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德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

2018-04-26郭苏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品德育工作课外

郭苏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七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以爱育人,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下面谈谈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刺激孩子们的审美器官,引起他们的乐趣,从而激发美感,陶冶情操。我们学校在建设校园环境硬件上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布局中不仅考虑校园文化的美化,还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特色。注重了创设富有特色的艺术文化环境,让每一幢楼、每一面墙壁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如:在每一层教学楼们内开辟文化长廊、开设作品栏、板报墙等,张贴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其次,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各有特色、相对独立又相互辉映。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治学警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氛围。在体育活动场所,张贴以体育运动为主的标语、画像等。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润物细无声。通过精心设计,把德育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开辟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新领地。

二、開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构建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能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正确的引导,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浓浓的德育氛围中受到教育。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主要体现在:

(1)班队活动主题化

利用每个传統节日和重大历史纪念日,都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如组织学生参加庆“六一”文艺汇演;教师节的“尊师重教”专题活动,中秋节的“孝敬父母”专题活动……通过演讲、征文、手抄报,定期出版校报等活动,都弘扬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主旋律。此外,建队日的“重温入队誓词”主题活动,“文化遗产日”的“走近红旗渠”主题活动。这些系列主题活动立意深刻,不落俗套,融情于景,使学生能够透过风云重温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谐美好生活,学会感恩。

(2)课外实践常态化

发挥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世界气象日我校组织学生到气象局“观云识天”,探索气象奥秘;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林园慎终追远,缅怀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重阳敬老慰问;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开展了“学红旗渠精神,做红旗渠传人”实践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扩大了德育工作的触角,活跃了学生课外生活氛围,延伸了德育工作,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了教育,学会了做人。

三、结合课堂教学,使德育教育日常化

学校德育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崇高,审美情操的美好,道德价值的回归,认知能力的提高,还依赖于课堂的落实,《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等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进一步生活化和多元化,从良好行为习惯、学习观念、劳动观念、法制观念、安全观念、健康心理与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观。我校实行“两合一”制度,即:把班队会纳入到思品课实践效果考核,由班主任兼任思品课教师,避免了德育教育空洞化,使德育在每一个细节方面都能对学生行为进行个性化指引。我们还定期举行思品教材培训、思品优质课比赛,中队会观摩评比等活动,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思品课的含金量,使德育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德育是教育之魂,校园文化是教育有形化的有力载体,通过校园文化使德育从无形转变为有形,进而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准则的模范指引,是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子,坚持走下去,大有可为。我们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继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社会有用之才,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思品德育工作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