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个性差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2018-04-26何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小学数学

何琳

摘要:个体由于其先天遗传、成长环境、自身特点的不同导致出现个体差异性,这是极其普遍且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学生在进行課堂学习时,这种个性差异则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思维能力还是经验积累上,都有着极强的差异性。这种个性差异对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许多影响,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培养者,我们应该对这其中的个性差异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并且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个性差异;小学;数学

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给课堂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在进行课堂授课和班级的管理时,老师需要正确看待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将学生个性差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转换成有利条件,将其变成有利的教学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学生个性差异,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而对于学生个性差异带来的有利影响,老师需要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让其作用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

1.学生个性差异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双面影响

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且无法从源头进行解决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的思想和性格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老师无法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同样的思想、同样的个性和同样的能力。而恰恰是这种个性差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精彩。由于思维方式方法的不同,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每位学生都会有互不相同但是同样精彩的想法和观点,这种差异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百花齐放,充满活力。

另外,由于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个性特点的不同,也保证了班级的和谐发展。无论是在选择班干部、建立学习小组,还是组织学习活动,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定位。试想,如果全班都是个性张扬、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那么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会更多,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会更加困难。但是,如果全班都是个性较为内向文静的同学,那么班级活动和班级工作则无法顺利开展,老师的教学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班级气氛会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所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保证了课堂的平衡,也让课堂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反,这种个性差异也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每位学生的个性以及身心发展特点都不相同,老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老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合理、恰当且适合的教育,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在如今的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仍然采用较为统一且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所有学生采用同种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良莠不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受到适合且有效的教育,老师就必须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2.教学模式更加开放,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扬

由于时代在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试教育已经逐渐被实践化、自主化、开放化、民主化教育所取代。而对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尊重和发扬是老师的对待方式,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可以采用更加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例如,在对《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节内容进行讲授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同学们,请问提到长方体,你们会想到什么物体呢?”这个问题具有极强的思维开放性,每个学生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会觉得长方体像桌子,有的学生则会觉得长方体像盒子,还有的学生会觉得长方体像游泳池,这种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的答案就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了活力,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思考的欲望。教师尊重发扬学生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保护非常重要,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3.各有所长,因材施教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素质都不尽相同,老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选择适合每一位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例如,老师可以建立数学小组,让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同学进行相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进步。对于个性较为活泼开朗、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其担任班干部或者小组长,帮助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班级管理和数学课程学习。而对于个性内敛、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和能力较强的同学一起学习,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以此促进自身学习成长。这种个性以及能力之间的差异能够让班级更加平衡和谐,每个人的角色定位准确,互不冲突。

另外,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老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合适的培养。例如,在教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时,老师可以安排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行动力强的学生进行实际周长测量,安排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进行题目解决。总之,老师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4.结语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和优势,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优势,并根据其特点和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的个人优势得到充分的凸显和发挥。而对于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老师需要进行充分尊重和重视,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既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也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在《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中的探索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