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26季新茹
季新茹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班主任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追求更高的沟通艺术,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自学热情,寻找符合小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有效策略,诱导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取得学科成绩的明显进步,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班主任管理计划的全面落实,应该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协同配合,当多方力量统一聚集起来,班级管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艺术;作用;研究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构建完善认知体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使命,也承担着班级管理的重要职责。沟通是一门艺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探究积极性的强化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善于沟通,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打消学生的成长顾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阶段性的成长任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迎接未来社会的各项机遇与挑战。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班级和谐
小学班主任要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通过学生全面了解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充分的信任老师,积极的配合老师,这样即使面对再多困难,班级管理工作也将更加有序的进行下去[1]。班主任也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形成家校合力,解决各种矛盾,拉近师生距离,以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可以发挥学生特长
班主任与学生及时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变化,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家庭情况,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化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独立的个体,有鲜明的个性,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保证学生的各项利益,创设出最好的学习环境。
(三)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班级管理时应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作为首要任务,增强班级凝聚力,降低班主任的工作负担。班主任需要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多项工作有机配合,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善于维护集体利益,为班级争得更多荣誉。
二、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关爱学生,缩短距离
班主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应当关爱学生,通过适时及有效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以关爱的心态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才能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2]。比如,我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提问题的时候不敢回答问题。于是,我利用私下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接学生的想法,探求学生“胆怯”的原因,进而给学生最大的鼓励。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学生逐渐对自己建立了信心,愿意对老师说出“心里话”,最终获得了心理身体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长,可以带给学生更为有益的心理辅助,能够班级的管理时刻处于爱的包围中。
(二)积极鼓励,尊重学生
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深刻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优势,加强沟通的效率,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而避免片面的看到学生的缺陷和不足,或者不去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特长,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甚至对学生个性不尊重,过于束缚学生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消极的打压和批评会让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甚至是出现自闭,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和健康的成长,大大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例如,我所带班级中,有些学生喜欢美术,但是由于小学生自制力不高,自律性差,很多学生会在其他课程上进行“绘画”,不仅影响了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其所学习的知识也无法真正掌握。我针对这种情况,并没有一味地批评和打压,首先对学生的绘画天赋给出肯定,而后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弊端的解释,并在课余时间预留出一部分“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让学生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能够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模范带头,引导发展
小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认可度与依赖性较强,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班上学生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为了保证自己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班主任就要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明确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促使学生向班主任不断学习。在对班上学生进行教导时,要把对学生的要求完全执行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那么班主任也就必须做到每次上课都按时到达。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老师的积极影响,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为提高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善于沟通,发现优点
班主任要积极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在期末总结的时候,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对积极的评价。例如,在批改语文作业的时候,会有学生存在语意不明朗,病句或错别字等情况。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进行指责,可能會挫伤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对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交流方式,欲抑先扬,先对学生优秀的语句段落进行表扬,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后,再使用探讨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问题,委婉的指出学生学习时某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加以纠正,这样会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思考的良好习惯,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结语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中要注意运用沟通的艺术,协调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离不开有效的沟通方法。为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的学习和运用多样化的沟通技巧,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鼓励并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班级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淑.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5(25):110-111.
[2]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4):52-53.