也曾提出,“士不先教,不可用也。”简单来说,就是失去斗志的队伍,则充满了软弱,没有经过教化的队伍,不能够在战争中使用。这主要是要求:一是要进行士兵的心理管理,在军队管理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感情来带兵,并且使士兵都能够紧密的围绕着将军的周围。在“上下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作战,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战争的胜利。我国军队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便是“双六条”,这是一种对上述原则和要求的直接体现。二是加强思想上的管理,在讲规矩时要把话说透,让士兵都能够明白和懂得其中的道理,这将要求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需要将指令向群众告知,并且事先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对条例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使群众和士兵都能够自觉遵守。在实际应用中,应将耐心说服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单纯的采用“文治”或者“武治”都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应将二者形成合力,在综合作用下发挥出最大效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军队在管理中能够将孙子思想中的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管理形式上转变了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文治”上的主要体现在于从主观方面对军队客体进行有效的教化,在“武治”上主要体现在对军队客体进行规范和限制,以此来提升我国军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莹.帛书《易之义》键川、阴阳、刚柔、文武思想合论[J].周易研究,2017,(3):17-21.

[2]饶国栋.清代颜元“文武相济”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体育的影响[J].地方治理研究,2014,16(2):69-71.

猜你喜欢

孙子
孙子列传
孙子列传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列传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垚
略谈《孙子》的“避实而击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