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研究

2018-04-26李春宇陈聪杜锶颖潘伟杰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促进作用轨道交通

李春宇 陈聪 杜锶颖 潘伟杰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城市提升其竞争力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将结合相关城市的实践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密度等要素与城市竞争力各要素的相关性进行一元回归分析,推导出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竞争力;促进作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81

0 引言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之间的促进关系,国内外早已有众多的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影响城市的结构演变、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例如,郝世英等人对台北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变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究[1],王宇宁等通过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的增值[2],但是却鲜有学者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如何促进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进行过深入的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基于其它学者的相关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竞争力发展的规律。

1 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竞争力内涵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根据全国358个地级城市的发展现状的统计分析,发布了201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由于城市竞争力较高的大城市拥有配套较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本文选取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

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和广州这些经济极其发达的特大城市,其轨道交通密度以及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数始终处在国内的前五名。从表1数据,明显看出香港的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为0.293km/万人及轨道交通密度为0.194km/km2,均居10个城市之首,其城市竞争力排名仅次于上海,说明香港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越高,则能更好的满足城市内部的出行需求和缓解交通压力,而轨道交通密度越高,则能优化城市内部的产业架构,带动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排行榜后五名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水平稍落后于前五名,但仍可发现南京的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及轨道交通密度能赶超排名第四的北京,分别为0.281km/万人和0.035km/km2,其GDP增长率为8.0%,高于北京的6.7%,这表明南京的轨道交通发展优势比较突出,轨道交通对GDP等要素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国内对城市竞争力研究较早的倪鹏飞博士对城市竞争力是这样界定的[3]: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相比其他城市而言,在竞争和发展规程中,在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方面更有优势,更容易通过占领和控制市场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一种能力。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城市竞争力将会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内涵之一,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明显。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极大地缓解交通压力、带动土地开发和调整城市结构等,从而吸引了人才和资本流入城市,而资本可以带动城市经济,人才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两者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福利,这也恰恰符合城市竞争力定义中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要求。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1 研究范围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需要选取城市竞争力排名较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竞争力很高的城市,这些城市同时也是轨道交通建设的标杆城市,它们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时间段相对较长,能获取的数据较完善,有利于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研究时间段如表2所示。

2.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去量化分析,在基于倪鹏飞、赵璧和魏劭琨[4]以及周玉波和姚铮[5]等研究,综合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之后,本文选取了人口密度、人均生产总值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三项指标来量化分析城市竞争力。

城市轨道交通密度能直接体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轨道交通密度是指轨道交通线网长度与城市面积的比值,轨道交通密度越大,意味着轨道交通覆盖城市的面积越大,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越好,所以在本文中主要选取轨道交通密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的指标。

本文所选取的指标数据都是来源于各个城市政府的统计年鉴[6-9],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3 数据分析方法

在选取和计算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人口密度、人均生产总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和轨道交通密度的数据之后,对这四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指标和轨道交通发展指标进行LS一元回归分析。也就是先分别进行北京的人口密度和轨道交通密度的回归分析、人均生产总值和轨道交通密度的回归分析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和轨道交通密度的回归分析,再用同样的方法对上海、广州、深圳进行分析,然后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的。

3 轨道交通与城市各发展指标的关系分析

3.1 轨道交通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和軌道交通线网密度的数据,用Eviews8.0做两两回归分析。

在该回归分析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R-squared值都比较高,说明人口密度和线网密度之间的拟合优度较好。轨道交通密度越大,则轨道交通的通达性越好,人口的流动就会越频繁,人口流动频繁之后,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所以轨道交通附近往往会形成人口比较稠密的区域。在一项城市轨道交通的调查中,广州有24.23%的人的学校或单位在轨道交通站点500米范围内,而目前只有一条轨道交通的佛山也有6.46%的人工作和学习在轨道交通站点500米内。

相对于轨道交通密度只有0.697%的佛山来说,6.46%这个比例已经属于较高的水平,这就证明了轨道交通附近会有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吸引其它区域或城市的人口往有轨道交通的区域流动,这样会使得城市的人口密度进一步提升,调查表明,有高达 84.23%的人期待工作单位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只有 5.39%的人认为自己不期待,另外有 10.38%的人认为无所谓。

这证明了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对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不仅仅因为轨道交通的通达性,更因为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丰富的各种资源,这就一步一步地使得轨道交通覆盖区域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相对应地城市的人口密度也会越来越大。

3.2 轨道交通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和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的数据进行两两回归分析。

该回归分析中,R-squared值也都很接近1,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与人均生产总值有较强的拟合度。但从公式上看,四个城市的截距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每座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时间差异所造成的。上海和深圳的斜率远大于北京和广州,说明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更快,表明上海和深圳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的发展程度更能拉动该城市人均生产总值的提升。

结合相关调查,其中广州和深圳有70%左右的人认为,所在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基本满足出行需求,而佛山和东莞则不到三成的人认为满足需求。数据表明,像广州和深圳这些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较大的城市更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满足生活的出行需求,从而间接拉动各行业的发展。在城市间竞争日渐激烈的现状下,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大运量和快速的特点,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在等车和堵车上的时间浪费,总体推动城市的竞争活力。

3.3 轨道交通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的数据,做两两回归分析。

回归的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密度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拟合优度较高,且通过了检验,说明轨道交通对城市房地产有较强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早已经有大量的学者进行过研究。而且根据LS回归的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都可以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轨道交通是一种交通工具,本质上是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问题,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居住和工作的地点离轨道交通站点越近,意味着出行的效率越高。所以轨道交通和房地产开发就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在一项轨道交通调查中,有60.35%会选择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居住,而仅仅只有13.06%不会选择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居住。

3.4 小结

本节主要通过LS一元回归和调查数据的分析,通过对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系统作为支撑,城市轨道交通在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产业优化等方面呈现出一种对城市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进而形成城市的竞争优势。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未来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竞争更优质资源的重要保证。

4 结语

纵观国内拥有强劲竞争力的城市,大多是轨道交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的竞争力的发展已密不可分,轨道交通在城市竞争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人口密度、人均生产总值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三方面的促进作用上,进而促进城市提升竞争力。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应组织相应的资金和财力投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中,使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能与城市进一步的发展相匹配;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应作为支撑城市发展战略的框架,更好的引导城市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世英,严建伟,滕夙宏.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台北经验启示[J].城市规划,2013(11):62-66.

[2]王宇宁,陈洁.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增值效应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02):68-71.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倪鵬飞,赵璧,魏劭琨.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构建与因素分析——基于全球500典型城市样本[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06):72-79.

[5]周玉波,姚铮.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系统工程,2009,27(04):52-57.

[6]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02-2015[S].

[7]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统计年鉴1996-2015[S].

[8]广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广州年鉴1998-2016[S].

[9]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深圳统计年鉴2005-2016[S].

猜你喜欢

城市竞争力促进作用轨道交通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基于AHP的城市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