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高失业率原因

2018-04-26张紫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

张紫琳

摘要:土著居民曾经是在澳大利亚唯一的主人,直到1787 年,一艘舰队在菲利普船舰“天狼星”号的率领下,载着1030人驶入悉尼港,开始了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的历史。从此土著居民在欧洲移民和殖民的过程中被边缘化,其生活和发展道路也随之改变。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高失业率

一、土著居民失业率高的体现

据统计,土著居民的失业率是非土著居民的3倍。2008年原住民就业率为53.8%,而2014年则为47.5%。在2005至2011年间,整体原住民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15%以上。2011年,土著居民的失业率从2010年的18%降至16%,主要城市的失业率为13%,特定区域为19%,偏远地区为15%,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特定区域和城市的失业率下降了,但偏远地区的失业率已急剧上升15%。大量原住居民不参与劳动力(44.1%),为非原住民人士的两倍(23.6%)。

二、土著居民失业率高的原因

澳大利亚官网在总结原住居民高失业率的原因时,往往归纳为以下几点:1.土著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2.健康状况较差,3.土著居民多集中生活在澳洲大陆内陆偏僻的定居点,劳动力市场有限,4.劳动力年龄结构。我认为,土著居民高失业率的原因除上述观点外,还有以下几点1.土著居民的主观因素2.雇主的思维定式 3.廉价海外劳工的竞争4.不完善的政府政策。

(一)土著居民的主观因素

土著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劣,27%的土著人仍居住在偏远地区和边远岛屿。他们属于澳大利亚最贫穷的阶层,文盲率、犯罪率均高于其他社群,土著居民的平均寿命比非土著居民低17岁,婴儿死亡率也较高。这些都构成了土著居民失业率高的主观原因。

有报告指出,阻碍被边缘化的土著居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并不是他们的技术水平或者经验,而是他们上岗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一个人想要尋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必然要接受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条件,但这对于土著居民而言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土著居民大都“蜗居”在社区拥挤的住房里,更别提创造一个适于学习的环境了。

土著居民因为长期被置于现代化的边缘,从而保留了自身独有的原始生活习惯和习俗,但是这也使得他们难以融入现代型经济生活。对地处偏远地区的原住民工人而言,城市生活仿佛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要学习全新的生活技能,比如,为了上班不迟到他们要学会使用闹钟,要加强自己的算术能力和识字能力,同时这也是他们获得工作的技能。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那些有工作的土著居民所从事的工作技术等级较低,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如建筑业、铁路运输等,很少土著居民能够进入写字楼工作。

虽然现代型经济生活对土著居民提出了挑战,但是在新环境中他们依然保留了团结一致的精神。年长的原住民工人往往充当年轻人的导师,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也向他们传授生活技能,除此之外,当年轻人求职无门,心灰意冷想要回归故里的时候,他们还会给以悉心的劝慰。年轻人也很尊重“长者”,视他们为榜样。正如丹尼·李斯特所说的那样,“导师教授的内容覆盖面很广,他们教授年轻人如何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1)

(二)雇主的思维定式

在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眼中,土著居民就是懒惰的代名词,他们除了会“坐下来收钱”,别的什么都不会。这种刻板印象就给土著居民的求职带来困扰,很多时候,就算土著居民符合应聘标准,还是会被雇主们拒之门外。雇主们也习惯于给土著居民安排那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就算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也认为他们也不配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些资源公司更是明目张胆地提出,土著居民贫穷无知,就应该守着自己的土地过活,成为“荒野的管理员”。女作家凯莉·布里格斯说:“我有过至少5次这样的面试经历,当面试官看到我是一个土著居民时,眼中都闪过一种异样的光芒”,这句话使得澳大利亚大众对于土著居民的歧视昭然若揭。

(三)廉价海外劳工的竞争

事实上,年轻的土著居民并不是好逸勿恶的,他们很喜欢工作。原本他们就受到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与其他澳大利亚人在工作就业方面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今,廉价的海外劳工也抢占了他们的就业市场。澳大利亚的屠宰场主们更乐意于雇佣海外劳工,因为他们雇佣海外工人的申请在一个月月内就能完成,但雇佣一个原住民青年的申请则需要超过16个月才能批准下来。雇佣海外工人还会给屠宰场带来额外的收益,因为政府会给予工资补贴,但雇佣原住民青年却享受不到这个待遇。据一份报告显示,招聘和引进海外劳工的总成本为17000美元至30000美元,一旦他们的签证到期,他们就会到他们的祖国。雇佣一个边远地区的土著居民的成本为17000美元,但是雇主们还是更加愿意雇佣海外劳工,他们不仅廉价,而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技术。

(四)不完善的政府政策

由于政府施行教育和福利政策不够完善,许多土著居民找不到工作。偏远地区的教育缺失可以说是土著居民的失业的“罪魁祸首”,在城市里,政府给无法就业的土著居民发放救济金,救济金的金额往往会高出一个普通人的基本工资,这就使得很多人宁愿靠政府福利过活,也不愿出去上班。不合理的福利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就业问题,反而滋长了“不就业”的不正之风。评审人员在2011年新南威尔士州的土著居民就业工程的审查中发现,“没有战略或组织来运行直接关乎土著人民需要的工程,也没有机构来监测资金的去向,当然也没有机构对成果进行评估”。新南威尔士州原住民事务部长维克托·杜米尼路说:“我们需要加大对原住民社区的投入,加强同学校的合作,通过校园招聘来扩宽土著居民的职业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地区性新兴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私营企业、非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土著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土著居民想要安稳的职业,这也意味着要面临更强的失业风险。安稳的职业能使他们自身生活境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能对一直困扰澳大利亚的土著人问题稍作缓解。土著居民的失业率的降低不管是对土著居民本身抑或是澳大利亚政府而言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三、结语

土著居民一直是澳大利亚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虽然澳大利亚政府推行了种种举措不断重视提升土著人权利,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仍属最低。就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失业率高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保有特殊的生活方式、信仰以及文化的土著居民必须推出差别化的政策。首先,了解土著文化、尊重土著居民的传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前提,政府应为他们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如增加土著人住房、教育津贴,增加土著人特有的医疗服务和法律帮助机构,使他们在生活、工作和健康等方面都能受到关照,这样以来造成土著居民失业率高的原因也就不复存在了。其次,增加土著居民参政、议政的机会。最后,还要保护土著特有的文化,土著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是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内容。保留土著的语言和文化传承,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身份生活在澳大利亚。

注释:

(1)SMH,Mentors a vital resource for work at the coalface,2012.

参考文献:

[1]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1),Labour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Australians,Estimates from the Labour Force Survey.

[2]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3),Australian Social Trends.

[3]SMH,(2012),Mentors a vital resource for work at the coalface.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澳大利亚Onedin住宅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幸存的澳大利亚——探访澳大利亚博物馆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在澳大利亚骑行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