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究

2018-04-26杨越刘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因素

杨越 刘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的标准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应试的教学模式,将科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心理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文章主要针对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研究

引言: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影响问题的策略。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很多多动症患儿的病因是遗传因素,其中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85.7%,异卵双生子同病率是33.3%。遗传对小学生的精神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高级神经活动强且不够平衡的典型胆汁质学生,经常会冲动、暴躁、容易发怒;高级神经活动不强并且缺乏平衡的学生经常表現的抑郁,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孤独、焦虑或者自卑等心理问题。

(2)心理因素

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在这一情况下,有些矛盾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小学生长期处于心理矛盾环境下,或者矛盾程度过高,可能会为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致使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3)生理因素

如果小学生儿童时期患过传染疾病,例如脑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疾病,脑组织会受到严重伤害,进而导致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内分泌,例如脑垂体、肾上腺等分泌不够均衡,也会致使小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如甲状腺素缺失,小学生会出现智力迟钝、记忆减退等症状,但是分泌量过少又会造成神经过敏,情绪容易激动等现象发生。

二、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策略

(1)培养小学生情绪调控能力

在培养情绪方面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1]。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找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学生掌握了这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丰富教育内容,突出实用性

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不论什么方式和形式的教育都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切教育内容都要与小学生的发展相联系,贴近他们的生活,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人员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不可空话、套话的讲个没完。小学生需要的是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学习的应该是具有实效价值的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并且通过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帮助他们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和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2]。按照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辅导人员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让他们多说、敢说,辅导人员做好相关的倾听和解析工作就可以了。总之,心理健康辅导人员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目标。

(3)注重学生学校教育

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为小学生和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也属于一种凝聚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在学校生活中国履行应尽的职责。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班集体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单位,为小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如果班集体中存在不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因素,则会对小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小学生的班级地位较低,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受到忽视和排斥,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可能使小学生对其他人产生排斥情绪,从而导致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一定障碍[3]。例如一些班级内,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小群体,这一群体长期欺负其他小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如果教师没能及时发现,就会导致小学生产生紧张和惶恐等情绪,致使进一步发生混乱。这一问题的存在,不管是对被欺负的学生,还是对于欺负他人的学生均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

(4)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学习焦虑,害怕上学,担心考试,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借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的胁迫着孩子的天性。”这段话恰当地概括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落实,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因此,学校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家长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次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晓莉.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2015(10):123-124.

[2]尹文钦.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师,2016(34):551-552.

[3]赵月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漫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03):145-14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因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解石三大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